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基于数字岩心技术碳酸盐岩储层电性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7 15:11

  本文选题:数字岩心 + 碳酸盐岩 ; 参考:《长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现今世界的油气总产量的60%都存在于碳酸盐岩储层中。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响应受岩石的孔隙空间结构、孔隙流体性质及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岩石物理实验是传统的研究碳酸盐岩导电性质的重要手段,但是其存在费用高、周期长的特点,并且在裂缝型储层中存在具有裂缝的代表性岩心取心困难问题。利用数字岩心技术可以辅助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X-CT扫描的碳酸盐岩三维数字岩心,利用数学形态法中的膨胀和溶蚀运算模拟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扩大和缩小;利用数学形态法中的闭运算模拟岩心中的流体分布;利用分数布朗运动建立各种不同宽度和角度的裂缝形态模型。然后基于建立的不同孔、洞和裂缝形态的碳酸盐岩数字岩心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开展储层的电性特征模拟。其中主要有两部分研究内容: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电性特征研究和裂缝型储层电性特征研究。对于溶蚀孔、洞型碳酸盐岩,主要研究了储层中的孔隙度、地层水矿化度、润湿性和饱和度对碳酸盐岩的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多块岩样进行岩石物理实验时,所得到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地层因素与孔隙度的关系和岩样的孔隙度大小无关,而与孔隙形态有关;碳酸盐岩储层中的饱和度指数是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变化的。因此,在计算碳酸盐岩储层的饱和度时,阿尔奇公式更加适用于含水饱和度大于60%的储层;在水湿岩石中,水相主要充填着小孔隙,而油相则充填着大孔隙,所以相比较于油湿具有更多的导电通道,导电性更好。因此,在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时,确定岩石的润湿性非常重要。对于裂缝型碳酸盐岩,主要研究了不同宽度和角度的裂缝对储层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裂缝型碳酸盐储层中,随着总孔隙度的增加,平行于裂缝延伸方向的胶结指数降低、饱和度指数增加,而垂直于裂缝延伸方向的胶结指数升高、饱和度指数减小;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导电性受裂缝角度影响非常大,而且各向异性较强,所以相同岩样不同方向上的电导率差异非常大。通过对建立的溶蚀孔、洞型和裂缝型碳酸盐岩岩心的数值模拟,得到并分析了不同孔、缝结构和不同流体分布下的导电特征,分析了阿尔奇公式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适用条件,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导电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60% of the world's total oil and gas production is present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The logging response of carbonate reservoir is affected by pore space structure, pore fluid properties and distribution. Rock physics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study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carbonate rock, but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cost and long perio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coring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Digital core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X-CT scanning carbonate rock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core, the expansion and dissolution operations in the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method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expansion and shrinkage of the cavern, and the closed opera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orm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luid distribution in the core. The fracture morphology models with different widths and angles are established by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Then, based on the digital core model of carbonate rock with different pore, hole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the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are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re are two main parts of the study: pore, cavern carbonate reservoir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racture reservoir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s of porosity, formation water mineralization, wettability and saturation on the conductivity of carbonate rock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factors of carbonate reservoir are independent of porosity and porosity, but are related to pore morphology. The saturation index in carbonate reservoir var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saturation. Therefore, when calculating the saturation of carbonate reservoir, Archie formula is more suitable for reservoirs with water saturation greater than 60%. In wet rock, the water phase is mainly filled with small pores, while the oil facies is filled with macropores. So compared with oil wet has more conductive channels, conductivity is better.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wettability of rock when using Archie formula to calculate water saturation. For fractured carbonate rock,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idth and angle of fracture on reservoir conductivity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s, with the increase of total porosity, the cementation index parallel to the fracture extension direction decreases, the saturation index increases, while the perpendicular to the fracture extension direction increases, and the saturation index decreases. The conductivity of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fracture angle and anisotropy, so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same rock sampl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is very different.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rrosion pore, cavity type and fracture type carbonate core, the condu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ore, fracture structure and different fluid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and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Archie formula in carbonate reservoir are analyze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carbonate reservoir.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全,祝文亮,邓荣敬,贾丽;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J];特种油气藏;2001年04期

2 曾凡辉;刘林;林立世;王兴文;;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的难点及对策[J];天然气工业;2009年12期

3 代双和;于京波;袁云超;毛凤军;陈志刚;;利用频谱积分属性评价碳酸盐岩储层[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S1期

4 赵天华;;浅谈录井现场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2期

5 熊晓军;贺振华;林凯;黄天俊;;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数值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年04期

6 李勃田;余家仁;;应用模糊数学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初探[J];石油学报;1988年01期

7 梁彩芳;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新疆地质;2003年03期

8 赵奇祥,赵炜,张建;碳酸盐岩储层的特性[J];国外油田工程;2004年06期

9 侯海龙;顾汉明;朱定;汪桂敏;;分频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3期

10 徐剑良;程绪彬;潘校华;费怀义;;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的预测方法与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友钊;魏喜;;辽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磁性特征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范嘉松;;从世界碳酸盐岩特征看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吕修祥;张一伟;杨宁;李建交;;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地质作用与勘探选区设想[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保丽;印兴耀;张广智;;综合参数提取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熊高君;杨举勇;肖又军;彭更新;高宏亮;贺振华;王绪本;黄德济;;基于地震正反演迭代的碳酸盐岩储层参数求解[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代钊;;埋藏-热液(岩溶)成岩作用与碳酸盐岩储层表征——典型实例介绍及对塔中碳酸盐岩储层演化的思考[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靳文芳;;用测井资料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花香;高如曾;;测井——地震结合的碳酸盐岩储层横向预测方法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张广智;印兴耀;蒲勇;郑静静;潘永;张达;;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徐光成;刘杏芳;张小刚;;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旺;我国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记者 刘爽;碳酸盐岩储层将在石油生产中居重要地位[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全面展开[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记者 宗钢;塔河碳酸盐岩储层改造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2年

5 尚绪兰 尚根华 郎东江;碳酸盐岩储层驱替实验取得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通讯员 潘立银;杭州地研院借外脑攻克地质难题[N];中国石油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李静 吴茂炳;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及分布研究项目获好评[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张卫峰 杨卫东;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渐入佳境[N];中国石化报;2012年

10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黎荣剑;长庆井下作业处压裂技术扬威乌兹别克斯坦[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鹏;伊朗M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苟波;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滤失机理与导流能力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肖富森;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高志前;塔里木盆地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及成因联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谭秀成;多旋回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地质模型[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文革;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石彦;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伏美燕;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杨枝;塔中地区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成永生;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周边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明;陕北志丹南部马五段上部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测井解释[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王伦;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评价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蒋帅;典型低渗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储层分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4 冯乐蒙;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复合暂堵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雷磊;全国碳酸盐岩储层CO_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韩磊;滨里海中区块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范中专;邵家油田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王熊飞;相控反演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平海涛;靖西马五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祁昭林;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2105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105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