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硅化合物及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6:17
   硅化合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些实验化学家们,就开始合成并分析了硅苯和1,3,5-三硅苯及它们的衍生物,而理论化学家们也做过大量硅苯、1,3,5-三硅苯的相关计算。本文主要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分别在wB97X-D/def2-TZVPP、MP2/def2-TZVPP水平下,优化硅苯几何结构,在wB97X-D/def2-TZVPP水平下,优化1,3,5-三硅苯几何结构。通过谐振动频率计算,验证具有C2V对称性的平面硅苯及具有D3h对称性的平面1,3,5-三硅苯均没有虚频,是稳定的平衡构型。在wB97X-D/def2-TZVPP水平下,对硅苯二聚体(C5SiH6)2可能存在的π…π、Si—H…π、C—H…π结构进行优化,对1,3,5-三硅苯二聚体(C3Si3H6)2可能存在的π…π、Si—H…π、二氢键结构进行优化,分别计算了它们二聚体的结合能和谐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硅苯二聚体中,总能量的极小结构是C1构型,结合能为-5.302 kcal/mol;Si—H…π构型的结合能为-4.271 kcal/mol;最不稳定的是C—H…π构型,结合能为-4.174 kcal/mol。1,3,5-三硅苯二聚体(C3Si3H6)2中,总能量的极小结构是D3d构型,结合能为-8.528 kcal/mol,其他二聚体构型均存在虚频,在理论上不能稳定存在。对稳定的硅苯二聚体、1,3,5-三硅苯二聚体做了SCS-SAPT0/def2-TZVPP能量分解,发现对前者来讲,最主要的吸引作用均为色散能,静电能的贡献次之,诱导作用最弱;而1,3,5-三硅苯二聚体则以静电作用为主,色散贡献次之,诱导作用最弱。
【学位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O627.41;O641.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硅化合物的应用
    1.2 研究背景
    1.3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密度泛函理论
        2.1.1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2.1.2 ωB97X-D密度泛函
    2.2 基函数重叠误差与均衡校正法
    2.3 M?ller-Plesset微扰理论
    2.4 对称匹配微扰理论
第三章 计算细节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硅苯
        4.1.1 硅苯的结构优化及谐振动频率
        4.1.2 硅苯的共轭π键
        4.1.3 硅苯的静电势
        4.1.4 硅苯二聚体的结构及谐振动频率
        4.1.5 硅苯二聚体结合能的能量分解
    4.2 三硅苯
        4.2.1 三硅苯的结构优化及谐振动频率
        4.2.2 三硅苯的共轭π键
        4.2.3 三硅苯的静电势
        4.2.4 三硅苯二聚体的结构及谐振动频率
        4.2.5 三硅苯二聚体结合能的能量分解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国才,陶建民,李国宝;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化学研究进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张义恒;王治强;张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直接测量[J];高分子学报;2009年10期

3 黄世玲;;分子间相互作用势探究[J];硅谷;2010年21期

4 董洁,朱俊,陈向荣,陈钢,张芳沛,程新路,陆裕平;水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5 齐元华;关大任;刘成卜;;分子线电导问题的密度泛函研究:分子-电极耦合形貌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对传输特性的影响[J];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6年02期

6 刘若庄;于建国;;一种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及应用——基于自洽场从头计算法的能量分解方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7 魏少华,张铸勇;新型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Ⅱ.复配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J];精细化工;1998年06期

8 高海翔,齐彦兴,鲁润华,汪汉卿;全取代胍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核苷酸或丁二酸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J];合成化学;2003年01期

9 方奇;分子晶体中的几种分子间相互作用[J];结构化学;1996年01期

10 阎江丽,毛希安,沈联芳,张友杰;d(GGTATACC)_2与乙二胺四乙酸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高分子新型环保增塑体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汪朝旭;某些化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3 吴俊勇;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王伟周;几种典型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王炳强;分子间相互作用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和秀;卤、硫、氮族化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孙晓颖;分子间相互作用体系的键,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传军;大分子与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单分子力谱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晓佩;液—液萃取分离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10 孙鹏;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NMR新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景天;硅化合物及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李晓佩;基于异步正交样品设计的二维异步相关谱在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银;均四嗪类高氮化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芳;氟利昂与大气中某些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5 于芳;酰胺类化合物与DNA碱基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6 蒲玲;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多肽分子间相互作用[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然;若干金属参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烟台大学;2012年

8 张通;煤超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9 陈阳;限域效应对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影响规律的研究及其应用[D];南京大学;2014年

10 闫秀花;多接触弯曲氢键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4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854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a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