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振动辅助塑性变形行为及铆接工艺应用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V262;TG306
【部分图文】:
第一章绪论??模具间相对振动造成的表面效应[19]。??(1)体积效应??超声振动体积效应一般包括应力叠加效应、声软化效应和声残余效应。其中??应力叠加效应产生原因是: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信号是以一定的频率与振幅??发出的,因此超声冲头也是以一定的频率与振幅进行机械振动。这种在加载过程??中冲头的振动会造成小幅度周期性卸载和加载现象,导致应力出现周期性波动,??形成了应力叠加效应[2Q]。在应力叠加效应作用下的卸载行为会使得材料平均应力??下降,如图1-1中(II)所示。??150?????Experimental?result?(original?stress)?????Experimental?result?(average?stress)??—■—?FE?analysis?result?__??咖、^*****^??^?100?-?vibratio/??l??H?50?'ll?(II)vibration??a?(I)?Flow?stress?reduction?related?to?acoustic?softening??H?(dominant?effect)?and?friction?reduction.??R?(II)?Flow?stress?fluctuation?and?reduction?related?to??〇?^?stress?superposition.??^???0?0.1?0.2?0.3?0.4??True?strain??图1-1超声加载应力应变曲线图[21]??在图1-2应力叠加原理简图中显示,材料加载应力应变曲线是常规加载与超??声加载相
加,有助于位错的移动。而热软化则是使得试样的??整体温度升高,缺失了超声软化的定向作用,因此在造成相同的软化条件下,热??软化所需要的能量要比声软化高1〇7倍[29]。??在超声振动的作用下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材料内部的变形机制发生了变化,??在超声加载结束之后这部分变化被遗留下来,在应力上会表现为经过超声辅助变??形试样的流动应力高于或者低于常规变形(未经过超声振动辅助变形)试样的流??动应力,这种现象被称为声残余硬化/软化效应。该现象在间歇性超声加载的试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图1-3所示,在结束超声振动后,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高??于/低于常规变形应力应变曲线,表明在超声振动辅助变形阶段,材料内部变形机??制发生了变化。??10CX)?-I?no?vibration??4.〇e?pm??900?-?5.63?pm?一????6.44?pm?'??s〇〇-=*04X??2?600-?725??|?500-?,?J」〇〇?一_^一一一??I?400-?I?75??200-?i?1/?KS:?I?卜??■?'?600?.??,?rJ?I?■?L,???100-?*?0.28?029?0.30?0.31??j?Stran??0.0?01?0.2?03?0.4?05?0.6?0.7?08??Strain??图1-3声残余效应[14]??Yao等人[12]建立了晶体塑性模型用以分析声残余效应,从位错的角度解释了??声残余效应。他们认为声残余硬化效应是由于超声促进了位错的增殖与移动,使??得位错密度增加,从而材料硬化,而声残余软化效应是由于位错塞积的过程中,??矢量相反的位错相互
第一章绪论??薄壁机械连接技术有铆接、焊接与螺接,相较于焊接带来的难以消除的组织??缺陷(焊接热影响区)以及螺接的昂贵的造价与自身重量高的问题,铆接成形过??程中不会对被连接材料造成过度的变形、身具有造价低廉、自重较孝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航空领域,飞机设计制造广泛使用铆接来组装复杂结构件。??通常一架飞机机身大约需要上百万个铆钉。现如今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研制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大型客机C919己经首飞成功,??该客机在上海浦东总装制造中心完成装配,同样大量使用了铆接工艺[4G-M。如图??1-4所示。??mm??图1-4?C919铆接过程??1.2.1超声辅助铆接技术提出背景??在新型飞机制造连接过程中,为实现结构轻量化,钛合金、铝合金等轻质合??金被大量使用,尤其是Ti45Nb钛合金与2A10铝合金作为航空铆钉材料被大量??应用[4449]。航空航天领域传统铆接形式有锤铆和压铆[5()]。这两种传统铆接方式逐??渐不能满足新材料的研制设计对铆接提出的要求:(1)为实现新型飞机结构的??结构可靠性,要求铆接干涉量均匀分布,然而传统铆接难以实现干涉量分布于整??个钉杆,无法满足结构长寿命的要求;(2)新型飞机结构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大??直径铆钉,而传统压铆铆接方式难以克服大直径铆钉的变形抗力,锤铆需要多次??打击,且易导致铆钉镦头开裂。通过热铆工艺可以降低铆钉变形抗力,但冷却后??干涉量将变小,且大小难以控制[51,52]。??为克服传统铆接的缺点,美国率先着手研宄了电磁铆接技术。该技术是电磁??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伟杰;张建华;朱涛;王涛;;超声辅助电火花加工电介质击穿电压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2年02期
2 侯帅;朱有利;王燕礼;边飞龙;叶雄林;;7B04铝合金孔壁超声振动抛光抗疲劳性能分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丁凯;李奇林;苏宏华;陈玉荣;;硬脆材料超声辅助磨削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20年01期
4 吴雁;朱训生;赵波;;工件横向施振超声振动磨削力特性试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2期
5 汤铭权;;超声振动切削技术研究应用概况与发展动向(上)[J];电加工;1992年05期
6 他得安,王威琪;超声振动声成像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4年01期
7 石新华;李志;邵华;;超声振动辅助车削切削温度场分析[J];工具技术;2010年07期
8 任升峰;徐明刚;胡玉景;汪心立;张建华;;工件作超声振动时的磨削特性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6年03期
9 吕书林;吴树森;戴维;安萍;毛有武;;间接超声振动制备5052铝合金半固态浆料[J];金属学报;2011年05期
10 朱政强;张义福;;超声激励对6061铝合金压缩性能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喆赫;超声能场在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作用理论及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吕书林;半固态铝合金的超声振动制浆及其流变成形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庆龙;航空自润滑关节轴承超声振动辅助翻边固定工艺基础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4 杨方洲;超声波振动辅助AZ41/AZ31B镁合金焊接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5 张跃敏;超声振动辅助铣削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6 齐海群;超声振动拉丝相关理论及其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徐英帅;难加工材料超声振动辅助车削加工机理及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8 陆昶;聚合物共混物融合缝结构与性能及超声振动下融合缝形态演变及其机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刘宪福;超声振动辅助车削微织构表面形成机理及其表面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20年
10 杨建雷;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塑性变形机理及电流辅助变形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亮;超声振动辅助塑性变形行为及铆接工艺应用[D];山东大学;2020年
2 胡智特;旋转超声振动磨削钛合金的磨削力与表面完整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于晓慧;6063铝合金超声振动镦粗中的表面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4 王卫滨;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振动辅助制孔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5 丁婕;铝合金超声振动辅助弯曲成形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李翔;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超声振动辅助切削仿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7 田冲;基于超声振动的粉末喷射装置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8 东野广恒;切向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创成机理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9年
9 赵青青;旋转超声复合展成电加工成形机理与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10 胡家进;超声强化工艺参数对20SiMn合金钢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与预测[D];江西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4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86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