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视角下宝钢股份碳排放效率评价研究
【学位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F406.72;F426.31;X82
【部分图文】:
第四章宝钢股份碳排放效率评价分析25在宝钢股份14年的碳排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效率评价中,2005年、2010年、2016年、2018年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占总体的28.57%,达到有效。2006-2009年、2011-2015年、2017年失去有效性,占总体的71.43%。图4.3为效率评价结果变动图。图4.3效率评价结果变动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宝钢股份2005-2018年的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情况,其中,纯技术效率值波动幅度较小,综合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波动幅度较大且趋向一致,这说明宝钢股份综合效率不能达到有效,很大程度是受规模效率影响。此外,宝钢股份效率值存在很大不稳定性,并没有出现连续年份持续有效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宝钢股份各效率值和松弛变量进行深入分析,探析效率不稳定和波动幅度较大的原因。4.2.2效率值分析效率值分析主要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角度对宝钢股份进行效率值的对比分析。(1)综合效率综合效率是指企业当前实际产出在公司投入情况下最优产出,当综合效率值为1时,表明达到公司目前的最优投入产出状态。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数值都会影响综合效率的状态,综合效率不为1则意味着此决策单元无效,在投入导向型效率测算结果中,这也表明投入指标没有达到最优化。图4.4为宝钢股份2005-2018年测算数据的综合效率图。
第四章宝钢股份碳排放效率评价分析26图4.4综合效率图根据图4.4结果可以看出,宝钢股份综合效率数值在2005-2018年间波动上升,从整体来看,综合效率均值为0.665,有一半年份处于均值水平以上,且低综合效率主要集中在2008-2015年,说明宝钢股份近三年综合效率较以前年度取得巨大提升。从效率值分布区间来看,2008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综合效率在0.5以下,占总样本42.86%,表明这六年企业的投入效率较差,存在投入资源过多或规模效率低的问题;2006年、2007年综合效率在0.5到0.9之间,占总样本14.28%,表明这两年企业投入效率一般,资源不存在过多浪费问题。2012年、2017年综合效率则在0.9到1之间,占比14.28%,表明这两年企业投入效率较好,存在较小的资源浪费问题。2005年、2010年、2016年、2018年综合效率为1,占比28.58%,表明这四年投入效率相对不存在资源浪费问题,成本已达到最优化使用。(2)纯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在一定投入量的前提下决策单元所反映的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为1时,表明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其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最优的。图4.5为纯技术效率图。图4.5纯技术效率图
第四章宝钢股份碳排放效率评价分析26图4.4综合效率图根据图4.4结果可以看出,宝钢股份综合效率数值在2005-2018年间波动上升,从整体来看,综合效率均值为0.665,有一半年份处于均值水平以上,且低综合效率主要集中在2008-2015年,说明宝钢股份近三年综合效率较以前年度取得巨大提升。从效率值分布区间来看,2008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综合效率在0.5以下,占总样本42.86%,表明这六年企业的投入效率较差,存在投入资源过多或规模效率低的问题;2006年、2007年综合效率在0.5到0.9之间,占总样本14.28%,表明这两年企业投入效率一般,资源不存在过多浪费问题。2012年、2017年综合效率则在0.9到1之间,占比14.28%,表明这两年企业投入效率较好,存在较小的资源浪费问题。2005年、2010年、2016年、2018年综合效率为1,占比28.58%,表明这四年投入效率相对不存在资源浪费问题,成本已达到最优化使用。(2)纯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在一定投入量的前提下决策单元所反映的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为1时,表明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其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最优的。图4.5为纯技术效率图。图4.5纯技术效率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非凡;;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评价[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01期
2 姚飞;张鸿剑;;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09期
3 郑万会;徐慧兰;孙虹;;我国医院效率评价研究现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年06期
4 赵志鹏;;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生态效率评价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23期
5 王卫丽;戴力辉;郭娟娟;王学霏;郑昕;;不同指标形式及组合对医院效率评价的影响分析:以某市22所市属医院运行效率评价为例[J];中国医院;2018年09期
6 伍山林;;国有企业效率评价理论检视——新自由主义观点批判[J];海派经济学;2017年02期
7 汪明艳;汪泓;刘志钢;胡华;;面向运营方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效率评价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4年02期
8 杨光兵;张爱武;刘亚;;证券公司效率评价:一种经过风险调整的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9 赵军伟;郭敏;赵恒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构想[J];中国矿业;2012年08期
10 刘晓丽;;构建理性投资效率评价体系[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储军飞;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效率评价的改进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朱庆缘;基于DEA理论的固定资源分配与固定资源DMU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孙洪海;石化企业生态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4 高天航;海上通道关键节点安全保障及应急综合效率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5 陈岑;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评价与机制改进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程兆辉;基于病种质量的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效率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7 于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益效率评价及资金配置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李小鹏;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及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张建玲;生产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程鑫;产业两型化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文斌;成本视角下宝钢股份碳排放效率评价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20年
2 张微微;公共支出效率评价[D];南昌大学;2012年
3 白琳琳;基于综合效率DEA的省际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
4 马国瑞;我国通信行业管理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5 孙静;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6 苗蓓;陆地棉种质资源苗期氮效率评价及耐低氮种质筛选[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7 池文沛;内蒙古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效率评价[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8 田景苑;中国县市级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效率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9 许晓玲;长沙市蔬菜产业扶持资金效率评价与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10 李晓雪;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本文编号:2877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87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