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基于行为特征的老山街道居住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9 23:46
   城市老龄人口逐年增多,且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攀升,新时代的老年人对优美居住空间的期盼日渐强烈;为应对以上形势,当前城市建设工作开始向人性化、精细化的方向迈进,逐步追求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品质,给老年人营造宜居的养老氛围。单位制社区是我国特定经济时期存留的居住空间,因建筑功能尚好、社区历史价值深厚而面临存量转型,其转型过程中显示出居民结构老龄化、居住外环境退化等严峻问题,因此,转型期的老旧单位制社区亟需通过适老化改造,满足不断增多的老年居民需求、优化居住外环境、延续社区文化内涵。在此背景下,择取单位制社区居住外环境做研究主体,结合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户外行为的特征及需求的具体情况,挖掘其对社区居住外环境的具体需求规律,构建基于老年人-行为-居住外环境之间关联关系的适老化改造策略的推导方法,据此得到更加适应于各年龄段老年人的居住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本文首先对老山街道居住外环境与老年人行为特征展开调查。本文研究范围为老山街道居住外环境,由于街道内基本均为单位制社区,因此选取石景山区老山街道内、规划年代为1980年左右、老年人口数量多、居住外环境问题明显的传统单位制社区为案例社区展开详细调查,从中总结出街道居住外环境整体特征以及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具体情况。具体调查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社区基本情况、建设背景、居民结构、社区文化、居住外环境现状特征进行梳理,据此总结出当前老山街道该类社区居住外环境面临的整体困境;第二部分从行为类型、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及路径特征方面调查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特征;第三部分以问卷的形式调查社区老年人对居住外环境的满意度评价及需求。调查内容汇总得出:老山街道单位制社区居住外环境存在场地分布不均、空间功能单一、场地设计不足以及文化氛围缺失等突出问题;同时,老年人户外行为特征概括为:出行圈层化集聚、活动类型多样化、环境品质需求提升,具体表现为:不同年龄老年人的行为与空间偏好具有差异性,但在空间品质、文化氛围的需求上有共同性。其次在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构建老年人-行为-居住外环境密切的关联性,据此明确居住外环境现状与老年人需求间的矛盾点,得出老山街道居住外环境适老化改造要点。依据调研所得结论可知老年人行为特征对居住外环境的需求,即空间位置、空间功能、场地设计以及社区文化传承的需求,据此将老年人需求与居住外环境现状进行对比得出其中的矛盾点,之后,以解决以上矛盾点为改造目标,从居住外环境空间布局、功能优化、详细设计及社区文化传承出发,针对居住外环境的物质空间与精神文化两层面提出适宜不同年龄老年人的老山街道单位制社区居住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的整体设计方法。最后,以调研所选社区为案例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实证研究,针对调研所选案例社区居住外环境现状的突出问题,从物质空间与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提出具体改造方法。综上,本文旨在以居住外环境以及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为基础,构建基于老年人-行为-居住外环境之间关联关系的适老化改造策略的推导方法,据此提出优化物质空间、延续精神文化的改造目标,并从圈层布局、功能融合、提升品质、传承文化的具体方面提出针对不同年龄特征老年人的适老化优化意见,使改造策略综合居住外环境物质空间与文化内涵两方面考量,既针对单位制社区文化衰退的现状问题,也体现对老年人身体、心理方面综合需求的全面关注,从而提高单位制社区居住外环境各要素的适老性、延续社区文化、提升老年人的居住幸福感。
【学位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TU984.113
【部分图文】:

统计图,人口,统计图,老年人


第1章绪论1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当下,我国城市老龄现象显著,老龄人口基数增大,占比逐年增高。依据国际最新老龄化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7%”即表明该地域迈向老龄化困境1,依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0-2018年各年龄段人口数据2(图1-1)可知,我国现已迈入老龄化社会,65以上人口数量严重超标、比例持续升高;除此,相应调查如《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3中表明:在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中,失能人口、半失能人口、空巢老人的情况越来越多。图1-12010-2018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统计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2018年人口数据(http://www.stats.gov.cn/)在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老年人的需求也逐步开始攀升。新时代的老年人与传统社会中的老年人存在很大不同,包括其受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分布、业余喜好、网络应用能力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老年人养老生活中的心理需求、行为特征。《报告》指出,当前老年人受教育水平较高、互联网使用比例增高、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新观念及新需求大幅度提升。为应对各种特征老年人多样性要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探索,从规划类型、层次、内涵等方面全面考虑,促使其多频率、长时间投身户外活动,使老年人日常活动质量得以改善,构建和谐稳定、适老乐老的整体氛围。1.1.2城市建设注重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政府为积极应对城市老龄化造成的新困境与新难题,提出一系列建设规范与指引。

社区,设施,单位制,邻里


第1章绪论13表1-1老旧单位制社区与普通老旧小区特征对比表老旧单位制社区普通老旧小区规划布局居住区组织形式,社区较封闭居住区组织形式公共服务设施区位条件好,多配有居住区级别的服务设施设施不足,分布失衡公共空间及设施小品空间功能单一,设施老旧,存在部分“单位记忆”的文化设施空间功能单一,设施老旧,缺乏文化类设施景观绿化闲置绿地多,植被缺乏管理,杂乱生长景观绿化设计不合理,与场地衔接性差居民结构及邻里关系居民老龄化日渐凸显;居住稳定,居民多为原单位职工及家属,地缘性明显,邻里关系亲近,呈单位内聚社区杂化明显,居民亲密度较低,邻里关系较差内涵价值单位情节突出、国有企业及老一辈工作者的精神传承、社区依赖与归属感强缺乏突出的社区内涵社区管理缺乏专门物业管理,多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代管,社区管理滞后物业公司、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资料来源作者自绘1.3.1.2居住外环境本文研究的老旧单位制社区的居住外环境包含社区范围内、建筑以外的客观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环境(如图1-2),指老年人及承载其户外活动的道路及步行空间、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绿化、设施与环境小品等公共物质空间要素,同时兼有社区文化延续等精神文化要素。图1-2居住外环境要素图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102整理绘制

绪论,石景山,街道,范围


石景山区老山街道范围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建中;张芮琪;胡刚钰;;基于时空间行为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圈研究——空间识别与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9年03期

2 黄建中;胡刚钰;李敏;;老年视角下社区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研究——基于步行指数的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16年06期

3 谷志莲;柴彦威;;城市老年人的移动性变化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基于社区老年人生活历程的叙事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12期

4 谢波;魏伟;周婕;;城市老龄化社区的居住空间环境评价及养老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5年11期

5 林婧怡;;老龄社会下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适老问题与对策[J];建筑学报;2015年06期

6 柴彦威;张雪;孙道胜;;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03期

7 黄建中;吴萌;;特大城市老年人出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中心城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02期

8 顾宗培;魏钢;;社区室外环境的道路适老性研究[J];住区;2014年05期

9 刘天宝;柴彦威;;中国城市单位制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10 周洁;柴彦威;;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艺;社区公共户外活动场地适老化评价与规划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张旭;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建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3 刘军;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轶夫;基于老年人行为与心理特点的城市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9年

2 白松;济南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的适老化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3 吴梦萦;老年人日常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4 谢皖;长沙市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年

5 孙文祺;北方地区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6 高岳;社区养老模式下西安市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7 王寓凡;城市社区空间形态变迁与老年群体日常生活适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8 王慧;居住区适老化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9 杨梦;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改造中居住环境质量提升的设计方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10 魏佳继;旧城区混合型社区户外空间环境适老性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90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890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9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