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凉茶饮料的研制
本文关键词:一种凉茶饮料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现代人更追求“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饮料业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因此,当今世界的饮料潮流趋势是向清淡型转化,趋向低糖、低钠、无咖啡因、无化学添加剂、无合成色素的天然饮料。本研究以红茶、菊花、蒲公英、枸杞、决明子、甜叶菊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凉茶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凉茶饮料的配方,并对凉茶饮料的成分进行分析,最后预测了凉茶饮料的货架期。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原料水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红茶茶汤以透光率及澄清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菊花汁以固形物浸提量的含量为指标:蒲公英汁中以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枸杞汁中以枸杞多糖的含量为指标;甜叶菊汁中以甜菊糖苷的含量为指标。各原料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分别为:蒲公英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0℃,加水量为10倍,时间90 min,提取两次。枸杞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0℃,加水量为20倍,时间3 h,提取两次。红茶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0℃,加水量为75倍,时间60 min。菊花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0℃,加水量为60倍,时间为30 min。甜叶菊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0℃,加水量为30倍,提取时间为2 h。决明子提取条件为加水量为20倍,煮沸保持10 min,过滤,重复两次,最后合并三次滤液。五味子提取条件为加水量为10倍,加入沸水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五味子液。上述工艺条件的优化为原料在凉茶加工工艺中的提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2.确定了凉茶饮料的具体工艺流程。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凉茶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凉茶饮料的成品进行质量测定。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实验可得到凉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每200 mL饮料中红茶茶汤16 mL,菊花汁6 mL,决明子汁10 mL,蒲公英汁16 mL,枸杞汁16 mL,甜叶菊汁5 mL,五味子汁6mL,赤藓糖醇0.6 g,其余用水补充至200 mL,此时感官评分最高。凉茶饮料中糖的含量为:5.2 mg/L。pH为4.8-5.0。卫生指标测定结果为:菌落总数未检出,大肠菌群未检出。均符合国家标准。3.明确了新研发的凉茶的风味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本次研发的及市售的共三款饮料的挥发性成分。市售1号饮料共检测出5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市售2号饮料共检测出20种主要挥发性成分,本次研发的凉茶饮料共检测出4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市售1号饮料的香气成分较少,市售2号饮料的香气成分种类较集中,含量高的都为酯类物质。相比而言,本次研发的凉茶饮料中的香气成分较多。4.应用货架期加速试验法预测了本次研发的凉茶饮料的货架期。通过此方法得到的凉茶饮料的货架期为:157~160d。
【关键词】:凉茶饮料 响应面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货架期加速试验法 货架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75.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0 前言13-31
- 0.1 饮料市场概述13-19
- 0.1.1 饮料和软饮料的定义13
- 0.1.2 饮料的分类13-14
- 0.1.3 国外饮料发展状况14-17
- 0.1.4 我国饮料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17-19
- 0.2 凉茶饮料概述19-28
- 0.2.1 凉茶的定义、起源和发展19-20
- 0.2.2 我国凉茶饮料的研究进展20-22
- 0.2.3 凉茶饮料的分类、原料和配方22-23
- 0.2.4 凉茶饮料的加工工艺23-24
- 0.2.5 本凉茶饮料的原料介绍24-28
- 0.3 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28-31
- 0.3.1 立题背景和意义28-29
- 0.3.2 研究内容29-31
- 1 凉茶饮料原料水提工艺研究31-45
- 1.1 实验材料及设备31-32
- 1.1.1 实验材料31
- 1.1.2 实验仪器与设备31
- 1.1.3 实验药品与试剂31-32
- 1.2 实验方法和步骤32-37
- 1.2.1 红茶茶汤的制备32-33
- 1.2.2 菊花汁的制备33
- 1.2.3 蒲公英汁的制备33-34
- 1.2.4 枸杞汁的制备34-35
- 1.2.5 决明子汁的制备35
- 1.2.6 五味子汁的制备35-36
- 1.2.7 甜叶菊汁的制备36-37
- 1.3 结果与分析37-43
- 1.3.1 红茶水提取工艺的正交优化结果37-38
- 1.3.2 菊花水提取工艺的正交优化结果38-39
- 1.3.3 蒲公英水提取工艺的正交优化结果39-40
- 1.3.4 枸杞水提取工艺的正交优化结果40-42
- 1.3.5 甜叶菊水提取工艺的正交优化结果42-43
- 1.4 本章小结43-45
- 2 凉茶饮料的工艺研究45-57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45-46
- 2.1.1 实验材料45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45
- 2.1.3 实验药品与试剂45-46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46-49
- 2.2.1 凉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46
- 2.2.2 工艺要点46-47
- 2.2.3 实验设计47-49
- 2.2.4 凉茶饮料成品质量测定49
- 2.3 结果与分析49-55
- 2.3.1 凉茶饮料最佳配方的确定49-55
- 2.3.2 凉茶饮料成品质量测定55
- 2.4 本章小结55-57
- 3 凉茶饮料与市售饮料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57-72
- 3.1 引言57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57-58
- 3.2.1 实验材料57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57-58
- 3.2.3 实验药品与试剂58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58-59
- 3.3.1 利用项空固相微萃取提取挥发性成分58
- 3.3.2 谱图分析58-59
- 3.4 结果与分析59-71
- 3.4.1 某市售1号饮料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59-60
- 3.4.2 某市售2号饮料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60-63
- 3.4.3 凉茶饮料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63-67
- 3.4.4 3种饮料的挥发性成分的比较67-71
- 3.5 本章小结71-72
- 4 凉茶饮料的货架期预测72-78
-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72
- 4.1.1 实验材料72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72
- 4.1.3 实验药品与试剂72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72-75
- 4.2.1 食品货架期72-73
- 4.2.2 应用ASLT法预测凉茶饮料的货架期73-75
- 4.2.3 ASLT实验步骤75
- 4.3 结果与分析75-77
- 4.3.1 样品在40℃条件下的检测结果75-76
- 4.3.2 样品在23℃条件下的检测结果76-77
- 4.4 本章小结77-78
- 5 结论78-81
- 5.1 主要结论78-79
- 5.2 创新点79-80
- 5.3 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7
- 致谢87-88
- 个人简历88
- 申请专利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玉;;广东凉茶不凉反热[J];中国中小企业;2007年04期
2 沙文茹;;凉茶热起来[J];中国药店;2007年07期
3 周颖;;“凉茶现象”与岭南传统文化[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喝罐装凉茶应有节制[J];质量探索;2008年08期
5 王嘉维;;岭南凉茶,一路向北多坎坷[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年10期
6 谢吴一;;“阿福凉茶”品牌局限[J];中国中小企业;2009年01期
7 于娜;;顺牌凉茶 祝福式话语的非凡传播潜力[J];市场观察;2009年06期
8 王萍;肖更生;张友胜;郭鸣鸣;谭文乐;;广式凉茶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10年02期
9 王兰;张晓文;赵广才;王玉;;中草药茶饮料饮品凉茶的功效及安全性研究评述[J];中医学报;2010年05期
10 刘莎;;浅谈广东传统凉茶连锁企业的创新发展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冼剑民;姚杭;;浅析广东的凉茶文化及其流变[A];饮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4期)[C];2005年
2 杨冠丰;;广式腊肠、凉果、月饼与广东凉茶安全标准与监管之管见[A];2009中国(深圳)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学术报告汇编[C];2009年
3 赖志明;;“上品”凉茶升级,石岐外感颗粒发展跃升[A];全国中医药标志性文化作品文集[C];2012年
4 彭翠红;郭会时;王少玲;陈小康;;凉茶颗粒冲剂荧光光谱法快速鉴别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张皓;;红罐凉茶的包装装潢之争[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6 李娜;邓洁薇;杨运云;张中强;;气质联用测定广东凉茶中的有机磷杀虫剂[A];《分析测试学报》2010年11月增刊1——第四届广东省分析化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邹宇晓;廖森泰;刘学铭;肖更生;吴娱明;徐玉娟;;澄清型金桑菊凉茶饮料工艺研究[A];中南五省区蚕桑育种协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剑钊;凉茶真的能对抗酷署?[N];广东科技报;2004年
2 ;广东凉茶铺 铺进北京城[N];广州日报;2003年
3 ;广东凉茶铺 要过规范关[N];广州日报;2004年
4 东艳;一壶凉茶打天下[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5 记者 方亚强;今年凉茶有点“火”[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洪钧;酷暑难耐,,凉茶战火热开打[N];厦门日报;2005年
7 凌爱龙;凉茶不能随意喝[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王登文;凉茶标准定义引发四大争议难平息[N];中国贸易报;2007年
9 梁文;凉茶能否抗衡可乐[N];中国质量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吴志刚;壮乡也应保护自己的凉茶品牌[N];法治快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尤蓉;广东凉茶作用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美梨;广东凉茶配方的功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何鑫;一种凉茶饮料的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区雪莹;论广东凉茶的知识产权保护[D];暨南大学;2008年
4 吴兆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凉茶品类消费动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周宁江;广州凉茶行业现状初探与企业经营管理创新[D];暨南大学;2003年
6 林仁穗;福建地方凉茶植物的药用价值与资源调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7 周苏果;端午茶凉茶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8 梁慧;癍痧凉茶的化学成分鉴定和指纹图谱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杨绍艳;广东凉茶原料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10 王琪;旺葛凉茶的包装设计[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一种凉茶饮料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9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