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记忆的旧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 ——以北京东安门82号院改造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6 13:41
城市作为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它成为了社会群体理解自身与生存环境的重要空间形态,成为了不同时空变换中历史文化传承的基本线索。然而,当下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建设与更新的进程中,城市只追求现代化的发展而忽略了城市记忆的延续,城市记忆的破坏与丧失使得人们对记忆中熟悉的城市失去了集体认同感。为了避免城市的历史文化的割裂,保持城市的统一性、完整性的独特风貌,塑造城市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运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当下的城市建设成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旧建筑立面改造作为城市特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城市记忆重新建构具有一种相似性,一方面是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等信息的保存和激发,另一方面也在当下时代中经历着转变和演化的过程。这种特性使得城市可以稳态健康的向前发展,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启发建筑师更多关注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公众的精神内涵的建设,从一味的追求当下的转向城市的延续性发展,从而达到城市群体心理的集体认同。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旧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理论方向——基于城市记忆的旧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将城市记忆的物质化表现和精神情感层面的表达与建筑立面的设计要素结合,通过建构城市记忆与旧建筑立面改造之间的关联性,...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夜景
第1章绪论1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城市特色与集体认同城市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累积过程,城市的发展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区域、气候环境、经济政治条件等方面,这些影响形成了当前的城市形态1。这样产生的独特的城市形象既体现在城市中多样的生活空间中,又表现在各样的建筑形态之中。存留在建筑中的历史文化,融汇在生活里的人文气息,是城市的发展留下的印记和人们延续的生活气息,更是城市的灵魂。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为追求经济价值和资本运作,城市流水线式的生产建设缺少了对城市环境、城市人文等因素的思考,使得城市的形象越来越趋同化和均质化,许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演变成没有特色、缺乏集体认同的地区,由此导致的城市历史文化的断裂和城市记忆逐渐丢失(图1-1,图1-2)。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城市,我国社会的发展从农耕社会直接进入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这一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赶上了西方国家城市上百年的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这样爆炸式的城市发展对城市承载的历史文脉的传承产生了极大地破坏,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群体以城市特色认同作为对地区的集体认同感。曾有一位北京的老大爷谈到西城区动物园附近区域的变迁,如今的变化已经找不到这里原来的氛围和感觉。城市盲目拆除和建设,破坏了城市建筑风貌特征,造成人们对城市认知的一种陌生感和疑惑感。正如《北京宪章》所提出的的问题,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地域特色在逐渐淡薄,1卢世主.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图1-1北京夜景图片来源:https://www.vcg.com/Fig.1-1NightviewofBeijing图1-2广州夜景图片来源:https://www.vcg.com/Fig.1-2NightviewfGuangzhou
望挖掘城市记忆的创新表达方式,通过载体唤醒、延续记忆,形成对城市延续和稳态发展的良性创新的建构,对我国当前的城市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和指导5。1.2.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优化在城市更新中建筑立面的更新改造设计方法和理论目前在城市更新建设中,我国对建筑的更新改造的相关理论研究要晚于西方国家,而且研究的对象大多停留在古建筑和历史建筑的研究。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外的建4陈建娜.拉住即将消失的城市记忆[J].城市问题,2013(4):005.5于峰.基于城市集体记忆的街区界面重塑[D].华南理工大学,2010.图1-3北京筒子楼改建前后图片来源:http://news.sina.com.cn/o/2019-10-11/doc-iicezzrr1437588.shtmlFig.1-3BeforeandaftertherenovationofbobbinzilouinBeijing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华纱厂: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见证[J]. 高子果. 党史文汇. 2018(10)
[2]向史而新 延安中路816号“严同春”宅(解放日报社)修缮及改造项目[J]. 章明,高小宇,张姿. 时代建筑. 2016(04)
[3]拉住即将消失的城市记忆[J]. 陈建娜. 城市问题. 2013(04)
[4]北京百万庄住宅区建筑的文化特征与存在价值研究[J]. 贾荣香,孙荧.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2(03)
[5]苏州火车站[J]. 崔恺. 建筑创作. 2007(08)
[6]北京宪章[J]. 新建筑. 1999(04)
博士论文
[1]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D]. 朱蓉.东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北京20世纪苏式建筑遗产美学特征与文化价值研究[D]. 王浩.北京建筑大学 2019
[2]既有公共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D]. 王前.郑州大学 2019
[3]有机更新视角下的老城区建筑改造中嫁接手法研究[D]. 李蕾.湖南大学 2018
[4]基于城市记忆的北京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研究[D]. 王丽敬.北京工业大学 2017
[5]基于审美感知的视知觉理论解析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设计[D]. 杨露.苏州大学 2017
[6]存量开发导向下旧城片区更新策略研究[D]. 欧阳卓.长安大学 2016
[7]城市有机更新下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D]. 胡必晖.合肥工业大学 2016
[8]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洛阳涧西工业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 葛宇强.长安大学 2015
[9]成都市区临街旧住宅立面改造设计研究[D]. 卢易.西南交通大学 2014
[10]数理分析在建筑构图中的应用[D]. 陈诗阳.南京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20710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夜景
第1章绪论1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城市特色与集体认同城市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累积过程,城市的发展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区域、气候环境、经济政治条件等方面,这些影响形成了当前的城市形态1。这样产生的独特的城市形象既体现在城市中多样的生活空间中,又表现在各样的建筑形态之中。存留在建筑中的历史文化,融汇在生活里的人文气息,是城市的发展留下的印记和人们延续的生活气息,更是城市的灵魂。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为追求经济价值和资本运作,城市流水线式的生产建设缺少了对城市环境、城市人文等因素的思考,使得城市的形象越来越趋同化和均质化,许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演变成没有特色、缺乏集体认同的地区,由此导致的城市历史文化的断裂和城市记忆逐渐丢失(图1-1,图1-2)。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城市,我国社会的发展从农耕社会直接进入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这一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赶上了西方国家城市上百年的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这样爆炸式的城市发展对城市承载的历史文脉的传承产生了极大地破坏,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群体以城市特色认同作为对地区的集体认同感。曾有一位北京的老大爷谈到西城区动物园附近区域的变迁,如今的变化已经找不到这里原来的氛围和感觉。城市盲目拆除和建设,破坏了城市建筑风貌特征,造成人们对城市认知的一种陌生感和疑惑感。正如《北京宪章》所提出的的问题,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地域特色在逐渐淡薄,1卢世主.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图1-1北京夜景图片来源:https://www.vcg.com/Fig.1-1NightviewofBeijing图1-2广州夜景图片来源:https://www.vcg.com/Fig.1-2NightviewfGuangzhou
望挖掘城市记忆的创新表达方式,通过载体唤醒、延续记忆,形成对城市延续和稳态发展的良性创新的建构,对我国当前的城市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和指导5。1.2.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优化在城市更新中建筑立面的更新改造设计方法和理论目前在城市更新建设中,我国对建筑的更新改造的相关理论研究要晚于西方国家,而且研究的对象大多停留在古建筑和历史建筑的研究。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外的建4陈建娜.拉住即将消失的城市记忆[J].城市问题,2013(4):005.5于峰.基于城市集体记忆的街区界面重塑[D].华南理工大学,2010.图1-3北京筒子楼改建前后图片来源:http://news.sina.com.cn/o/2019-10-11/doc-iicezzrr1437588.shtmlFig.1-3BeforeandaftertherenovationofbobbinzilouinBeijing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华纱厂: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见证[J]. 高子果. 党史文汇. 2018(10)
[2]向史而新 延安中路816号“严同春”宅(解放日报社)修缮及改造项目[J]. 章明,高小宇,张姿. 时代建筑. 2016(04)
[3]拉住即将消失的城市记忆[J]. 陈建娜. 城市问题. 2013(04)
[4]北京百万庄住宅区建筑的文化特征与存在价值研究[J]. 贾荣香,孙荧.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2(03)
[5]苏州火车站[J]. 崔恺. 建筑创作. 2007(08)
[6]北京宪章[J]. 新建筑. 1999(04)
博士论文
[1]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D]. 朱蓉.东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北京20世纪苏式建筑遗产美学特征与文化价值研究[D]. 王浩.北京建筑大学 2019
[2]既有公共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D]. 王前.郑州大学 2019
[3]有机更新视角下的老城区建筑改造中嫁接手法研究[D]. 李蕾.湖南大学 2018
[4]基于城市记忆的北京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研究[D]. 王丽敬.北京工业大学 2017
[5]基于审美感知的视知觉理论解析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设计[D]. 杨露.苏州大学 2017
[6]存量开发导向下旧城片区更新策略研究[D]. 欧阳卓.长安大学 2016
[7]城市有机更新下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D]. 胡必晖.合肥工业大学 2016
[8]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洛阳涧西工业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 葛宇强.长安大学 2015
[9]成都市区临街旧住宅立面改造设计研究[D]. 卢易.西南交通大学 2014
[10]数理分析在建筑构图中的应用[D]. 陈诗阳.南京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20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020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