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后湖小区养老与托幼建筑的整合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8 04:41
当今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国家在改善人口结构上开放了二胎政策,补充了新生儿的数量。然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所对应的环境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合理,是当下城市社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探索适合养老与托幼整合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从养老和托幼的角度分析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其次对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养老模式、托幼模式、代际理论以及人性化设计),这些相关概念共同构成了文章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探讨模式。接下来探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读国内外养老模式时发现国外研究老幼整合模式的建筑案例较多,这些案例为后续章节的论述做了铺垫。第二章是对老幼整合这种模式下的建筑进行的可行性分析。首先从老人与幼儿整合的现实依据出发,分析了老年人与幼儿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其次,归纳了养老建筑与托幼建筑单元各自的空间类型,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老人与幼儿结合情况下产生的三类空间:即完全共享空间、部分共享空间和分离私密空间。本章为第三章养老与托幼整合的设计实践提供了设计策略,明确了研究方向。第三章是基于长沙后湖小区为设计实践依据,对养老建筑与...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日本樱花馆一层平面图
谴佑锥?锥?到中学阶段的私立学校共用的场域,帮助老年人融入社会,以愉悦的心情维持自身的健康。①此外,日本学者对老幼整合的建筑模式也有研究。關戸啓子和七木田敦认为建立老幼复合的设施,有助于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价值观,老年人和幼儿不仅能够相互照顾,还可以给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本庄美香、林谷咎美提出自理老人在老幼整合的设施中照料幼儿可以凸显老年人自我价值,让幼儿在接受知识与信息的过程中了解老年人的丰富经历与智慧。国外案例一:日本樱花馆日本樱花馆是儿童与老人交往的复合型服务设施(如图1-3、图1-4),用地面积1273㎡,总建筑面积1099㎡,地上总层数为三层,其复合功能采纳了当地居民的意见,目的是促进多代人之间的交流。设施由儿童馆、幼儿活动中心和老人会馆组成,建筑的平面布局以大门为中心,将老年人活动单元布置在一楼邻近过道的位置,然后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反馈对平面布局进行优化。该复合型服务设施中幼儿活动空间相对于老人活动空间更为丰富,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幼儿活动单元的不同功能与组合方式对老年人也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该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两者使用的活动单元在垂直方向分开,降低了室内空间活动单元的使用效率,无法同时满足老人和幼儿使用需求,因此在老幼活动空间单元的复合设置中应增加共同活动空间。②①[美]阿图·葛文德著,彭小华译.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②王琳.社区老年活动空间建筑单元的适应性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06):28-29.图1-3日本樱花馆一层平面图图1-4日本樱花馆二层平面图图片来源:《日本建筑设计资料集成》图片来源:《日本建筑设计资料集成》
硕士学位论文8图1-6巴黎养老院+托儿所的建筑外观图1-7巴黎养老院+托儿所的场地平面图片来源:www.gooood.cn图片来源:www.gooood.cn图1-5日本幸朋苑老人院首层平面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zhuzhai01国外案例二:日本幸朋苑老人院日本幸朋苑老人院用地面积4065.96㎡,总建筑面积达8778.35㎡,建筑首层设置了一所幼儿园,老年人平日可以与幼儿共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其平面图布局如图1-5所示。二层设置日间照料中心、餐厅等公共空间,老年人在二层休息时,其视线可以观察到幼儿在儿童活动场地玩耍、嬉戏。三至五层则为老人居室,相对安静独立。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消除了老年人的寂寞,还收获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即孩子们更懂得孝顺和尊重老年人。国外案例三:巴黎养老院+托儿所巴黎养老院+托儿所项目位于巴黎14区,占地3公顷(如图1-6、图1-7)。该建筑集合体可为98位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为64个儿童提供托幼服务。该项目属于整个改造项目的一期,推翻了原有场地的大量建筑而重建。建筑中心围合出两个庭院,建筑体量在第四层向内回缩,形成一处舒适宽大的通廊,亦可作为阳台使用。该层的深暖色调与建筑表皮银灰色的外观形成鲜明对比,丰富了整体造型。所有老人居室的房间都沿外墙布置,每间均有自然光和外景。内部走廊和公共空间因为内庭院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明朗。
本文编号:312487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日本樱花馆一层平面图
谴佑锥?锥?到中学阶段的私立学校共用的场域,帮助老年人融入社会,以愉悦的心情维持自身的健康。①此外,日本学者对老幼整合的建筑模式也有研究。關戸啓子和七木田敦认为建立老幼复合的设施,有助于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价值观,老年人和幼儿不仅能够相互照顾,还可以给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本庄美香、林谷咎美提出自理老人在老幼整合的设施中照料幼儿可以凸显老年人自我价值,让幼儿在接受知识与信息的过程中了解老年人的丰富经历与智慧。国外案例一:日本樱花馆日本樱花馆是儿童与老人交往的复合型服务设施(如图1-3、图1-4),用地面积1273㎡,总建筑面积1099㎡,地上总层数为三层,其复合功能采纳了当地居民的意见,目的是促进多代人之间的交流。设施由儿童馆、幼儿活动中心和老人会馆组成,建筑的平面布局以大门为中心,将老年人活动单元布置在一楼邻近过道的位置,然后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反馈对平面布局进行优化。该复合型服务设施中幼儿活动空间相对于老人活动空间更为丰富,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幼儿活动单元的不同功能与组合方式对老年人也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该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两者使用的活动单元在垂直方向分开,降低了室内空间活动单元的使用效率,无法同时满足老人和幼儿使用需求,因此在老幼活动空间单元的复合设置中应增加共同活动空间。②①[美]阿图·葛文德著,彭小华译.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②王琳.社区老年活动空间建筑单元的适应性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06):28-29.图1-3日本樱花馆一层平面图图1-4日本樱花馆二层平面图图片来源:《日本建筑设计资料集成》图片来源:《日本建筑设计资料集成》
硕士学位论文8图1-6巴黎养老院+托儿所的建筑外观图1-7巴黎养老院+托儿所的场地平面图片来源:www.gooood.cn图片来源:www.gooood.cn图1-5日本幸朋苑老人院首层平面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zhuzhai01国外案例二:日本幸朋苑老人院日本幸朋苑老人院用地面积4065.96㎡,总建筑面积达8778.35㎡,建筑首层设置了一所幼儿园,老年人平日可以与幼儿共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其平面图布局如图1-5所示。二层设置日间照料中心、餐厅等公共空间,老年人在二层休息时,其视线可以观察到幼儿在儿童活动场地玩耍、嬉戏。三至五层则为老人居室,相对安静独立。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消除了老年人的寂寞,还收获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即孩子们更懂得孝顺和尊重老年人。国外案例三:巴黎养老院+托儿所巴黎养老院+托儿所项目位于巴黎14区,占地3公顷(如图1-6、图1-7)。该建筑集合体可为98位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为64个儿童提供托幼服务。该项目属于整个改造项目的一期,推翻了原有场地的大量建筑而重建。建筑中心围合出两个庭院,建筑体量在第四层向内回缩,形成一处舒适宽大的通廊,亦可作为阳台使用。该层的深暖色调与建筑表皮银灰色的外观形成鲜明对比,丰富了整体造型。所有老人居室的房间都沿外墙布置,每间均有自然光和外景。内部走廊和公共空间因为内庭院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明朗。
本文编号:3124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12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