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南梁煤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对策
本文关键词:府谷县南梁煤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极大地加快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但同时也诱发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地质环境问题,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严重浪费;良好土地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地质灾害隐患突出;矿区房屋、水源、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遭到破坏等等。这些问题正不断的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和逐渐缩小着人们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与国家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相悖,因此,需要探索和研究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治理方法。本文通过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研究,找到了适宜的评价方法,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南梁煤矿目前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压占及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水环境的破坏,矿山“三废”的排放污染,矿山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等地质灾害问题。(2)在建立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用层次分析法和关联度法对矿区的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将评价结果与矿山现状对比得出,两种评价结果均与矿山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同时比较了两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得到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标准,即层次分析法分区标准为:K2为严重区,1.4K≤2为较严重区,K≤1.4为轻微区;灰色关联度法分区标准为:关联度区间0.83≥γ≥0.7为严重区,0.7γ≥0.55为较严重区,γ0.55为轻微区。(3)将南梁煤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为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轻微区三种类型,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研究区总面积为19.03 km2,其中影响严重区所占面积约为2.83km2,影响较严重区约为3.47km2,影响轻微区约为13.03km2;对严重区和较严重区提出了“治理为主,预防为辅”的原则进行治理,对轻微区则按照“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进行防治。
【关键词】:煤矿 地质环境评价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法 防治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16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2-14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技术路线12-14
- 2 研究区概况14-26
- 2.1 矿山基本情况14-16
- 2.1.1 位置与交通14-15
- 2.1.2 矿权设置情况15
- 2.1.3 社会经济情况15-16
- 2.2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16-26
- 2.2.1 自然地理16-17
- 2.2.2 地质概况17-26
- 3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析26-34
- 3.1 地质灾害问题26-29
- 3.2 土地资源压占及破坏问题29-30
- 3.3 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30-32
- 3.3.1 地表水30-31
- 3.3.2 地下水31-32
- 3.4 矿山“三废”问题32-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4 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4-38
- 4.1 评价原则及评价指标体系34-35
- 4.2 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35
- 4.3 评价单元的划分35-37
- 4.4 本章小结37-38
- 5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38-52
- 5.1 层次分析法38-46
- 5.1.1 层次分析法原理38-39
- 5.1.2 权重的确定39-41
- 5.1.3 南梁煤矿地质环境评价各因子权重值计算41-42
- 5.1.4 综合评分值的计算42-46
- 5.2 灰色关联度法46-50
- 5.2.1 灰色关联度法原理46-47
- 5.2.2 灰色关联度法评价47-49
- 5.2.3 评价关联度49-50
- 5.3 综合分析评价结果50-51
- 5.4 本章小结51-52
- 6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及防治对策52-57
- 6.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52-54
- 6.1.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Ⅰ)53
- 6.1.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Ⅱ)53
- 6.1.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轻微区(Ⅲ)53-54
- 6.2 防治对策54-56
- 6.3 本章小结56-57
- 7 结论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昌;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资源·产业;2000年08期
2 尤孝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与保护对策探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3 王兰芝 ,刘洪亮;山东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J];山东地质;2002年06期
4 尤孝才;矿山地质环境容量问题探讨[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年03期
5 段玉虎;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3年02期
6 ;湖南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管理[J];采矿技术;2003年01期
7 李振福,李玉纯;浅谈矿山地质环境管理[J];黄金;2004年03期
8 李欣松;广西首次全面调查矿山地质环境[J];南方国土资源;2004年04期
9 池永翔;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保护的思考[J];福建地理;2004年03期
10 袁卫,李保国,康如华;娄底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其保护措施[J];国土资源导刊;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河;;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王爱玲;郝汝铤;谢春梅;苏铁网;张贵春;王素洁;彭艳苓;;治理地质环境 构建绿色矿山——天津市水泥石矿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A];2009全国水泥矿山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红珠;王来贵;冯美生;曹春雨;;涉及残余资源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思考[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林;田稼;杨胜元;;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初探[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伟;兰井志;;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永生;董建美;谭文兵;;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规划与设计编制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卓弘春;余振国;王联军;赵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蒋正举;刘金平;;基于物—场模型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降低途径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9 邱志勇;王远西;;滁州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治理对策[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10 王福祥;向文远;徐有光;邢海国;;大峡煤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A];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3大队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国平;我市启动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工作[N];孝感日报;2005年
2 付云霞 袁西龙 唐文亮;青岛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毛丽萍 张辉绪;湖北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吴林红;安徽率先立法保护矿山环境[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谢必如 本报特约记者 白文起;不作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害处多[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6 记者 贺正;湖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有了标准[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王海涛;我国增投3亿治理矿山地质环境[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白晓东 记者 金鑫;治理矿山恢复青山绿水[N];哈尔滨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漆亚飞 黄早林;铁山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N];黄石日报;2007年
10 毛学农;我省立法保护矿山地质环境[N];江淮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伟;基于证据权法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何兴江;地下采矿与地质环境互馈机理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毅;黑龙江省鹤岗市源丰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金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及保护与治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刘传深;吉林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黄于新;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分区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丁爱辉;青州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彩霞;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任敬存;包头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铁力;辽宁省梨树沟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周倩羽;邯郸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10 陈娟;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府谷县南梁煤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2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