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汁饮品的加工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00:20
为了提高木薯及其叶子的利用率,拓宽国内粮食饮料市场,深入研究木薯结合木薯叶制作出一款功能性饮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优选加工木薯汁最适品种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木薯汁液化、脱氰、澄清、浸提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以及木薯汁的配方并且对其进行了货架期的预测。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华农8号、RoYong9和SC124三个木薯品种的水分含量、出汁率、榨汁后的还原糖含量、氰化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比较,优选出华农8号为最适合加工成木薯汁的品种。2.通过研究耐高温a-淀粉酶的添加量、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以及酶解pH对木薯出汁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到最优液化工艺参数为:耐高温α-淀粉酶的添加量60U/g,温度90℃,酶解时间2.5h,自然pH。3.利用正交试验对木薯块根的水浸法脱毒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得到最佳水脱条件为浸泡时间8h,浸泡温度40℃,加水量6倍于木薯块根质量。然后以水脱、液化榨汁后所得的木薯汁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研究经β-葡萄糖苷酶-煮沸处理后的木薯汁中的氰化物脱除率。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以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为试验因素,氰化物脱除率...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木薯的概述
1.2 我国木薯的种植现状
1.3 木薯以及木薯叶的营养成分
1.3.1 木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1.3.2 木薯叶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1.4 木薯汁饮料的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木薯水分含量的测定
2.2.2 木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2.3 木薯氰化物含量的测定
2.2.4 木薯可溶性还原糖的测定
2.2.5 木薯出汁率的测定
2.2.6 水浸法脱除木薯块根中氰化物
2.2.7 液化木薯中淀粉的方法
2.2.8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除木薯汁中氰化物的方法
2.2.9 木薯汁的澄清方法
2.2.10 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浸提
2.2.11 配方的确定
2.2.12 灭菌方法
2.2.13 货架期的预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木薯不同成分含量的比较
3.2 水浸法脱除木薯块根中氰化物的结果与分析
3.2.1 氰化物标准曲线
3.2.2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2.3 水浸法脱除木薯块根中氰化物工艺优化
3.3 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木薯块根中淀粉的结果与分析
3.3.1 液化工艺单因素试验
3.3.2 淀粉试验
3.4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除木薯汁中氰化物的结果与分析
3.4.1.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毒的单因素试验
3.4.2 响应面试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3.4.3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毒中煮沸时间的单因素试验
3.5 木薯汁澄清的结果与分析
3.5.1 测定透光率最佳波长的确定
3.5.2 离心速率对透光率的影响
3.5.3 离心时间对透光率的影响
3.5.4 壳聚糖澄清木薯汁
3.5.5 响应面试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3.6 浸提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果与分析
3.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6.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6.3 响应面试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3.7 配方与混料设计
3.7.1 感官评价与回归方程建立
3.7.2 不同成分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3.7.3 木薯汁饮料配方优化
3.8 灭菌
3.8.1 三种灭菌方式的比较
3.8.2 质量指标
3.9 货架期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优选最适合做木薯汁饮品原料的讨论
4.2 内、外源β-葡萄糖苷酶与氰化物作用关系的讨论
4.3 木薯叶在食品方面应用的讨论
4.4 我国谷物饮料的研究进展
5. 结论
5.1 适合做木薯汁饮品的最优品种
5.2 水浸法脱毒最佳工艺的研究
5.3 液化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5.4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毒最佳工艺的研究
5.5 澄清木薯汁最佳工艺的研究
5.6 浸提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5.7 配方、灭菌以及货架期的研究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变化与我国木薯北移的可能性分析[J]. 欧文军,罗秀芹,安飞飞,李开绵. 中国热带农业. 2014(04)
[2]红薯大米牛乳复合饮料工艺研究[J]. 马栎,董子焓,李逸鹤,王孟. 食品科技. 2014(04)
[3]上海青蔬菜的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及货架期预测[J]. 谢晶,张利平,苏辉,黎柳,吴圣彬.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5)
[4]6份木薯种质营养成分与食味的初步分析及评价[J]. 徐娟,黄洁.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2)
[5]玉米须保健乳清蛋白饮品的研究[J]. 张佳宁,田雨,田波,姜瞻梅. 食品工业科技. 2012(23)
[6]紫甘薯深加工产品研究概述[J]. 于淑兰,高庆平,赵殿英.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2(02)
[7]用正己烷-乙醇-水三元双液相从橡胶籽提油脱氰苷[J]. 王慧敏,刘石生. 中国油脂. 2012(03)
[8]紫甘薯汁加工的酶处理技术研究[J]. 廖望,陆珠华,许金红,茹克娅·阿布都热西提,成纪予,陆国权. 食品工业. 2011(11)
[9]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马远涛,罗国平,梁丽.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2)
[10]减压法提取及测定木薯叶中芦丁的实验研究[J]. 何翠薇.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9)
博士论文
[1]亚麻籽脱毒和木脂素提取工艺研究[D]. 杨宏志.中国农业大学 2005
[2]壳聚糖澄清猕猴桃果汁及其澄清机理的探讨[D]. 王岸娜.江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甘薯浓缩汁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D]. 肖琼.陕西科技大学 2013
[2]苦杏仁脱苦工艺的研究[D]. 李军.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木薯叶营养成分及其膨化食品的研究[D]. 高超.河南工业大学 2011
[4]不同山药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定[D]. 牛洁.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5]海南产木薯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胡力飞.海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0517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木薯的概述
1.2 我国木薯的种植现状
1.3 木薯以及木薯叶的营养成分
1.3.1 木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1.3.2 木薯叶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1.4 木薯汁饮料的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木薯水分含量的测定
2.2.2 木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2.3 木薯氰化物含量的测定
2.2.4 木薯可溶性还原糖的测定
2.2.5 木薯出汁率的测定
2.2.6 水浸法脱除木薯块根中氰化物
2.2.7 液化木薯中淀粉的方法
2.2.8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除木薯汁中氰化物的方法
2.2.9 木薯汁的澄清方法
2.2.10 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浸提
2.2.11 配方的确定
2.2.12 灭菌方法
2.2.13 货架期的预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木薯不同成分含量的比较
3.2 水浸法脱除木薯块根中氰化物的结果与分析
3.2.1 氰化物标准曲线
3.2.2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2.3 水浸法脱除木薯块根中氰化物工艺优化
3.3 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木薯块根中淀粉的结果与分析
3.3.1 液化工艺单因素试验
3.3.2 淀粉试验
3.4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除木薯汁中氰化物的结果与分析
3.4.1.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毒的单因素试验
3.4.2 响应面试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3.4.3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毒中煮沸时间的单因素试验
3.5 木薯汁澄清的结果与分析
3.5.1 测定透光率最佳波长的确定
3.5.2 离心速率对透光率的影响
3.5.3 离心时间对透光率的影响
3.5.4 壳聚糖澄清木薯汁
3.5.5 响应面试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3.6 浸提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果与分析
3.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6.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6.3 响应面试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3.7 配方与混料设计
3.7.1 感官评价与回归方程建立
3.7.2 不同成分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3.7.3 木薯汁饮料配方优化
3.8 灭菌
3.8.1 三种灭菌方式的比较
3.8.2 质量指标
3.9 货架期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优选最适合做木薯汁饮品原料的讨论
4.2 内、外源β-葡萄糖苷酶与氰化物作用关系的讨论
4.3 木薯叶在食品方面应用的讨论
4.4 我国谷物饮料的研究进展
5. 结论
5.1 适合做木薯汁饮品的最优品种
5.2 水浸法脱毒最佳工艺的研究
5.3 液化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5.4 β-葡萄糖苷酶-煮沸脱毒最佳工艺的研究
5.5 澄清木薯汁最佳工艺的研究
5.6 浸提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5.7 配方、灭菌以及货架期的研究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变化与我国木薯北移的可能性分析[J]. 欧文军,罗秀芹,安飞飞,李开绵. 中国热带农业. 2014(04)
[2]红薯大米牛乳复合饮料工艺研究[J]. 马栎,董子焓,李逸鹤,王孟. 食品科技. 2014(04)
[3]上海青蔬菜的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及货架期预测[J]. 谢晶,张利平,苏辉,黎柳,吴圣彬.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5)
[4]6份木薯种质营养成分与食味的初步分析及评价[J]. 徐娟,黄洁.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2)
[5]玉米须保健乳清蛋白饮品的研究[J]. 张佳宁,田雨,田波,姜瞻梅. 食品工业科技. 2012(23)
[6]紫甘薯深加工产品研究概述[J]. 于淑兰,高庆平,赵殿英.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2(02)
[7]用正己烷-乙醇-水三元双液相从橡胶籽提油脱氰苷[J]. 王慧敏,刘石生. 中国油脂. 2012(03)
[8]紫甘薯汁加工的酶处理技术研究[J]. 廖望,陆珠华,许金红,茹克娅·阿布都热西提,成纪予,陆国权. 食品工业. 2011(11)
[9]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马远涛,罗国平,梁丽.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2)
[10]减压法提取及测定木薯叶中芦丁的实验研究[J]. 何翠薇.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9)
博士论文
[1]亚麻籽脱毒和木脂素提取工艺研究[D]. 杨宏志.中国农业大学 2005
[2]壳聚糖澄清猕猴桃果汁及其澄清机理的探讨[D]. 王岸娜.江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甘薯浓缩汁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D]. 肖琼.陕西科技大学 2013
[2]苦杏仁脱苦工艺的研究[D]. 李军.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木薯叶营养成分及其膨化食品的研究[D]. 高超.河南工业大学 2011
[4]不同山药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定[D]. 牛洁.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5]海南产木薯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胡力飞.海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0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23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