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因特性的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08:52
在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对其中导致事故的人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人因特性概念。在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况,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人因特性在人、机、环、管四因素之间关系,拓宽了人-机-环-管的内容,基于系统安全理论等,建立了“人-机-环-管”评价模型。以九龙川煤矿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研究企业干部员工对于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认知,以提到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素养为目标,首先根据矿井安全文化评价程序方法,对于矿井生产建设过程中所能涉及的所有灾害,分析其危险性,并建立模型来归纳人因特性在事故危险影响程度;其次,在模型中探讨人在系统中的人因特性特征,人与机械设备、环境和管理之间关系;利用分析结果并结合矿井现场员工的基本情况,以风险管控原则为指导,建立基于人因特性的双重预防体系,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和实现“我要安全”矿井安全管理境界,达到预防事故目的。研究成果可作为九龙川煤矿生产投入运营后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对实现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保障矿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3E准则”所蕴含“鼎”的平衡意义
2员工“人因特性”分析基础理论15的作用和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形成闭关管理模式,预防各类设备缺陷和事故[72]。如图2.4。图2.6人在机械、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图假设投入运行的新设备都是最佳的“状态”,各项指标都处在最好的标准。(3)环境因素。矿井周边的因素,瓦斯、地热、高温等对矿井安全生产会造成危害的环境[73]。(4)管理因素。管理上的失误、缺陷和管理责任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在“人-机-环-管”系统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所有环节都与管理息息相关,好的管理可以改善系统,优化系统。比如岗位设置不合理、不匹配,全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岗位操作规程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等,都会使得安全管理中的风险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大,因此,好的安全管理制度,更加全面、健全的管理模式将大大降低和减少事故[74]。2.2.2木桶原理人的素质,是其工作中能否安全操作的内在影响因素。在一个组织里面,个体的组织高低,对于整体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素质最差的员工,决定了企业安全水平的最高程度,这就是“木桶效应”。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和培训教育,这一系列工作,都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坚实,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
4九龙川煤矿人因特性分析334九龙川煤矿人因特性分析4.1九龙川煤矿概况九龙川煤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县城南约1.5km处,行政区划隶属属新宁镇和早胜乡。地理坐标:东经107°50′00″~107°57′21″,北纬35°22′00″~35°29′07″。矿井距离兰州市运距494km,距离西安285km,距离宝鸡433km,距离银川613km。矿井位置交通见图4.1。图4.1矿井位置交通图矿井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东南部,主要组成是河谷阶地、黄土塬和低山丘陵地貌。全矿区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海拔920-1300m,相对高程差380m,白马庙附近马莲河沟谷是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920m。河谷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延伸至黄土塬,塬表面高程从北到南和从东到西1300m慢慢降至1180m。黄土冲沟的纵横交错使得黄土塬切割沟深坡陡、相对破碎,形成窄小的冲沟,地形条件极其复杂。4.2矿井人员状况分析九龙川煤矿拟建设为高标准现代化的矿井,先进技术装备使其更加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的创新,使矿井具有更光的经济效益、更强技术水平、生产多元化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宁中勘查九龙川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煤矿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J]. 张涵,王峰. 煤炭工程. 2019(08)
[2]万峰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管控研究[J]. 张育磊,张楠. 煤炭工程. 2019(06)
[3]灰色关联分析在煤矿伤亡事故中的应用研究[J]. 孙文斌,薛彦超,邵建立,周斐. 煤炭技术. 2019(03)
[4]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信息系统研究[J]. 黄天才,姬鹏.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01)
[5]煤矿事故风险动态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 陶金,孙海波,陈亦男. 山东煤炭科技. 2019(02)
[6]2013—2017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J]. 蒋星星,李春香. 煤炭工程. 2019(01)
[7]基于改进FRAM模型的煤矿重大事故致因分析[J]. 乔万冠,李新春,刘全龙. 煤矿安全. 2019(02)
[8]危险源辨识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选煤厂的应用[J]. 穆永强.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9(02)
[9]浅谈古城煤矿的安全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J]. 琚关平. 煤. 2019(02)
[10]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探析[J]. 常岗.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3)
博士论文
[1]煤矿安全危机形成机理与管控研究[D]. 满慎刚.天津大学 2016
[2]煤矿人因失误事故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危险识别研究[D]. 兰建义.河南理工大学 2015
[3]基于文化塑造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研究[D]. 吴同性.中国地质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煤矿事故中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及BBS预控管理研究[D]. 李月皎.太原理工大学 2016
[2]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煤矿安全生产研究[D]. 常铖.中北大学 2015
[3]我国煤矿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改进研究与实践[D]. 孙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4]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郭彬彬.西安科技大学 2011
[5]矿井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研究[D]. 焦强.西安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7441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3E准则”所蕴含“鼎”的平衡意义
2员工“人因特性”分析基础理论15的作用和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形成闭关管理模式,预防各类设备缺陷和事故[72]。如图2.4。图2.6人在机械、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图假设投入运行的新设备都是最佳的“状态”,各项指标都处在最好的标准。(3)环境因素。矿井周边的因素,瓦斯、地热、高温等对矿井安全生产会造成危害的环境[73]。(4)管理因素。管理上的失误、缺陷和管理责任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在“人-机-环-管”系统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所有环节都与管理息息相关,好的管理可以改善系统,优化系统。比如岗位设置不合理、不匹配,全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岗位操作规程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等,都会使得安全管理中的风险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大,因此,好的安全管理制度,更加全面、健全的管理模式将大大降低和减少事故[74]。2.2.2木桶原理人的素质,是其工作中能否安全操作的内在影响因素。在一个组织里面,个体的组织高低,对于整体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素质最差的员工,决定了企业安全水平的最高程度,这就是“木桶效应”。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和培训教育,这一系列工作,都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坚实,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
4九龙川煤矿人因特性分析334九龙川煤矿人因特性分析4.1九龙川煤矿概况九龙川煤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县城南约1.5km处,行政区划隶属属新宁镇和早胜乡。地理坐标:东经107°50′00″~107°57′21″,北纬35°22′00″~35°29′07″。矿井距离兰州市运距494km,距离西安285km,距离宝鸡433km,距离银川613km。矿井位置交通见图4.1。图4.1矿井位置交通图矿井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东南部,主要组成是河谷阶地、黄土塬和低山丘陵地貌。全矿区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海拔920-1300m,相对高程差380m,白马庙附近马莲河沟谷是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920m。河谷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延伸至黄土塬,塬表面高程从北到南和从东到西1300m慢慢降至1180m。黄土冲沟的纵横交错使得黄土塬切割沟深坡陡、相对破碎,形成窄小的冲沟,地形条件极其复杂。4.2矿井人员状况分析九龙川煤矿拟建设为高标准现代化的矿井,先进技术装备使其更加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的创新,使矿井具有更光的经济效益、更强技术水平、生产多元化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宁中勘查九龙川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煤矿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J]. 张涵,王峰. 煤炭工程. 2019(08)
[2]万峰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管控研究[J]. 张育磊,张楠. 煤炭工程. 2019(06)
[3]灰色关联分析在煤矿伤亡事故中的应用研究[J]. 孙文斌,薛彦超,邵建立,周斐. 煤炭技术. 2019(03)
[4]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信息系统研究[J]. 黄天才,姬鹏.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01)
[5]煤矿事故风险动态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 陶金,孙海波,陈亦男. 山东煤炭科技. 2019(02)
[6]2013—2017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J]. 蒋星星,李春香. 煤炭工程. 2019(01)
[7]基于改进FRAM模型的煤矿重大事故致因分析[J]. 乔万冠,李新春,刘全龙. 煤矿安全. 2019(02)
[8]危险源辨识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选煤厂的应用[J]. 穆永强.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9(02)
[9]浅谈古城煤矿的安全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J]. 琚关平. 煤. 2019(02)
[10]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探析[J]. 常岗.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3)
博士论文
[1]煤矿安全危机形成机理与管控研究[D]. 满慎刚.天津大学 2016
[2]煤矿人因失误事故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危险识别研究[D]. 兰建义.河南理工大学 2015
[3]基于文化塑造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研究[D]. 吴同性.中国地质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煤矿事故中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及BBS预控管理研究[D]. 李月皎.太原理工大学 2016
[2]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煤矿安全生产研究[D]. 常铖.中北大学 2015
[3]我国煤矿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改进研究与实践[D]. 孙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4]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郭彬彬.西安科技大学 2011
[5]矿井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研究[D]. 焦强.西安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7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25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