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海绵城市”理念下乌海市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1 20:12
  习总书记曾多次讲到“金山银山,如同绿水青山”。随着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环境问题逐渐显现,成为了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建设刻不容缓的问题之一。面对当前城市中逐步凸显的环境问题,以艺术设计手法造就美好生存环境成为了大多数人们追求的生活品质。此次研究主要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角度出发,以海绵城市理念为背景进行城市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将人居环境质量问题与城市生态发展为主要思想进行可实践性的探讨与设计。本文针对因城市发展建设而出现的环境诟病现象提供理论及实践性的帮助,缓解城市生态现状问题,并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建设中。首先通过借鉴国内外对滨河公园景观建设理论,结合我国目前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在乌海市滨河公园景观现有基础上,对滨河公园内部的空间组合形式、滨河绿地体系、植物景观元素、河道驳岸设计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做出具体设计方案。其次结合“海绵城市”理念,从各个因素考虑适用海绵城市建设的条件,以乌海市滨河公园景观建设为契机,分析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滨河公园景观“海绵化”转变,同时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结合蒙古族民族特色文化背景进行园区整体... 

【文章来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海绵城市”理念下乌海市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对比

示意图,海绵,理念,示意图


第2章海绵城市理念融入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11图2-1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对比Fig.2-1ComparisonofrainwatercollectioninspongeCity(图片来源:www.baidu.com)2.2.2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中的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中的运用让城市景观“海绵化”可持续发展,让自然资源“弹性化”生存,“海绵化”在城市中的建设随处可寻。(如图2-2)图2-2海绵城市理念示意图Fig.2-2Schematicdiagramofspongecityconcept(图片来源:www.baidu.com)(1)城市中的水系湿地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大对城市水系湿地的保护力度,努力做到在不去破坏城市的原生态环境前提下确保海绵城市水系湿地的作用,这样一来能起到保护城市周边或城市内部中的低洼地区,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对于城市的各种水道来说,则应该在城市河道与道路之间建立绿化带并充分利用绿化带的作用建立雨水的缓冲带,把地表水引入到缓冲区减少城市的积水面积和地标径流的污染。(2)城市道路设计城市道路雨水径流量一般较大,且污染情况也较为严重,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构成,城市道路规划不仅要从它的安全方面考虑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而且还要结合道路绿化空间考虑对城市开敞空间的利用,道路建设时要积极利用透水材料建设透水路面的人行及非机动车道;同时也要利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建设一些凹形的绿地,在雨天利用这些绿地引导雨水径流,减少路面上的水流量。

平面图,平面图,新加坡,公园


第3章“海绵城市”理念下亲水性公园案例研究16第3章“海绵城市”理念下亲水性公园案例研究3.1新加坡碧山宏茂桥与加冷河修复案例3.1.1案例概况自20世纪中叶起,新加坡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多给整个环境生态系统带了干旱、洪涝、水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此类环境生态问题,新加坡自2006年开始推进活跃,美丽,清澈的水计划(ABC计划)。大规模数量的天然河道系统被改造为混凝土式河流以及排水渠式系统供湖泊河道循环,同时推出全新的水敏城市设计管理方法将雨水可持续应用,以创建近水型社区打造全新生态模式[18]。(如图3-1)图3-1碧山宏茂桥与加冷河修复平面图Fig.3-1PlanoftheBishanAngMoKioPark(图片来源:www.baidu.com)碧山宏茂桥与加冷河修复案例是“ABC计划”的代表项目之一,在改造水体排放功能以及净化供水的同时更为当地市民开拓了全新的休闲娱乐空间,该项目位于新加坡市中心区域,附近有大型社区及地铁站[19]。通过打造绿色新加坡为目标,结合新加坡当地气候条件及项目周边环境,在满足一定基础设施的同时满足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大量雨水径排放,以升级基地河边的混凝土水渠道提升了整个城市滨河公园的景观品质。同时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技术为动植物创造了栖息地,在优化了公园生态格局的同时使得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了30%。(如图3-2)图3-2雨水径流循环Fig.3-2Rainwaterrunoffcycle(图片来源:www.baidu.co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J]. 俞孔坚.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4)
[2]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性铺装的应用研究[J]. 尉淑珍,靳晓军.  运城学院学报. 2019(06)
[3]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 王奇.  环境与发展. 2019(04)
[4]海绵城市——理念与方法[J]. 俞孔坚.  建设科技. 2019(Z1)
[5]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J]. 徐晓琳,林江富,陈志国.  中国标准化. 2019(02)
[6]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与实践[J]. 张建军.  山西建筑. 2018(30)
[7]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探讨[J]. 陈军,陈玺.  绿色环保建材. 2018(09)
[8]基于海绵城市技术的阶梯式生态驳岸设计[J]. 李文凤.  现代园艺. 2018(16)
[9]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J]. 冯惠珺.  山西建筑. 2018(20)
[10]“海绵城市”概念及其理论研究进展述评[J]. 吴隽宇,关洁茹.  南方建筑. 2018(03)

硕士论文
[1]“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研究[D]. 陈哲.湖北美术学院 2019
[2]城市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D]. 吴漫.山东农业大学 2019
[3]城市滨河绿道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谦.浙江大学 2019
[4]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贾果.西安理工大学 2018
[5]基于LID理念的农安县二道河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赵巍.吉林建筑大学 2018
[6]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D]. 张延斌.东北农业大学 2017
[7]太原市汾河公园滨河景观设计研究[D]. 齐国占.河北大学 2011
[8]城市滨河景观要素整合研究[D]. 唐源远.湖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59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259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