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端口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双侧LCC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11:56
自从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简称WPT)的概念被尼古拉·特斯拉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研究。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逐渐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动汽车和植入人体式医疗设备等储能型负载,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也提出了多种要求,如恒流恒压输出特性、降低系统损耗以保证系统高效率运行等。为了满足储能型负载对WPT系统的要求,学者们提出了采用输出控制技术、补偿网络切换和高阶补偿网络等多种实现方式。因高阶补偿网络具有减小控制系统复杂性、不存在额外传输环节等优势,成为国内外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但传统的阻抗分析法在对高阶补偿网络分析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实现负载所需要的恒流和恒压输出特性、输入电压和电流相位差为零和电能转换拓扑中开关器件的软开关来开展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三阶二端口网络的恒流恒压特性,并根据不同的特性对其进行了整合,进一步分析了其组合网络的特性。双侧LCC补偿网络具有补偿元件较多、系统设计自由度高和一定的抗偏移能力等优势,因此本文以该网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其恒流恒压两种输出模式下的谐振网络。进一步推导出了恒流和恒压输出模式下的零相角输入...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池充电过程
可控整流与变频控制Fig.1-3ControllablerectificationandfrequencycontrolDD43
副边增加DC-DCFig.1-4DC-DCisappliedtothesecondarysid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F-F/T变结构谐振网络的恒压-恒流型电场耦合电能传输系统[J]. 苏玉刚,谢诗云,王智慧,吴学颖,赵鱼名. 电工技术学报. 2019(06)
[2]基于LCL谐振补偿网络的副边自动切换充电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与设计[J]. 吉莉,王丽芳,廖承林,李树凡. 电工技术学报. 2018(S1)
[3]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中双边LCC谐振腔恒流和恒压模式的研究[J]. 陆江华,朱国荣,黎文静,李博,姜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09)
[4]基于变补偿参数的IPT恒流恒压电池充电研究[J]. 麦瑞坤,陈阳,刘野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21)
[5]感应耦合与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比较研究[J]. 刘红伟,张波,黄润鸿,肖文勋,郭上华. 电气技术. 2015(06)
[6]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不同补偿拓扑的研究[J]. 周雯琪,马皓,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2009(01)
本文编号:3372733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池充电过程
可控整流与变频控制Fig.1-3ControllablerectificationandfrequencycontrolDD43
副边增加DC-DCFig.1-4DC-DCisappliedtothesecondarysid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F-F/T变结构谐振网络的恒压-恒流型电场耦合电能传输系统[J]. 苏玉刚,谢诗云,王智慧,吴学颖,赵鱼名. 电工技术学报. 2019(06)
[2]基于LCL谐振补偿网络的副边自动切换充电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与设计[J]. 吉莉,王丽芳,廖承林,李树凡. 电工技术学报. 2018(S1)
[3]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中双边LCC谐振腔恒流和恒压模式的研究[J]. 陆江华,朱国荣,黎文静,李博,姜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09)
[4]基于变补偿参数的IPT恒流恒压电池充电研究[J]. 麦瑞坤,陈阳,刘野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21)
[5]感应耦合与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比较研究[J]. 刘红伟,张波,黄润鸿,肖文勋,郭上华. 电气技术. 2015(06)
[6]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不同补偿拓扑的研究[J]. 周雯琪,马皓,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2009(01)
本文编号:3372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37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