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及放大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改进型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及放大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进型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是一种综合硝酸酯增塑聚醚推进剂和高能交联改性双基推进剂优点而形成的高能推进剂,是推进剂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具有能量高、力学性能优良、工艺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论文重点对改进型高能复合推进剂及其装药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研制了一种高能低燃速配方,同时进行了工艺放大。采取调节含能增塑剂及增塑比、高能炸药、合理的氧系数、金属燃料添加量选择、粒度级配技术、新型键合剂和降速剂选择等综合措施,进行了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的综合调节,获得了一种改进型高能低燃速复合固体推进剂配方,5MPa下燃速4.96mm/s,3~11MPa下动态压力指数0.4325,Φ315发动机实测比冲246.72 s,力学性能可达如下技术指标:20℃,?m=0.71MPa,εm=70.58%;50℃,?m=0.64MPa,εm=62%;-40℃,εm=71%。研究了配方工艺放大技术,5L捏合机到25L和300L捏合机的工艺放大过程中,优化了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确定了放大后的工艺操作技术条件,满足了工业化试制的需求。Φ118、Φ165、Φ315发动机装药及静态性能考核结果表明,放大工艺稳定,推进剂质量可靠。
【关键词】:改进型 复合固体推进剂 燃烧性能 调节 放大 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5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8
- 1.1 固体推进剂概述11-12
- 1.2 固体推进剂分类12-16
- 1.2.1 双基推进剂12
- 1.2.2 复合推进剂12-13
- 1.2.3 改性双基推进剂13-14
- 1.2.4 NEPE推进剂14-16
- 1.3 固体推进剂发展历史16-18
- 1.4 高性能固体推进剂技术的发展18-19
- 1.5 改进型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技术研究进展19-21
- 1.6 固体推进剂性能的表征参数21-27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7-28
- 第二章 改进型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方法28-33
- 2.1 燃烧性能调节技术难点分析28-29
- 2.2 燃烧性能调节思路方法29-33
- 第三章 高能低燃速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基础实验33-44
- 3.1 实验33-36
- 3.1.1 材料及设备33
- 3.1.2 试样的制备33-34
- 3.1.3 燃烧性能测试及参数34-35
- 3.1.4 力学性能测试35-36
- 3.2 结果与讨论36-43
- 3.2.1 AP粒径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36
- 3.2.2 RDX含量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36-37
- 3.2.3 硝胺类炸药种类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37
- 3.2.4 含能增塑剂硝酸酯配比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37-38
- 3.2.5 燃速调节剂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38-41
- 3.2.6 新型含能降速剂选择41-43
- 3.3 基础实验结论43-44
- 第四章 高能低燃速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综合调节实验44-52
- 4.1 降速剂混用与使用TEGDN增塑剂技术结合实验44
- 4.2 进一步降低Al粉含量实验44-45
- 4.3 使用熔点较高的HMX、DEGDN与TEGDN混合使用实验45-46
- 4.4 引入降速剂JS-2 实验46-47
- 4.5 体系组分含量微调实验47-48
- 4.6 进一步加入降速剂JS-1 实验48-49
- 4.7 对综合性能优异的配方进一步优化实验49-50
- 4.8 粒度级配微调实验50-51
- 4.9 燃烧性能综合调节实验结论51-52
- 第五章 高能低燃速固体推进剂放大技术研究52-63
- 5.1 放大工艺确定52-54
- 5.2 包覆工艺研究54-57
- 5.2.1 包覆材料的选择54
- 5.2.2 发动机包覆技术研究54-55
- 5.2.3 发动机包覆质量检测55
- 5.2.4 发动机包覆55-57
- 5.3 配方工艺放大实验57-59
- 5.4 发动机装药的静态性能测试59-63
- 5.4.1 Φ118发动机试验59-61
- 5.4.2 Φ165发动机试验61-62
- 5.4.3 Φ315发动机比冲测试62-63
-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复合固体推进剂用键合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J];含能材料;2000年03期
2 赵孝彬,张小平,郑剑,杜磊;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相(微相)分离[J];固体火箭技术;2001年02期
3 杨凤林,庞爱民,张小平;复合固体推进剂单向拉伸曲线分析[J];固体火箭技术;2001年03期
4 施冬梅,杜仕国,邓辉;火箭弹复合固体推进剂贮存安全性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2年01期
5 池旭辉,王世英;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模量调节[J];固体火箭技术;2003年01期
6 史佩;李高春;李昊;;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力学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7年05期
7 刘承武;阳建红;张晖;;复合固体推进剂损伤演化的声发射检测[J];上海航天;2011年03期
8 许进升;鞠玉涛;郑健;韩波;;复合固体推进剂松弛模量的获取方法[J];火炸药学报;2011年05期
9 杨卫军;赵玖玲;樊莉;杨忠良;;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的三维网格自动生成[J];航空计算技术;2012年03期
10 杨月诚;张昆鹏;王广;赵奇国;;某型复合固体推进剂-40℃条件下准静态力学性能仿真[J];四川兵工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朝丰;阳建红;;复合固体推进剂Ⅰ型裂纹端部损伤场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2 姜爱民;于胜春;邹常青;田爱平;;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在捏合机中搅拌的数值模拟[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3 段军鸿;丁敦辉;张宇驰;李疏芬;;含纳米铝粉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烧特性及机理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4 陈军;王栋;;复合固体推进剂能量特性配方设计专家系统[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5 刘子如;施震灏;阴翠梅;赵凤起;;热红联用研究RDX与AP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鲁国林;;低特征信号复合固体推进剂研究概述[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7 曲正阳;翟进贤;张晗昱;杨荣杰;;端炔基PET的合成及固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席玲;复合固体推进剂技术创新成绩斐然[N];中国航天报;2010年
2 周艳玲;石化所三个科技成果通过鉴定[N];营口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威;复合固体推进剂粘弹损伤本构模型的细观力学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2 鲍桐;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静电放电危险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海军;改进型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及放大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喻鸿钢;复合固体推进剂界面粘结的预估、表征及优化[D];湖南大学;2009年
3 陈浪;高能丁羟四组元复合固体推进剂用新型硼酸酯键合剂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程福银;近红外光谱在复合固体推进剂快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王庆松;新型有机硼酸酯键合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王军;从复合固体推进剂中浸取高氯酸铵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常武军;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损伤及其数值仿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本文编号:344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4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