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冷凝CO 2 跨临界动力循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2 10:15
在化石能源短缺以及其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能源背景下,以环境性能良好的CO2为工质的跨临界动力循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平均吸热温度和循环热效率以及其在发电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的特点,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鉴于CO2跨临界动力循环中亚临界状态的CO2难以被30.0°C左右的常规冷却水冷凝的弊端以及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中压缩部件研发难度大的问题,对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源,采用LNK碳酸熔盐作为太阳热能与动力循环的中间传热介质,借助Matlab计算软件,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开展了研究。(1)基于CO2存在的临界温度较低的热物理性质,分析了基础跨临界动力循环存在的亚临界状态的工质难以被30.0°C的常规冷却水冷凝的弊端。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在跨临界循环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与技术提升,即:内嵌制冷子循环,实现了CO2<...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8年各国化石能源消耗占比情况[1]
第1章绪论2图1-22018年我国能源结构[2][5]Fig.1-2EnergystructureofChinain2018[2][5]图1-3我国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3][5-10]Fig.1-3ProportionoffossilenergyconsumptioninChina[3][5-10]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常规化石能源的燃烧及排放引起了环境恶化,形成了酸雨、温室效应[11]以及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消耗量不断增长,在化石能源短缺以及其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能源背景下,缓解常规化石能源短缺所引起的一系列弊端、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1章绪论2图1-22018年我国能源结构[2][5]Fig.1-2EnergystructureofChinain2018[2][5]图1-3我国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3][5-10]Fig.1-3ProportionoffossilenergyconsumptioninChina[3][5-10]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常规化石能源的燃烧及排放引起了环境恶化,形成了酸雨、温室效应[11]以及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消耗量不断增长,在化石能源短缺以及其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能源背景下,缓解常规化石能源短缺所引起的一系列弊端、提高能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雷顿循环特点与应用[J]. 徐前,陈洪溪. 发电设备. 2019(05)
[2]微通道换热器CO2汽车空调系统性能仿真研究[J]. 张旭,吕静,王太晟,马逸平.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9(03)
[3]跨临界CO2热泵高温热水器性能实验研究[J]. 祝银海,李聪慧,姜培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10)
[4]太阳能热发电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性能理论研究[J]. 马月婧,潘利生,魏小林,李锐,史维秀. 太阳能学报. 2018(05)
[5]针对地热能的重力驱动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研究[J]. 潘利生,史维秀,魏小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10)
[6]不同型式CO2跨临界循环模拟计算与性能研究[J]. 杨俊兰,李久东,唐嘉宝. 太阳能学报. 2017(09)
[7]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J]. 本刊讯. 电力与能源. 2017(03)
[8]跨临界CO2循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杜诗民,刘业凤,朱洪亮,卓之阳,张华.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6(04)
[9]用于跨临界CO2汽车空调系统性能优化的控制仿真[J]. 赵靖华,陶晶,解方喜,赵铠楠. 系统仿真学报. 2016(02)
[10]一种新型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理论研究[J]. 潘利生,魏小林,史维秀.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06)
硕士论文
[1]超临界CO2管内冷却换热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D]. 单金玲.华北电力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36492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8年各国化石能源消耗占比情况[1]
第1章绪论2图1-22018年我国能源结构[2][5]Fig.1-2EnergystructureofChinain2018[2][5]图1-3我国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3][5-10]Fig.1-3ProportionoffossilenergyconsumptioninChina[3][5-10]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常规化石能源的燃烧及排放引起了环境恶化,形成了酸雨、温室效应[11]以及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消耗量不断增长,在化石能源短缺以及其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能源背景下,缓解常规化石能源短缺所引起的一系列弊端、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1章绪论2图1-22018年我国能源结构[2][5]Fig.1-2EnergystructureofChinain2018[2][5]图1-3我国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3][5-10]Fig.1-3ProportionoffossilenergyconsumptioninChina[3][5-10]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常规化石能源的燃烧及排放引起了环境恶化,形成了酸雨、温室效应[11]以及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消耗量不断增长,在化石能源短缺以及其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能源背景下,缓解常规化石能源短缺所引起的一系列弊端、提高能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雷顿循环特点与应用[J]. 徐前,陈洪溪. 发电设备. 2019(05)
[2]微通道换热器CO2汽车空调系统性能仿真研究[J]. 张旭,吕静,王太晟,马逸平.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9(03)
[3]跨临界CO2热泵高温热水器性能实验研究[J]. 祝银海,李聪慧,姜培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10)
[4]太阳能热发电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性能理论研究[J]. 马月婧,潘利生,魏小林,李锐,史维秀. 太阳能学报. 2018(05)
[5]针对地热能的重力驱动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研究[J]. 潘利生,史维秀,魏小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10)
[6]不同型式CO2跨临界循环模拟计算与性能研究[J]. 杨俊兰,李久东,唐嘉宝. 太阳能学报. 2017(09)
[7]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J]. 本刊讯. 电力与能源. 2017(03)
[8]跨临界CO2循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杜诗民,刘业凤,朱洪亮,卓之阳,张华.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6(04)
[9]用于跨临界CO2汽车空调系统性能优化的控制仿真[J]. 赵靖华,陶晶,解方喜,赵铠楠. 系统仿真学报. 2016(02)
[10]一种新型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理论研究[J]. 潘利生,魏小林,史维秀.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06)
硕士论文
[1]超临界CO2管内冷却换热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D]. 单金玲.华北电力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36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53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