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羧甲基纤维素化学改性及水性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

发布时间:2017-05-10 06:01

  本文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化学改性及水性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主要以棉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不同程度的羧甲基化改性制备得到羧甲基纤维素(CMC),并对其接枝不同的功能基团,测试各种产物的性能,为其应用提供指导。本论文主要合成了两种产物:羧甲基纤维素硝酸酯(CMCN)及羧甲基纤维素乙酸丁酸酯(CMCAB),并对前者进行了水性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对CMCN,首先进行分子结构设计,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功能基团比例范围,再通过化学改性及测试手段,制备并确定产物功能基团的比例。实验中,利用淤浆法合成具有不同取得程度的羧甲基纤维素,得到了一系列产物,取代度分别为:0.08,0.18,0.27,0.38,0.46。并对其进行硝化处理,制备得到具备两亲性的CMCN。通过元素分析测得,对应的CMCN含氮量分别为:13.09%,12.69%,11.97%,11.18%,10.17%,对应硝酸酯基团平均含量/重复单元2.69,2.55,2.32,2.08,1.80,运用浸液法测得CMCN的密度分别为(g/cm-3):1.714,1.661,1.620,1.608,1.591。对CMCN的热分解行为分析发现,所有的CMCN样品都在200℃左右出现了急剧分解,而且随着CMC取代度由低到高(从0.08到0.38),CMCN的分解温度呈现轻微上浮趋势,当CMC取代度达到0.46时,CMCN的分解温度又略有下降。当羧甲基取代度λ=0.38时,最速分解峰达到最大213℃,比λ=0.08时提高了14.6%;当λ=0.46是,最速分解峰略微下降达到第二高峰,为208℃,这说明适当减少硝酸酯基的含量,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危险性。此外,所有的样品最速分解峰均在200℃左右,而且只有这一个分解峰,说明CMCN受热过程中间没有晶形的改变而是直接分解掉了;即使当温度升至150℃时,样品也都没有明显的重量损失(重量损失≤5%)。依据溶解度参数计算经验公式,计算得到CMCN的估值溶解度参数(103(J/m3)1/2)分别为:16.38,15.85,15.28,15.06,14.69。对CMCN进行了溶解试验,分别测试了CMCN 5%wt的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丁醚,正丁醇溶液,发现所有CMCN在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丁醚中,均可得到溶解性能良好、均一、稳定的溶液(除取代度为0.46的CMCN在乙酸丁酯和乙二醇丁醚中溶解含有极少量的游离纤维丝外,其余透光率均在95%以上);但正丁醇的溶液均不能溶解,而只能发生溶胀。羧甲基的取代度在0.46左右时,存在一个转变点,超过这个点,由其合成的CMCN在有机溶剂(主要指在乙酸丁酯、乙二醇丁醚中)中的溶解性能大为下降。对CMCN水性分散体干燥成膜后与水的接触角测试发现,接触角从CMCN1(λ=0.08)的83°一直下降到CMCN5(λ=0.46)的38°,降低了54%。接触角变化顺序为:CMCN1 83°;CMCN2 63°;CMCN3 57°;CMCN4 51°;CMCN5 38°,接触角显著的降低表明,羧甲基基团在赋予CMCN亲水性能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上述试验,得到最适宜制备CMCN水性分散体的功能基团比例为:羧甲基0.35-0.40,硝酸酯基1.96-2.19,羟基0.46-0.64/每重复单元。针对CMCN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分别研究了不同增塑剂用量及水量添加对漆膜性能的影响。所有的水性分散体呈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对增塑剂而言,随着增塑剂的添加,漆膜的断裂强度不断下降,从开始的8.46MPa下降到最后的5.13MPa,变化幅度达到39.4%,而断裂伸长率持续上升,从开始的19.86%到最终的28.90%,变化幅度达到45.5%,说明增塑剂的添加对漆膜的力学韧性具有巨大的影响,增塑剂合理用量以0.3%~0.4%之间为宜。对水量添加量而言,水在分散体中部分充当了增塑剂的作用,当水量添加量达到25.0%时,制备的水性分散体不能长久的储存,其干燥的薄膜含有大量微小的气泡,因而水量的添加不宜超过20.0%。实验中还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乙酸丁酸酯(CMCAB),并在其功能基团的模拟数据上进行了浅短的探讨。通过数据模拟分析得到了基团含量数据库,并对比了不充分反应时偏差的程度。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 纤维素混合醚酯 两亲性化学改性 分子结构 水性分散体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36.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13-16
  • 1.2 羧甲基纤维素及其化学改性16-17
  • 1.3 纤维素酯17-19
  • 1.3.1 纤维素无机酸酯17-18
  • 1.3.2 纤维素有机酸酯18-19
  • 1.4 溶解度参数及其应用19-22
  • 1.5 纤维素基材料在涂装工业的应用22-24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24-25
  • 第2章 羧甲基纤维素硝酸酯分子结构设计及制备25-44
  • 2.1 引言25-26
  • 2.2 羧甲基纤维素硝酸酯(CMCN)分子设计26-29
  • 2.3 CMCN的制备29-34
  • 2.3.1 原料试剂29-30
  • 2.3.2 实验仪器30
  • 2.3.3 实验步骤30-34
  • 2.4 实验结果表征34-37
  • 2.4.1 羧甲基纤维素(CMC)取代度分析34-35
  • 2.4.2 FTIR35
  • 2.4.3 元素分析35-36
  • 2.4.4 TG&DSC36
  • 2.4.5 密度36-37
  • 2.5 结果与讨论37-44
  • 2.5.1 羧甲基纤维素(CMC)羧甲基取代度分析37
  • 2.5.2 FTIR分析37-38
  • 2.5.3 元素分析38
  • 2.5.4 TG&DSC38-42
  • 2.5.5 密度42-44
  • 第3章 羧甲基纤维素硝酸酯基水性分散体制备及性能研究44-66
  • 3.1 引言44-45
  • 3.2 CMCN基水性分散体复合溶剂的选择45-51
  • 3.3 CMCN溶解试验及结果51-54
  • 3.4 CMCN基水性分散体的制备54-56
  • 3.4.1 原料试剂54-55
  • 3.4.2 实验仪器55
  • 3.4.3 实验步骤55-56
  • 3.5 漆膜实验分析56-60
  • 3.5.1 成膜过程56-58
  • 3.5.2 流变性58
  • 3.5.3 接触角58-60
  • 3.6 CMCN4基水性分散体性能优化研究60-66
  • 3.6.1 增塑剂的用量对漆膜的影响60-62
  • 3.6.2 水量添加对漆膜的影响62-66
  • 第4章 羧甲基纤维素乙酸丁酸酯结构设计及制备66-77
  • 4.1 引言66
  • 4.2 CMCAB的分子结构模拟66-70
  • 4.3 CMCAB的制备70-71
  • 4.3.1 实验药品及器材70-71
  • 4.3.2 实验反应路线71
  • 4.4 实验结果及表征71-74
  • 4.4.1 羧甲基纤维素(CMC)取代度分析71-72
  • 4.4.2 表观乙酰基基团含量分析72
  • 4.4.3 乙酰基、丁酰基含量检测72-74
  • 4.5 实验结果分析74-75
  • 4.5.1 羧甲基测试74
  • 4.5.2 基团含量分析结果74-75
  • 4.6 CMCAB水性分散体75-77
  • 4.6.1 CMCAB水性分散体的制备75
  • 4.6.2 CMCAB水性分散体的喷涂效果75-77
  • 结论77-78
  • 参考文献78-8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84-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新;利用稻草、玉米皮生产羧甲基纤维素纳新工艺[J];中国稻米;2001年02期

2 刘淑新;利用稻草、玉米皮生产羧甲基纤维素纳新工艺[J];南方农机;2001年01期

3 赵龙涛,李入林;用棉花杆制备羧甲基纤维素[J];河南化工;2002年04期

4 刘关山;羧甲基纤维素的生产与应用[J];辽宁化工;2002年10期

5 梁春群,李莉;玉米苞皮制取羧甲基纤维素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3年04期

6 李忠宝,徐启会,张毅丰;羧甲基纤维素钠胶浆配制工艺的改进[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4年01期

7 潘向军,张维君,吾国强;疏水化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J];天津化工;2004年01期

8 夏士朋;用木屑制备羧甲基纤维素[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宋春莲,邵艳秋;废旧棉花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技术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5年05期

10 李丽;王白鸥;罗仓学;;综述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度的方法[J];中国果菜;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娟;刘俊亮;张洪斌;;羧甲基纤维素稳定全脂酸性乳饮料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刘正芹;于丽华;刘洋洋;邱秀丽;;废棉布制备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的研究[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十二届第二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11年

3 栗印环;张秀兰;;微波辅助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沸石高吸水复合材料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杨立群;甄捷鹏;文丽群;旷建良;张黎明;;两亲性胆固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胶束化行为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韩春国;王春鹏;金铁岭;储富祥;;玉米秸秆生产生物丁醇的副产物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研究[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刘生利;杨磊;李思东;;江蓠提取琼胶后残渣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冯志程;陈新;邵正中;;多孔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两性离子交换膜的研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韩福芹;邵博;王清文;冉光友;宋永明;;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合成与表征[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9 李为;武培怡;;羧甲基纤维素膜中的氢键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10 吕少一;邵自强;王飞俊;王文俊;;水可分散体羧甲基纤维素醋酸丁酸酯结构与性能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定槐;秸秆制羧甲基纤维素钠获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原文;蜂蜜掺假品鉴别[N];广东科技报;2003年

3 周卫东;张文扬;羧甲基纤维素钠黏度标准尚需完善[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真顺;羧甲基纤维素/溶菌酶组装行为、机制及药物递送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陈晨;短期可吸收骨创面止血纳米生物玻璃/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研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冰;羧甲基纤维素基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杰;竹浆粕制备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及其反应机理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3 邵丽娟;羧甲基纤维素—铜离子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4 李慧;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段洪涛;羧甲基纤维素化学改性及水性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扬;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提纯和交联[D];湖北大学;2012年

7 杨楠;高品质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文枝;豆渣制备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戴晓峰;羧甲基纤维素—苦味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肌酐和尿素的吸附性能[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谭利文;含金属离子纤维素衍生物的本质阻燃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化学改性及水性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54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5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