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含过渡金属的烯烃齐聚催化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5 04:37
  本文主要合成不同结构的配体与配合物:2,6-二[1-(2,6-二甲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配体3)、[(2,6-二乙基苯基)亚氨基]-萘酮(配体4)、Hdpa(1)、Hdpza(2)。分别用配体1、2与过渡金属盐反应得到六种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与研究。分别利用六种配合物进行了乙烯齐聚和二氧化碳聚合反应测试。第一部分基于配体2,2’-二吡啶胺(Hdpa)和二(2-吡唑基)胺(Hdpza),中性分子复合物[Co(Hdpa)2(NCS)2](1)和[Co(Hdpza)2(NCS)2](2)被合成。进行配合物 1 的DFT计算以分析电子密度分布。对配合物1磁性进行了计算,磁性结果表明,在整个温度范围内xMT的逐渐降低表明1中的高自旋Co(Ⅱ)离子具有很强的零场分裂能力。分析了配合物1、2/MAO催化剂体系对乙烯齐聚催化反应的影响.配合物1、2用于CO2和环氧丙烷的环加成反应,催化活性为L1>L2。在温和条件下,配合物1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可将C02转化为环状碳酸酯。第二部分以吡啶、苊醌为原料与两种苯胺进行Schiff反应合成了 2种不同的配体,并使用紫外分析、元素分析、红外...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含过渡金属的烯烃齐聚催化剂研究


α-二亚胺-镍配合物

效果图,甲基,吡啶,配合物


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R3=H)显示出良好的活性(高达5.2×105g(PE)mol-1(Ni)h-1)用于乙烯聚合反应高分散聚乙烯(PDI%1.20)分子量(Mn%3.9×105gmol-1)[13]。图1-1α-二亚胺-镍配合物1.2.2铬系配合物催化体系2003年,Esteruelas等[13]首次报道对称双(亚氨基)吡啶-氯化铬(III)配合物1a-1j和他们的角色作为乙烯聚合的预催化剂(图1-2);非对称的还报道了含有两个不同芳基的实例。使用a研究了1a-1j的催化活性各种活化剂,包括MAO,TIBA或TIBAO。就关于对于MAO活化,仅显示含环己基的1a活动量低。相反,具有N-芳基1b-1j的那些含有-在其邻位处的至少一个取代基显示出很多更高的活动在70°C时最有效地进行(在1.25×105和4.14×107g(molCr)-1bar-1h-1之间)。图1-2双(亚氨基)吡啶-氯化铬(III)配合物事实上,对含2,4,6-三甲基苯基的活性达到最高1g突出了对甲基的有益效果。在空间性质的术语,邻位取代基的大小是太多的体积(例如,在1小时内Bu使催化剂不活动略去。值得注意的是,改变1g中的亚胺-碳甲基作为苯基小组对活动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另一方面,在邻位或对位存在供体基团,如甲氧基N-芳基的位置(例如,1i

分子量分布,配合物,吡啶,氨基


呔畚锏幕旌衔铩U庑┡浜?物的活性一般在104-105g产物/(mol催化剂·h)1.2.5钒系配合物催化体系1999年,Gambarotta等人[26]报道了一个含有双(亚氨基)吡啶配体的钒(III)配合物(1-3)表现出显着的乙烯催化活性在MAO存在下聚合,得到聚合物具有宽分子量分布[活动1420和2240千克PE/(molV.3h),Al/V=600和60(摩尔比),分别;乙烯100psig(6.8atm),50°C,15或30分钟](方案10)。56催化活性下降至140°C,和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取决于Al/V摩尔比。事实被解释为由于产生了另一种催化活性物质袭击AlMe3吡啶环。图1-3双(亚氨基)吡啶配合物如果将这些反应在AliBu3代替MAO的条件下进行,则用Me代替iPr不会提高催化活性57,但会产生油状残留物[27]。此外,使用配合物26d与乙烯反应并含有单-亚胺配体上的取代芳族基团(代替2,6-二异丙基)提供低聚物混合物和聚乙烯(Schultz-Flory分布的产物)。使用配合物26f和g与丙烯进行类似反应,得到C6选择性较高的低聚物(80-95%,主要产物,甲基戊烯)。58c这些结果表明,关于配体效应的观察趋势与使用含相似配体的铁(II)配合物进行乙烯聚合/低聚反应时观察到的趋势非常相似[28]。Lorber等人[29]报道了(芳基亚氨基)钒(IV)二氯配合物显示出高催化性在Et存在下进行乙烯聚合的活性2AlCl助催化剂,以及在MAO存在下31b的活性(59kgPE/(molV3H);Al/V=500)低于存在时的值等2AlCl(120kgPE/(molV3H);Al/V=10;乙烯1个大气压,20°C在甲苯中,2或10分钟)。得到的聚合物具有均匀分子量分布。65如下所述第2.3节,引入2,6-二取代的芳基亚氨基部分似乎是eFF在催化稳定方面是有效的活跃种类。1.2.6钛系配合物催化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撕裂性能和结构的关系[J]. 杜文杰,任毅,唐毓婧,姚雪容,郭梅芳,张师军,刘立志.  高分子学报. 2016(07)
[2]聚α-烯烃航空润滑油基础油高温衰变中结构与性能的关系[J]. 姚婷,郝敬团,郭力,校云鹏,姜会泽,郭青鹏,费逸伟.  润滑与密封. 2016(07)
[3]线性α-烯烃的应用[J]. 阚林,郭峰,李传峰,任鸿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1(11)
[4]夹心型配合物二茂铁和E5FeE5(E=N,P,As,Sb,B i)的结构和芳香性[J]. 许先芳,李志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5]α-烯烃的生产和应用进展[J]. 姜涛,阎卫东,刘立新,李丹,吴殿义.  化工进展. 2001(03)
[6]国内外α-烯烃的应用[J]. 卢燕,孙鸿.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1995(04)
[7]一种共轭双烯烃聚合的高效催化体系——乙酰丙酮铁-烷基铝-含氮配位体[J]. 章哲彦,刘亚东,胡刚,马惠敏,吴越.  催化学报. 1980(03)

博士论文
[1]铁系催化乙烯齐聚的助催化剂优化与影响规律[D]. 张威.浙江大学 2018
[2]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合成环状碳酸酯的高效催化剂研究[D]. 代威力.湖南大学 2010
[3]新型乙烯齐聚催化剂及反应性能研究[D]. 张宝军.河北工业大学 2007
[4]后过渡铁、镍金属有机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D]. 王临才.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D]. 胡博文.河北工业大学 2016
[2]具有共轭结构的亚胺类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D]. 姜越.东北石油大学 2014
[3]乙酰丙酮铁/双亚胺基吡啶催化体系的乙烯齐聚及负载化研究[D]. 秦伟.浙江大学 2011
[4]乙烯四聚新型助催化剂和配体的研究[D]. 丁万友.大庆石油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614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614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