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服外层织物的阻燃防护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9 09:43
阻燃性能和热防护性能是评价消防服安全性能的主要指标,安全性能占消防服防护性能的55%左右,主要与阻燃外层有关,且阻燃外层与复杂多变的的消防环境直接接触,因此对消防服阻燃外层织物的阻燃防护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消防服用阻燃外层织物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垂直燃烧法、极限氧指数法和微型量热仪法测试了七种织物的损毁长度、LOI和热解过程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垂直燃烧过程中,材料是影响织物损毁长度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织物的透气性、厚度、面密度等织物的物理特性;极限氧指数测试过程中,厚度以及面密度对织物极限氧指数的影响较大,且混纺会使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增大;微型量热过程中,材料是影响放热量的关键因素,材料也是影响裂解温度的关键因素。通过TG、EDS和SEM对粘胶纤维阻燃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Si、Na、Al和Ca等元素的加入使得粘胶纤维极限氧指数增大,热释放能力减弱。对三种阻燃测试测试方法之间的相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阻燃测试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其次,本文对五种阻燃织物热防护性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选用RPP、调整型RPP和HRTP法对辐射热源状态下的三种测...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阻燃织物热解过程
1.3 防护服热量传递机理
1.4 阻燃织物安全性能评价方法
1.4.1 阻燃性能评价
1.4.2 热防护性能评价
1.5 消防织物安全性能研究进展
1.5.1 消防织物阻燃性能研究进展
1.5.2 消防织物热防护性能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6.3 研究的创新点
2.消防服外层阻燃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测试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垂直燃烧实验结果分析
2.3.2 极限氧指数实验结果分析
2.3.3 微型量热仪实验结果分析
2.4 阻燃测试指标综合分析
2.4.1 三种阻燃测试方法的比较
2.4.2 极限氧指数和微型量热仪之间的关系探究
2.4.3 三种阻燃测试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阻燃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2.1 测试原理及方法
3.2.2 五种测试方法的比较
3.2.3 织物试样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阻燃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织物辐射热防护性能分析
4.3.2 织物微观及宏观表观变化
4.3.3 织物微观宏观表观变化与辐射热防护性能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5.阻燃和热防护之间的关系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及结论
5.3.1 实验结果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课题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热重红外联用法的聚酰亚胺阻燃织物热解行为研究[J]. 付立凡,王丹,谢春萍,刘新金,苏旭中.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2)
[2]阻燃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研究[J]. 胡建锋,朱方龙,冯倩倩,李鑫.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01)
[3]消防服用隔热层孔型结构优化与测评[J]. 胡贝贝,杜菲菲,李小辉. 纺织学报. 2019(11)
[4]锥形量热仪在阻燃棉织物燃烧性能评价中的应用[J]. 赵冰冰,王然,张欣欣.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5]消防服外层织物热防护性与舒适性综合评价[J]. 翟胜男,陈太球,蒋春燕,傅佳佳,王鸿博. 纺织学报. 2018(08)
[6]服装衣下空气层热传递性能研究进展[J]. 姜茸凡,王云仪. 丝绸. 2018(07)
[7]对位芳纶/纤维素纤维混纺阻燃织物的开发与应用[J]. 赵阿卿,马晓红. 纺织导报. 2018(05)
[8]消防避火服复合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 刘国熠,李建明,赵晓明.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2)
[9]热灾害环境对形状记忆消防服面料防护性能的影响[J]. 王帅,卢业虎,王丽君,尤禅懿.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10]芳纶1414/阻燃粘胶混纺织物的阻燃及耐热性研究[J]. 范丽君,周岚,冯新星,陈建勇. 现代纺织技术. 2018(01)
博士论文
[1]高温液体环境下热防护服装热湿传递与皮肤烧伤预测[D]. 卢业虎.东华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辐射热暴露下湿态阻燃织物的热湿输运对其热防护性能的影响[D]. 陈萌.中原工学院 2018
[2]消防用阻燃织物火场热行为研究[D]. 冯倩倩.中原工学院 2017
[3]玄武岩长丝/芳纶阻燃织物热防护性能探究[D]. 张楠.天津工业大学 2017
[4]基于芳砜纶的消防服面料热防护与舒适性评价[D]. 何维.天津工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93132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阻燃织物热解过程
1.3 防护服热量传递机理
1.4 阻燃织物安全性能评价方法
1.4.1 阻燃性能评价
1.4.2 热防护性能评价
1.5 消防织物安全性能研究进展
1.5.1 消防织物阻燃性能研究进展
1.5.2 消防织物热防护性能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6.3 研究的创新点
2.消防服外层阻燃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测试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垂直燃烧实验结果分析
2.3.2 极限氧指数实验结果分析
2.3.3 微型量热仪实验结果分析
2.4 阻燃测试指标综合分析
2.4.1 三种阻燃测试方法的比较
2.4.2 极限氧指数和微型量热仪之间的关系探究
2.4.3 三种阻燃测试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阻燃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2.1 测试原理及方法
3.2.2 五种测试方法的比较
3.2.3 织物试样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阻燃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织物辐射热防护性能分析
4.3.2 织物微观及宏观表观变化
4.3.3 织物微观宏观表观变化与辐射热防护性能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5.阻燃和热防护之间的关系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及结论
5.3.1 实验结果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课题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热重红外联用法的聚酰亚胺阻燃织物热解行为研究[J]. 付立凡,王丹,谢春萍,刘新金,苏旭中.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2)
[2]阻燃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研究[J]. 胡建锋,朱方龙,冯倩倩,李鑫.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01)
[3]消防服用隔热层孔型结构优化与测评[J]. 胡贝贝,杜菲菲,李小辉. 纺织学报. 2019(11)
[4]锥形量热仪在阻燃棉织物燃烧性能评价中的应用[J]. 赵冰冰,王然,张欣欣.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5]消防服外层织物热防护性与舒适性综合评价[J]. 翟胜男,陈太球,蒋春燕,傅佳佳,王鸿博. 纺织学报. 2018(08)
[6]服装衣下空气层热传递性能研究进展[J]. 姜茸凡,王云仪. 丝绸. 2018(07)
[7]对位芳纶/纤维素纤维混纺阻燃织物的开发与应用[J]. 赵阿卿,马晓红. 纺织导报. 2018(05)
[8]消防避火服复合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 刘国熠,李建明,赵晓明.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2)
[9]热灾害环境对形状记忆消防服面料防护性能的影响[J]. 王帅,卢业虎,王丽君,尤禅懿.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10]芳纶1414/阻燃粘胶混纺织物的阻燃及耐热性研究[J]. 范丽君,周岚,冯新星,陈建勇. 现代纺织技术. 2018(01)
博士论文
[1]高温液体环境下热防护服装热湿传递与皮肤烧伤预测[D]. 卢业虎.东华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辐射热暴露下湿态阻燃织物的热湿输运对其热防护性能的影响[D]. 陈萌.中原工学院 2018
[2]消防用阻燃织物火场热行为研究[D]. 冯倩倩.中原工学院 2017
[3]玄武岩长丝/芳纶阻燃织物热防护性能探究[D]. 张楠.天津工业大学 2017
[4]基于芳砜纶的消防服面料热防护与舒适性评价[D]. 何维.天津工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93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69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