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选择性多糖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

发布时间:2017-05-21 14:18

  本文关键词:选择性多糖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氨基多糖,其分子富含羟基和氨基,因此壳聚糖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但其吸附选择性较低且在酸性环境下易降解,限制了壳聚糖在生物吸附剂领域的应用。为提高壳聚糖的稳定性和选择性,本研究采用印迹技术和交联反应制备了Pb(II)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小球(Pb(II)-ICB)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分子印迹壳聚糖小球(E-ICCB),并对两种壳聚糖小球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制备了Pb(II)-ICB,并对其理化特性及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II)-ICB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aOH浓度2 mol/L,成球时间10 h,EGDE与CTS浓度比为2:1,交联时间12 h,Pb(II)模板浓度50 mmol/L,印迹时间10 h。Pb(II)-ICB比非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小球(NICB)具有更多的孔洞结构,吸附比表面积增加,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略有降低,说明其吸附性能有所提高。Pb(II)-ICB对Pb(II)的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是反应的主要限速步骤。平衡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Pb(II)-ICB表面的活性位点是均一分布的。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和NICB相比,Pb(II)-ICB表现出更高的吸附量,最大吸附量为177.62 mg/g,且在双离子系统中对Pb(II)具有更好的吸附选择性。其次制备了E-ICCB,并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及吸附性能。结果表明,E-ICCB的最佳制备条件为:E-ICCB模板浓度291 mol/L,致孔剂浓度0.53 mg/m L,EGDE与CTS浓度比为2:1。与非分子印迹壳聚糖小球(N-ICCB)相比,E-ICCB表现出了更多的孔洞结构以及略低的热稳定性。E-ICCB对EGCG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平衡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和N-ICCB相比,E-ICCB具有更高吸附量,其最大吸附量为135.50 mg/g,且在双分子系统中对EGCG具有更好的吸附选择性。本研究制备的两种印迹交联壳聚糖小球对目标分子(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且表现出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具有成为高效选择性生物吸附剂的前景。
【关键词】:壳聚糖 吸附 印迹 Pb(II) EGCG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424.3;O63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注释表10-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1
  • 1.1 壳聚糖的性质及应用11-14
  • 1.1.1 壳聚糖概述11-12
  • 1.1.2 壳聚糖的理化特性12
  • 1.1.3 壳聚糖的应用12-14
  • 1.2 壳聚糖改性及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14-18
  • 1.2.1 壳聚糖的改性14-15
  • 1.2.2 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15-16
  • 1.2.3 壳聚糖对EGCG的吸附16-18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18-21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18-19
  •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9-21
  • 第二章 Pb(II)-ICB的制备与表征21-33
  • 2.1 引言21
  • 2.2 材料与仪器21-22
  • 2.2.1 实验材料21-22
  • 2.2.2 实验仪器22
  • 2.3 实验方法22-24
  • 2.3.1 Pb(II)-ICB的制备22-24
  • 2.3.2 Pb(II)-ICB的表征24
  • 2.4 结果与分析24-31
  • 2.4.1 Pb(II)-ICB的制备24-29
  • 2.4.2 Pb(II)-ICB的表征29-31
  • 2.5 小结31-33
  • 第三章 Pb(II)-ICB的吸附性能33-43
  • 3.1 引言33
  • 3.2 材料与仪器33
  • 3.2.1 实验材料33
  • 3.2.2 实验仪器33
  • 3.3 实验方法33-36
  • 3.3.1 溶液pH对Pb(II)-ICB吸附性能的影响33
  • 3.3.2 Pb(II)-ICB的吸附动力学33-34
  • 3.3.3 Pb(II)-ICB的吸附热力学34-35
  • 3.3.4 Pb(II)-ICB的吸附选择性35
  • 3.3.5 Pb(II)-ICB的重复利用35-36
  • 3.4 结果与讨论36-42
  • 3.4.1 溶液pH对Pb(II)-ICB吸附性能的影响36
  • 3.4.2 Pb(II)-ICB的吸附动力学36-39
  • 3.4.3 Pb(II)-ICB的吸附热力学39-41
  • 3.4.4 Pb(II)-ICB的吸附选择性41-42
  • 3.4.5 Pb(II)-ICB的重复利用42
  • 3.5 小结42-43
  • 第四章 E-ICCB的制备与表征43-49
  • 4.1 引言43
  • 4.2 材料与仪器43
  • 4.2.1 实验材料43
  • 4.2.2 实验仪器43
  • 4.3 实验方法43-44
  • 4.3.1 E-ICCB的制备43-44
  • 4.3.2 E-ICCB的表征44
  • 4.4 结果与分析44-48
  • 4.4.1 E-ICCB的制备44-46
  • 4.4.2 E-ICCB的表征46-48
  • 4.5 小结48-49
  • 第五章 E-ICCB的吸附性能49-59
  • 5.1 引言49
  • 5.2 材料与仪器49
  • 5.2.1 实验材料49
  • 5.2.2 实验仪器49
  • 5.3 实验方法49-50
  • 5.3.1 溶液pH对E-ICCB吸附性能的影响49
  • 5.3.2 E-ICCB的吸附动力学49-50
  • 5.3.3 E-ICCB的吸附热力学50
  • 5.3.4 E-ICCB的吸附选择性50
  • 5.3.5 E-ICCB的重复利用50
  • 5.4 结果与分析50-57
  • 5.4.1 溶液pH对E-ICCB吸附性能的影响50-51
  • 5.4.2 E-ICCB的吸附动力学51-54
  • 5.4.3 E-ICCB的吸附热力学54-56
  • 5.4.4 E-ICCB的吸附选择性56
  • 5.4.5 E-ICCB的重复利用56-57
  • 5.5 小结57-59
  • 第六章 结论59-61
  • 6.1 结论59
  • 6.2 主要创新点59-60
  • 6.3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73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73-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远红;刘静娜;黄家福;林娇芬;潘裕添;;食用菌壳聚糖-卡波姆复合凝胶的稳定性及其抑菌效果[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5年02期

2 吴秀红;陶为华;陈建;费正皓;;4种化学修饰的吸附树脂对水溶液中邻甲酚的吸附行为[J];离子交换与吸附;2014年06期

3 孙艳芳;刘芸;;壳聚糖的交联改性及其吸附铜和铅离子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4 买迪娜木·阿不都瓦依提;司马义·努尔拉;肖开提·阿布力孜;;Cu(Ⅱ)印迹丙烯腈-co-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对Cu(Ⅱ)的选择性吸附[J];分析试验室;2013年07期

5 郑细鸣;范荣玉;徐志康;;铅(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2年05期

6 冯树波;郑二丽;武俊峰;王松辉;索志勇;;羧甲基壳聚糖制备中的溶剂影响及精制方法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5期

7 W. S. Wan Ngah;S. Fatinathan;;Pb(Ⅱ) biosorption using chitosan and chitosan derivatives beads: Equilibrium, ion exchange and mechanism stud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年03期

8 ;An ion-imprinted polymer supported by attapulgite with a chitosan incorporated sol-gel process for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Ce(Ⅲ)[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9年08期

9 刘占军;于九皋;代红光;韩刚;;接枝壳聚糖在药学领域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8年10期

10 肖玲;陈乐英;;表面印迹纳米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对Cu(Ⅱ)的吸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选择性多糖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83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c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