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铌酸钾钠压电薄膜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热处理工艺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铌酸钾钠压电薄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铌酸钾钠(KNN)无铅压电材料由于其高的居里温度、优良的压电铁电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成为替代铅基压电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可应用于驱动器、换能器、传感器、变压器等多个领域。随着电子元器件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KNN压电材料的制备从块体材料向薄膜材料转变,对于高性能KNN无铅压电薄膜的制备研究已成为压电材料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分别采用了溶胶凝胶醇盐法和溶胶凝胶非醇盐法制备了KNN薄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醇盐体系制备KNN前驱体溶液,以乙醇铌为铌源,乙酸钾、乙酸钠分别为钾源、钠源,乙二醇甲醚为溶胶,探究了溶胶凝胶醇盐法制备KNN薄膜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热裂解温度及退火温度对薄膜的影响。热裂解温度及退火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薄膜的电学性能:热裂解温度过低会使薄膜中的有机物挥发不完全,过高会使碱性离子挥发严重;退火温度过低会让薄膜无法完全结晶,过高会使碱性离子挥发严重。(2)采用非醇盐体系制备KNN前驱体溶液,以Nb2O5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成活性较高的Nb(OH)5,再利用柠檬酸盐法制备成可溶性的铌盐,作为铌源。以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作为钾源和钠源,水为主要溶剂。采用非醇盐体系制备了KNN溶胶,并在Ti基板上进行薄膜的制备,探索了非醇盐体系溶胶制备薄膜的工艺,以及退火温度对薄膜结晶性、微观结构、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700℃退火后薄膜的结晶性及电学性能最佳。(3)对上述非醇盐体系的KNN溶胶进行调节,选取有机溶剂乙二醇甲醚作为非醇盐体系的主要溶剂,很好地提高了薄膜在Pt/Ti/Si O2/Si基板上的润湿性,探索了采用此溶胶制备KNN薄膜的热处理工艺,成功在疏水性的Pt基板上制得KNN薄膜。
【关键词】:铌酸钾钠 溶胶凝胶 醇盐体系 非醇盐体系 薄膜 热处理工艺 电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2;TG15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
- 1.2 无铅压电材料12-13
- 1.2.1 无铅压电陶瓷12-13
- 1.2.2 无铅压电薄膜13
- 1.3 (K,Na)NbO_3基无铅压电薄膜13-20
- 1.3.1 (K,Na)NbO_3的晶体结构13-14
- 1.3.2 KNbO_3-NaNbO_3相图14-15
- 1.3.3 (K,Na)NbO_3基压电薄膜的制备15-19
- 1.3.4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19-20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20-22
- 1.4.1 选题依据20-21
- 1.4.2 研究内容21-22
- 第二章 (K,Na)NbO_3溶胶的制备22-32
- 2.1 引言22
- 2.2 金属醇盐体系制备(K,Na)NbO_3前驱体溶液22-24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22-23
- 2.2.2 实验过程23-24
- 2.2.3 前驱体溶液浓度的选择24
- 2.3 非醇盐体系制备(K,Na)NbO_3前驱体溶液24-29
- 2.3.1 实验原料及设备24-26
- 2.3.2 实验过程26-29
- 2.3.3 溶胶的稳定性29
- 2.4 本章小结29-32
- 第三章 溶胶凝胶醇盐法制备(K,Na)NbO_3薄膜32-44
- 3.1 引言32
- 3.2 实验流程32-36
- 3.2.1 原料及设备32-33
- 3.2.2 实验过程33-35
- 3.2.3 顶电极的制备35
- 3.2.4 测试及性能表征35-36
- 3.3 结果与讨论36-43
- 3.3.1 醇盐体系(K,Na)NbO_3溶胶的热重分析36-37
- 3.3.2 热裂解温度对(K,Na)NbO_3薄膜的影响37-40
- 3.3.3 退火温度对(K,Na)NbO_3薄膜的影响40-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溶胶凝胶非醇盐法制备(K,Na)NbO_3薄膜44-52
- 4.1 引言44
- 4.2 实验流程44-47
- 4.2.1 原料及设备44-45
- 4.2.2 实验过程45-46
- 4.2.3 测试及性能表征46-47
- 4.3 结果与讨论47-51
- 4.3.1 非醇盐体系(K,Na)NbO_3溶胶的热重分析47
- 4.3.2 退火温度对(K,Na)NbO_3薄膜影响47-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改进的非醇盐体系制备(K,Na)NbO_3薄膜52-60
- 5.1 引言52
- 5.2 实验流程52-54
- 5.2.1 原料及设备52-53
- 5.2.2 实验过程53-54
- 5.2.3 测试及性能表征54
- 5.3 结果与讨论54-57
- 5.3.1 改善的非醇盐体系(K,Na)NbO_3溶胶的热重分析54-55
- 5.3.2 热裂解温度对(K,Na)NbO_3薄膜的影响55-57
- 5.4 本章小结57-60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60-62
- 6.1 结论60-61
- 6.2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8
- 致谢68-69
-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山,邹群,耿兆华;感应加热提拉法铌酸钾晶体生长过程中赋色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7年04期
2 王世平;苗鸿雁;谈国强;;铌酸钾粉体水热法制备的工艺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7年03期
3 赵德明;牟庆平;栾波;;铌酸钾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2年03期
4 丁盛平,黄仲臧,沈嘉祺,殷文之;铌酸钾半导瓷的烧结及其电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1989年01期
5 王继扬,岳书斌,刘耀岗,李丽霞,魏景谦;钽铌酸钾晶体相结构和相变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89年03期
6 张道范,宋有庭,季阳阳,刘宏斌,吴星,牛小娟,朱镛;铌酸钾锂单晶的生长及介电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1997年Z1期
7 程振祥,张树君,陈焕矗,张沛霖,钟维烈;掺镁铌酸钾锂晶体的生长与介电特性[J];功能材料;2001年04期
8 赵致如;张帆;;铌酸钾织构陶瓷用模板粉体的制备[J];当代化工;2011年03期
9 赵德明;牟庆平;栾波;;铌酸钾粉体的固相法制备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2年05期
10 李月明;刘志;沈宗洋;王竹梅;洪燕;谢俊;;反应制度对两步熔盐法制备铌酸钾钠粉体形貌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田浩;都研;姚博;周忠祥;;钽铌酸钾钠单晶电光性能的临界特性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晶体生长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曹洋;朱孔军;裘进浩;庞旭明;顾洪汇;郑红娟;;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薄膜的制备方法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功能性复合材料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褚祥诚;高仁龙;郇宇;王晓慧;李龙土;;Li、Sb、Ta共掺杂对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相结构和压电介电性能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4 刘波;毕建聪;郑威;徐玉恒;;双掺铈锰铌酸钾锂晶体的生长及光折变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5 陈俊;公衍生;王传彬;沈强;张联盟;;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铌酸钾锂粉体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均;无铅钽铌酸钾锂晶体的介电和压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国明;离子掺杂铁酸铋与铌酸钾光催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姚林林;热处理工艺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铌酸钾钠压电薄膜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吴忧;基于钽铌酸钾晶体的电控光束偏转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孟祥达;正交相钽铌酸钾钠单晶的生长及压电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杨;钽铌酸钾锂晶体载流子迁移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余遵雄;铌酸钾钠压电陶瓷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洪振;不同形貌铌酸钾功能组装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8 张婷婷;铌酸钾微米方块光催化裂解水制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王利峰;钛酸盐掺杂铌酸钾钠陶瓷的制备与电性能[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葛娜;Pr掺杂铌酸钾和铌酸钾钠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致发光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热处理工艺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铌酸钾钠压电薄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84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