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叶黄酮提取纯化及其降血脂活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苦荞叶黄酮提取纯化及其降血脂活性研究
【摘要】:苦荞麦是一种蓼科双子叶植物,富含生物类黄酮芦丁、糖醇等活性成分。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癌等多种功效,是食品药品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充分利用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本文研究了苦荞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苦养全叶及其醇提物对高脂膳食仓鼠血脂水平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天数苦荞叶中总黄酮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播种第55天到第75天之间的苦荞叶黄酮含量最高达到10.74%/干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苦养叶醇提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单体成分,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和0.4%的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检测出苦养叶醇提物中主要含有芦丁、槲皮素两种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醇提法提取苦养叶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为70℃,液固比为27:1,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9%,提取时间为3小时。得到粗提取物得率为44.74%,其中黄酮纯度为24.03%。筛选出对总黄酮纯化效果较好的D101大孔树脂,优化得到了苦荞叶黄酮的纯化工艺条件为:室温下湿法装柱,径高比为1:17,上样量为2 BV,控制流速为4 mL/min,上样浓度为0.86 mg/mL,然后用75%乙醇溶液3 BV进行洗脱。得到纯化品黄酮纯度为52.15%。将雄性仓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苦养全叶组和苦荞叶醇提物低、高剂量组共5组(n=8)。饲喂6周后眼底静脉丛取血,断颈处死,测定血清与肝脏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苦养全叶及其醇提物各剂量组仓鼠血清、肝脏和中TC、TG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粪便中TC、TG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HDL-C极显著增高(P0.01),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和肝脏中的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通过HE染色法对仓鼠肝脏的切片进行观察,发现苦养全叶或其醇提物可有效改善相应的病理症状。经上述实验证明,苦荞全叶及其醇提物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关键词】:苦养叶 黄酮 提取纯化 仓鼠 降血脂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914.1;TS20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8
- 1.1 苦荞概述9
- 1.2 黄酮类化合物9-13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9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9-11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11
- 1.2.4 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11-13
- 1.2.5 常用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天然产物13
- 1.3 高脂血症13-16
- 1.3.1 高脂血症的危害13-14
- 1.3.2 降血脂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14-15
- 1.3.3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选择15-16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16-18
- 2 材料与方法18-32
- 2.1 实验材料18-20
- 2.1.1 实验原料18
- 2.1.2 实验动物18
- 2.1.3 实验试剂18-19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19-20
- 2.2 实验方法20-30
- 2.2.1 苦荞叶粉末的制备20
- 2.2.2 苦荞叶最佳生长天数的确定20-21
- 2.2.3 优选醇提苦荞叶黄酮工艺21-23
- 2.2.4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荞叶粗提取工艺研究23-25
- 2.2.5 苦荞全叶及其醇提物对高脂血症仓鼠血脂水平的影响25-30
- 2.3 苦荞叶的综合利用与开发30-32
- 2.3.1 苦荞叶和槐米、苦荞籽提取黄酮的市场价值分析30
- 2.3.2 一种新型苦荞茶的开发30-32
- 3 结果与讨论32-57
- 3.1 苦荞叶黄酮生成的最佳生长天数的确定32-42
- 3.1.1 苦荞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32
- 3.1.2 不同生长天数苦荞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32-33
- 3.1.3 苦荞叶粗提物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检测33-34
- 3.1.4 醇提工艺单因素实验考察34-36
- 3.1.5 苦荞叶粗提物得率和纯度36-37
- 3.1.6 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实验结果分析37-42
- 3.2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荞叶提取物的工艺研究结果42-46
- 3.2.1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42
- 3.2.2 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42-43
- 3.2.3 D101树脂对总黄酮动态吸附与洗脱能力的影响43-46
- 3.3 苦荞全叶及其醇提物对高脂膳食仓鼠血脂水平的影响46-54
- 3.3.1 苦荞全叶及其醇提物对高脂膳食仓鼠体重增加量、摄食量及相关脏器指数、脂重指数的影响46-48
- 3.3.2 苦荞全叶及其醇提物对仓鼠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48-51
- 3.3.3 苦荞全叶及其醇提物对高血脂症仓鼠血脂水平的影响51-53
- 3.3.4 仓鼠血清、肝脏中MDA的含量53
- 3.3.5 肝组织HE染色结果53-54
- 3.4 苦荞叶的综合利用与开发54-57
- 3.4.1 苦荞叶和槐米、苦荞籽提取黄酮的市场价值分析结果54-56
- 3.4.2 新型苦荞茶的感官评价56-57
- 4 结论57-58
- 5 展望58-59
- 6 参考文献59-65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65-66
- 8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玲玲;一个待开发的营养食品源——苦荞[J];粮油食品科技;1985年03期
2 ;《苦荞举要》[J];农产品加工;2013年12期
3 李富华;刘冬;明建;;苦荞麸皮黄酮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J];食品科学;2014年07期
4 ;苦荞纳珍源系列白酒[J];法律与生活;2013年08期
5 李丹,肖刚,丁霄霖;苦荞黄酮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0年06期
6 徐宝才,丁霄霖;苦荞黄酮的测定方法[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年02期
7 徐宝才,丁霄霖;温、湿度对贮藏苦荞品质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3年05期
8 金肇熙,陕方,边俊生,周向阳,黄昭瑜;苦荞加工利用新技术研究[J];食品科学;2004年11期
9 边俊生;;几种苦荞产品的加工与利用[J];农产品加工;2006年01期
10 陕方;;苦荞深加工技术研究[J];农村新技术;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明;韩亮;李艳琴;;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研究[A];第三届泛环渤海(七省二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国柱;申慧芳;;辐射诱变选育苦荞高黄酮突变体的研究[A];第六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核农学分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尚敇;王宗德;陈宏伟;邱业先;;添加锌素营养液对培养苦荞芽菜品质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杨春;陕方;薛春生;段亚利;丁卫英;;黑苦荞醋软胶囊的生产工艺及稳定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杨振煌;王转花;;美拉德反应对苦荞过敏原Fag t3免疫活性的影响[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耀文;夏楠;杜晓磊;徐明;李艳琴;;苦荞SRAP和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海平;李灵芝;黄中奎;邢国明;;锰、锌对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海平;李灵芝;郑少文;邢国明;;硼、锌对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新宇;杨足君;冯娟;邓波;庞小峰;任正隆;;荞麦属植物分类的FTIR光谱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 刘润合;灵丘两企业联手做强苦荞业[N];大同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蒋映春;愿凉山苦荞茶:一路走好[N];凉山日报(汉);2006年
3 林东升;甘洛建成万亩黑苦荞示范基地[N];农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翟培天;凉山成为我国最大的苦荞生产基地[N];四川科技报;2006年
5 梁新民 王虎成;三晋苦荞研究开发达国际先进水平[N];太原日报;2006年
6 杨美;甘洛黑苦荞一枝独秀[N];凉山日报(汉);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环太苦荞 “药食同补”[N];凉山日报(汉);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扬;我州苦荞产业又有新发展[N];凉山日报(汉);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梅;博士与苦荞[N];贵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田雁 通讯员 刘润合 王鹏 刘富强;苦荞“种出”甜蜜生活[N];大同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国旭丹;苦荞多酚及其改善内皮胰岛素抵抗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董新纯;UV胁迫下苦荞类黄酮代谢及其防御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3 智秀娟;苦荞功能成分的研究及NIR技术在荞麦制品防伪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成磊;苦荞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芽期逆境胁迫中的应答及重组FtPAL和FtFLS的酶学活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延利;萌发对苦荞黄酮合成的影响及萌发物抑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艳辉;苦荞麦脱壳工艺及主要参数的优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俊芳;苦荞在彝族习俗中的社会功能分析[D];云南大学;2012年
4 阮池银;云南小凉山彝族苦荞文化的环境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赵琳;苦荞萌发期生理活性及其蛋白抗菌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晓丹;苦荞胁迫萌发及功能性成分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7 陈英娇;苦荞蛋白酶解物的制备及抗菌活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丁俐;苦荞叶茶加工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及其香气成分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9 朱智慧;施硒对苦荞抗衰老生理和硒含量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10 燕雪芬;苦荞苯丙氨酸解氨酶(FtPAL)和花青素还原酶(FtANR)的重组表达以及多克隆抗体制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1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76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