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油茶籽油的乳化与破乳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1:14

  本文关键词:油茶籽油的乳化与破乳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酶法 油茶籽油 乳化 破乳


【摘要】:用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油脂乳化的现象。乳化已成为限制该工艺在油茶籽油提取方面应用的一个瓶颈。本文主要对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时产生乳化液的条件及破乳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单纯的油茶籽油-水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水温以及掺水量在不同水平下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乳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控制在75℃,掺水量为油体积的30%,搅拌速度为180r/min,搅拌时间为25min时油水发生最大的乳化程度。2、以较复杂的油茶籽仁浆-水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以及搅拌速度5个因素对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时油脂乳化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温度、料液比以及时间三个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87℃,料液比为1:4.2,时间为4.5h时,油茶籽油乳化液的体积为3.66mL,此时油脂的乳化程度最小;当温度为75℃料液比为1:3,时间为3h时,油茶籽油乳化液的体积为11.45mL,此时油脂发生最大的乳化程度。3、破乳试验。在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技术中,破乳环节是关键。本文以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时产生的乳化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离心破乳、食盐破乳、有机溶剂萃取破乳、酶法破乳以及碱法破乳等方法对油茶籽油乳化液的破乳效果。其中离心破乳的破乳率为17.63%,食盐破乳的破乳率为42.53%,有机溶剂萃取破乳的破乳率为58.62%。4、破乳工艺条件的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对破乳方法进行优化试验。首先,对酶法破乳进行了正交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酶法破乳的最佳破乳条件为:酶添加量0.4%、料水比1:1.5、pH值8.5以及时间65min,在此条件下乳化液的破乳率为65.12%;其次,对碱法破乳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碱法破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5℃、时间58min、pH8.86,在此条件下乳化液的破乳率为70.21%。
【关键词】:水酶法 油茶籽油 乳化 破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 研究背景11-12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3.1 水酶法提油工艺研究13-14
  • 3.2 水酶法提油破乳研究14-16
  • 4 主要研究内容16-18
  • 4.1 油茶籽油乳化条件的研究16
  • 4.2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乳化条件的研究16-17
  • 4.3 油茶籽油乳化液的破乳研究17-18
  • 第二章 油茶籽油乳化条件的研究18-26
  • 1 材料与方法19-21
  • 1.1 材料与仪器19
  • 1.2 试验方法19-21
  • 2 结果与分析21-25
  • 2.1 温度对乳化的影响21
  • 2.2 搅拌速度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21-22
  • 2.3 搅拌时间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22-23
  • 2.4 掺水量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23
  • 2.5 掺水温度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23-24
  • 2.6 正交法对乳化工艺条件的优化24-25
  • 2.7 验证试验25
  • 3 结论25-26
  • 第三章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乳化条件研究26-38
  • 1 材料与方法26-29
  • 1.1 材料、仪器与试剂26-27
  • 1.2 试验方法27-29
  • 2 结果与分析29-37
  • 2.1 油茶籽仁主要成分分析29-30
  • 2.2 温度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30
  • 2.3 搅拌速度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30-31
  • 2.4 搅拌时间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31
  • 2.5 料液比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31-32
  • 2.6 pH对油茶籽油乳化的影响32-33
  • 2.7 响应曲面设计试验结果与分析33-37
  • 2.8 验证试验37
  • 3 结论37-38
  • 第四章 油茶籽油乳化液破乳的技术研究38-52
  • 1 材料与方法38-39
  • 1.1 材料、仪器与试剂38-39
  • 1.2 试验方法39
  • 2 单因素试验39-42
  • 2.1 离心破乳39-40
  • 2.2 食盐破乳法40
  • 2.3 有机溶剂萃取法破乳40-41
  • 2.4 碱法破乳41
  • 2.5 酶法破乳41-42
  • 2.6 数据处理42
  • 3 结果与分析42-51
  • 3.1 离心破乳42-44
  • 3.2 食盐破乳44-45
  • 3.3 有机溶剂萃取破乳45-47
  • 3.4 碱法破乳47-48
  • 3.5 酶法破乳48-51
  • 4 结论51-52
  • 第五章 油茶籽油乳化液破乳方法的优化52-62
  • 1 材料与方法52-54
  • 1.1 材料、仪器与试剂52-53
  • 1.2 试验方法53
  • 1.3 酶法破乳正交试验设计53-54
  • 1.4 碱法破乳响应曲面实验设计54
  • 1.5 数据处理54
  • 2 结果与分析54-60
  • 2.1 乳化液成分分析54-55
  • 2.2 正交法对酶法破乳工艺条件的优化55-56
  • 2.3 响应面设计试验结果与分析56-60
  • 3 结论与讨论60-62
  • 第六章 结论62-64
  • 1 结论62-63
  • 1.1 油茶籽油乳化条件的研究62
  • 1.2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乳化条件的研究62
  • 1.3 油茶籽油乳化液破乳技术的研究62-63
  • 1.4 油茶籽油乳化液破乳方法的优化63
  • 2 创新点63
  • 3 不足之处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69
  • 作者简介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丹雯,张彬,周武;茶籽油的精炼实验研究[J];食品科学;2001年12期

2 钟海雁,王承南,谢碧霞;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1年01期

3 刘东风,陈木赠;茶籽油的开发与加工[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4 孙冀平,计咏燕,裘爱泳;超临界CO_2萃取茶籽油初步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2年05期

5 傅长根;茶籽油轻度氧化的再处理[J];中国油脂;2003年06期

6 李秋庭,陆顺忠;前景广阔的保健食用油——茶籽油[J];广西林业科学;2003年03期

7 Tony;;茶籽油可媲美橄榄油[J];福建质量信息;2006年05期

8 陈克纯;陈曼虹;郭无暇;朱会兰;罗一帆;;茶籽油的制备及其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年10期

9 尹先益;;山茶籽油的生产实践[J];中国油脂;2008年12期

10 龙正海;王道平;;油茶籽油与橄榄油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荣朝;吴维雄;秦文;雷小龙;;柴油机燃烧茶籽油废气排放试验(英文)[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德勇;常玉玺;叶乃兴;杨江帆;;茶籽成熟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变化规律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许明塔;陈剑锋;;油茶籽油中油酸的分离纯化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4 蒋雅兰;黄培倬;;茶籽油涂擦治疗湿疹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言;金龙鱼演绎食用油珍品时尚掀起礼品新潮流[N];国际商报;2006年

2 广言;想送礼——金龙鱼油茶籽油颇有心意的选择[N];国际商报;2006年

3 吴永华;广西茶籽油检验中心在三江成立[N];广西日报;2010年

4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研究员 薛安娜;做饭用点山茶籽油[N];健康报;2006年

5 刘剑剑;湄潭优质茶籽油填补贵州空白[N];西部时报;2007年

6 陈贵善;鸡蛋加茶籽油喂犊牛可驱蛔虫[N];云南科技报;2006年

7 傅治淮 金德国;延长产业链 做强茶产业[N];贵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寇勇;微波预处理水浸取茶籽油前景广阔[N];科技日报;2010年

9 记者 郑德忠;南方嘉木公司利用茶籽生产“东方橄榄油”[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10 记者 余新燕;江西山茶籽油加工达国际水平[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华;高档茶籽油的提取及茶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龙奇志;油茶籽油品质及其变化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菲;非热处理对茶籽油提油效率及品质的影响[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志晓;加工过程对油茶籽油微量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5年

3 陈志香;风味营养油茶籽油的加工工艺的选择与优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黄闪闪;绿色工艺制取茶籽油及茶籽多糖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5 陈轲;离子迁移谱法检测鉴别油荼籽油成分真实性的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6 朱俊朋;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及其籽粕蛋白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7 周晴芬;油茶籽油的活性分析及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8 沈佳奇;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9 刘安然;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10 向娇;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酶解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5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765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9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