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孔圣枕中丹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2)

发布时间:2014-09-10 15:42

2病因病理
2.1失眠的病因
2.1.1环境因素
环境的改变,会使人们产生生理上的反应,如乘坐车、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等都可能使人失眠。有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适应性差,环境一改变就睡不好。不良的睡眠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导致失眠[丨9]。
..................................

前言 .............37-39 
研究方案 ...................39-43 
1 研究目的 ................39 
2 病准例选择标准 ................39-40 
3 研究设计及病例分组 ...............40 
4 观察指标 ..................40 
5 疗效评价标准.............. 40-41 
6 安全性观察指标............... 41 
7 数据管理 ..................41-42 
8 统计分析 ..................42 
9 伦理学管理 ...................42 
10 可行性分析 .............42-43 
研究结果.................... 43-57
讨论

近年来胖瘤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而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肿瘤患者对其态度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原来的注重胂瘤本身的治疗,更多的是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减少肺瘤本身及治疗带来的痛苦。脾瘤患者睡眠障碍也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脾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复杂多样。众多学者研究发现了导致胖瘤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包括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恐惧、焦虑等)、疼痛、治疗中所产生的副作用(包括厌食、疲劳、恶心、呕吐等)、经济压力、医疗氛围等胖瘤相关性失眠亦称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是指在对恶性肺瘤进行诊断、治疗及其合并症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导致患者发生睡眠紊乱,是继发性睡眠障碍的一种。关于胖瘤相关性失眠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认为免疫反应可能与胖瘤相关性失眠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另有研究发现,某些细胞因子亦可能引起睡眠障碍。如白细胞介素-21可诱导非快动眼睡眠,而肝瘤坏死因子2a可减少慢波睡眠和快动眼睡眠[2°]。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5-经色胺及其受体参与胖瘤的表达,对睡眠亦有影响。有研究发现,5-经色胺是一种调节觉醒-睡眠周期的重要的神经递质。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发现中缝背核(DRN)的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的电活动及5-羟色胺能纤维的投射区域5-经色胺的释放量在睡眠期减少而觉醒状态增加[21]。目前对脾瘤相关性失眠的研究还发现褪黑素在脾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它还起到调节睡眠及提高机体免疫的功能。近年来用于治疗失眠最常用的药物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如氟确西泮和咪达唾金)以及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唾卩比坦,唾吼酮和扎来普隆)等。临床研究显示这些药物对失眠症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均不适于长期服用。祖国医学对因情志因素引起的失眠疾病有其独特的认识与临床实践基础。《内经》中有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心阳既虚,失其卫外作用,不能维护心阴之体,故心中空虚,傷傷而动,夜不能眠。睡眠障碍属于中医“不寐”、“不得眠”等范畴,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早在《素问.逆调论》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辨证录》曰:“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相交耳。先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译于过寒也”。《证因脉治〉〉有“心气虚则心主无成,心神失守而夜卧不安之症作矣”。《灵枢.邪客篇》云:“乏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烧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_”。故凡营血不足,阴虚不能敛阳,或因邪气扰乱,阳盛不能入于阴,均可致阴阳不交而不寐。病变部位主要在心或心肾两脏,其心肾水火不能互济,是导致阴阳失交的主要原因。依据这一临床思路,本课题则以“孔圣枕中丹”对恶性胂瘤相关性失眠患者PSQI评分和心肾阴虚征候的影响为研究点。
................................

结论

①孔圣枕中丹能有效改善心肾阴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舌象、脉象改善较快;心悸心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改善较慢。
②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短,对其远期疗效未给予具体评估,需要长期观察、随访。
.........................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8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8782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