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二萘的手性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联二萘的手性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手性 联二萘 圆二色 聚集诱导发光 聚集减弱圆二色 圆偏振荧光 手性识别
【摘要】:近年来,对手性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这和它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有很大关系,比如:不对称合成、手性识别和拆分、手性诱导以及手性光学材料应用等。作为手性材料的一个典型代表一一联二萘酚(BINOL)它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轴手性分子,具有较强、较稳定的手性信号,更重要的是它自身是一个荧光生色团,有较强的化学可修饰性。和BINOL同作为与旋转受限有关的分子,聚集诱导发光(AIE)虽然在发光和生物领域取得的傲人的成绩,但它在手性方面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但从它的发光机理上看,它在手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正是基于此,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手性AIE分子的合成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第一,将BINOL和四苯基乙烯(TPE)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合成了(R)-6,6’-BTPE-BINA、(S)-6,6'-BTPE-BINA和(R)-3,3'-BTPE-BINA三个分子,发现它们都具有较好的AIE性能。对它们的圆二色(CD)谱测试结果表明,三个分子都是手性活性分子,并且BINOL的手性更容易从3,3’位转移到TPE分子上,同时还发现BINOL这一类轴手性分子具有聚集减弱圆二色(AACD)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现象来源于两个萘环之间二面角的变小第二,在前一个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聚合物P-1、P-2和P-3。作为对比,P-1在固态下几乎检测不到信号,而P-2和P-3却具有较好的CD和圆偏振荧光(CPL)信号。而关于P-3在固态下具有较好的手性的原因,通过对其微观形貌的观测,发现这与它容易在聚集态时形成扭曲状的结构有关。与之前的结论相吻合,在P-1和P-3中测到了AACD现象,但P-2中却没有这一现象发生,聚集过程中CD信号变化不大。最后,又设计合成了大环状的分子BINOL-Crown-TPE,想将它应用于手性识别。测试结果表明它具有AIE性能,并且BINOL和TPE之间的电子结构较为独立,这在识别机理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在初步的手性识别尝试中,识别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对手性氨基酸、手性醇类、手性氨类以及它们的质子化后的产物的实验中,并未将TPE的荧光发射诱导出来。但从一系列的识别实验中,可以总结出,由于TPE自身的螺旋桨式的结构,会对识别作用产生干扰和破坏。如果要使手性识别发生,需要对TPE的结构加以修饰。
【关键词】:手性 联二萘 圆二色 聚集诱导发光 聚集减弱圆二色 圆偏振荧光 手性识别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422
【目录】:
- 致谢6-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5
- 第一章 绪论15-41
- 1.1 引言15-16
- 1.2 手性材料16-29
- 1.2.1 手性材料体系16-21
- 1.2.1.1 手性中心体系16-17
- 1.2.1.2 手性轴体系17-18
- 1.2.1.3 手性面体系18-19
- 1.2.1.4 螺旋手性体系19-21
- 1.2.2 1,1’-联二萘的功能化应用21-29
- 1.2.2.1 手性识别21-23
- 1.2.2.2 不对称合成23-25
- 1.2.2.3 光学应用25-28
- 1.2.2.4 其他方面应用28-29
- 1.3 聚集诱导发光29-38
- 1.3.1 聚集诱导发光29-31
- 1.3.2 分子内运动受限31-35
- 1.3.3 聚集诱导发光在手性方面的应用35-38
- 1.3.3.1 圆偏振荧光35-37
- 1.3.3.2 手性检测37-38
- 1.4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38-41
- 第二章 基于联二萘的AIE小分子的手性光学特性研究41-67
- 2.1 引言41-42
- 2.2 实验部分42-48
- 2.2.1 化学试剂42
- 2.2.2 测试仪器42-43
- 2.2.3 合成与表征43-48
- 2.3 结果与讨论48-60
- 2.3.1 分子设计48
- 2.3.2 热稳定性48-49
- 2.3.3 聚集诱导发光49-51
- 2.3.4 分子构型和电子结构51-53
- 2.3.5 聚集减弱圆二色53-60
- 2.4 本章小结60-61
- 附录Ⅰ:第二章辅助信息61-67
- 第三章 结构微变化对手性AIE聚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光学性能的调控67-87
- 3.1 引言67
- 3.2 实验部分67-73
- 3.2.1 化学试剂67
- 3.2.2 测试仪器67-68
- 3.2.3 合成与表征68-73
- 3.3 结果与讨论73-80
- 3.3.1 分子设计73
- 3.3.2 分子共轭性73-76
- 3.3.3 聚集诱导发光76-78
- 3.3.4 圆二色(CD)和圆偏振荧光(CPL)78-80
- 3.4 本章小结80-81
- 附录Ⅱ:第三章辅助信息81-87
- 第四章 环状手性AIE分子的构筑及其在手性识别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87-102
- 4.1 引言87-88
- 4.2 实验部分88-91
- 4.2.1 化学试剂88
- 4.2.2 测试仪器88
- 4.2.3 合成与表征88-91
- 4.3 结果与讨论91-99
- 4.3.1 分子设计91-92
- 4.3.2 聚集诱导发光92-96
- 4.3.3 分子手性96-97
- 4.3.4 手性识别97-99
- 4.4 本章小结99
- 附录Ⅲ: 第四章辅助信息99-102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102-103
- 参考文献103-109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10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英,罗辽复;极化电子和手性分子的相互作用[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5年10期
2 徐京华,丁达夫;分子手性和生物学时间箭头[J];科学通报;1981年05期
3 王大伟,曹会兰;手性分子研究与手性技术发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刘春蕴,尹玉英;最简单的手性分子—过氧化氢和过硫化氢[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5 袁黎明;;手性固膜研究中面临的挑战[J];膜科学与技术;2012年06期
6 侯传斌;手性分子族光机理浅释──一种确定R、S构型的简便方法[J];临沂师专学报;1994年05期
7 王文清,盛湘蓉;手性起源与氨基酸的低温相变[J];物理;1995年10期
8 李良超;预手性分子与对映面差异反应[J];荆州师专学报;1997年05期
9 陆豪杰,郭寅龙;手性分子识别的质谱研究进展[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2年02期
10 邵婷娜;兰梦;谢佳乐;孙凯;蔡田田;王俊忠;;非手性的棒状分子在非手性表面形成的风车团簇[J];中国科学:化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宏磊;龚睿;孙义民;罗增伟;李宝华;傅恩琴;;新型手性分子钳的合成及其对手性羧酸的识别研究[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2 ;“2008年手性分子起源与识别学术研讨会”日程安排表[A];“2008年分子手性起源与识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2008年手性分子起源与识别学术研讨会”[A];“2008年分子手性起源与识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吉红;;手性无机微孔晶体的设计与合成[A];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李一志;;手性分子单晶结构解析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陈婷;王栋;万立骏;;基于非手性分子的表面手性纳米结构的形成及调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1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4年
7 万立骏;;固体表面分子手性的形成、转化及识别研究[A];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孙涛垒;;手性生物界面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董川;;手性分子识别的室温磷光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曾湖烈;苏荣国;林金明;;聚二甲基硅氧烷高聚物微流控芯片的制作与功能性修饰及其在手性分子识别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冯卫东;确定分子手性有了新方法[N];科技日报;2013年
2 伊文;医药产业面临“手性”挑战[N];经理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洪天语;手性技术或可引领市场走势[N];医药经济报;2006年
4 记者 陈勇 颜亮;我们推荐了这个成果[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中国科学家评论今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N];云南科技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磊;手性多金属氧簇功能化:不对称拆分及手性传递[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晓鸥;手性分子介质光学非线性的三振子耦合模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宇;具有手性结构特征的金属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4年
4 吴划方;链状L-氨基酸的N-手性季铵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王晓宇;气液界面超分子手性的原位二次谐波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琳;质谱在手性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7 宋峰岩;手性功能高分子的设计与手性异构选择识别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胡永红;轴子传递的手性宏观力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霄;面手性[2.2]环仿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化学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邓建;近红外手性光开关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热沙来提·海里里;基于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新型色谱固定相及其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2 侯东杰;利用拉曼光谱研究手性分子的压力效应[D];吉林大学;2016年
3 张继斌;手性纳米结构的光学特性及其在光开关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张浩可;基于联二萘的手性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5 宫丽晶;手性分子介质光整流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许瑞林;金属表面上手性分子的识别过程[D];南昌大学;2013年
7 韩玉永;基于耦合双振子模型手性分子介质的差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周娟;手性电活性小分子的电催化识别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孙雅博;低热固相合成手性及非手性碱金属磷酸锌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10 陈立安;三角锥型手性分子二次谐波圆二向色性及三阶非线性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0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98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