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质 水热碳化 碳材料 吸附性能 电化学性能
【摘要】: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为全球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溃乏带来了极大挑战。目前,近一半的能源由于能量转换和存储效率低而被浪费,水污染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大的威胁。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碳材料在生态环境污染物治理、碳捕获和清洁能源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高昂的成本、较低的产率、复杂的设备及恶劣的合成条件阻碍了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生物质含有大量的碳元素,并具有数量大、成本低、可再生等特点而成为理想碳材料的原料。如何通过环境友好、高效清洁的工艺过程,以廉价可再生资源制备成本低、表面性质及孔结构可控的碳基材料,实现"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共存,成为研究者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以可再生农业剩余物玉米秸秆和林业生物质沙柳为起始原料,采用成本低、简单、环保的水热碳化及功能化、石墨化和高温活化技术制备碳基材料。研究碳材料在环境与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以玉米秸杆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水合碳材料并考察其吸附性能。在200℃水热反应条件下,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3-44 h)对水合碳表面功能基、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杆水热反应制备水合碳球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6 h。制备的碳材料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实验表明,26 h水合碳对水溶液中Cr(Ⅵ)去除能力最好,室温下0.1 g水合碳对10 mg L-1 Cr(Ⅵ)的去除率达67%左右。2.以沙柳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水合碳材料并考察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沙柳为原料制备的水合碳结构、形貌与玉米秸杆基水合碳完全不同。220 ℃水热反应26 h所得沙柳基水合碳(HC-26)呈现类分子筛网状结构,且随水热反应时间增长,结构越来越致密,最终形成类似海绵状结构。HC-26水合碳表面的含氧和含氮功能基的相对含量最多,BET比表面积也较大,因而有利于吸附质的扩散。HC-26水合碳对水溶液中苯酚、Ni(Ⅱ)和Cr(Ⅵ)吸附实验研究表明,该水合碳吸附水溶液中微量苯酚和Ni(Ⅱ)的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却是理想的Cr(Ⅵ)吸附剂。当pH值为1时,对Cr(Ⅵ)的去除率高达98%以上。3.以沙柳为原料,通过在氨水溶液中水热碳化与后期高温活化方法,制备了系列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探索了活化温度、活化剂种类和活化剂比例对碳材料织构性质和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ZnCl2为活化剂制备的含氮多孔碳,其孔结构主要以介孔为主,而以KOH为活化剂制备的含氮多孔碳其孔结构主要以微孔为主;活化剂KOH的比例不同,其孔隙结构存在差异。当KOH/水合碳重量比为1:6,活化温度为900℃时,获得的多孔碳(HC-N-K-6-800)具有碳纳米管状结构,其对CO2的吸附性能也最佳。在温度为25℃、吸附压力为0-1.0 bar、吸附时间为58min条件下,HC-N-K-6-800对CO2的饱和吸附量是110.1 mg g-1。4.以沙柳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与高温石墨化方法制备石墨化碳材料,探索了水热反应时间对碳材料石墨化程度的影响,并以石墨碳为载体负载Pt制备了 Pt/石墨碳催化剂,考察了其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Ni(N03)2·6H20为石墨化催化剂,900℃碳化沙柳基水合碳后,可以获得具有石墨化结构的碳纳米材料。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随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电化学研究表明,以制备的石墨碳作为电极材料,用于修饰电极可以增加其可逆性;而负载纳米粒子Pt后的石墨碳表现出较好的甲醇氧化催化活性,且对甲醇的氧化催化活性优于商业Pt/C(20%)电极。5.以沙柳为原料,在ZnCl2/KCl的水溶液中分别采用传统水热碳化与微波水热碳化和高温活化制备了系列活性碳。探索了水热方法、水热反应时间、活化剂ZnCl2的比例对水合碳及活性碳的织构性质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传统水热法制备的水合碳比表面积较低,但以它为前驱体制备的活性碳比表面积却较高;而微波水热法的规律与其相反。通过调控ZnCl2比例,可以调整活性碳中微孔/介孔的孔结构。对传统水热法,当水合碳与ZnCl2的比例为1:2时,制备的活性碳的比表面积为1021.87 m2/g,其电化学性能优于微波法。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127.11;TQ4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绍东,蒲心诚;灰砂系统水热反应动力学和反应过程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9年06期
2 刘学铭;王杏乔;丁经绪;徐文森;;水热反应及其应用[J];化学通报;1982年04期
3 宗宫重行 ,翟启丽;氧化铬的水热反应烧结[J];人工晶体;1984年01期
4 袁润章;欧阳淦;;CaO-Al_2O_3-SiO_2-H_2O系统水热反应速率的研究[J];武汉建材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5 郑燕青,施尔畏,李汶军,陈之战,仲维卓,胡行方;水热反应条件二氧化锆同质变体的形成[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1年04期
6 王建康;浅谈蒸压石灰(水泥)——粉煤灰硅酸盐砼的水热反应机理[J];云南建材;1993年03期
7 柯家骏;;第二届国际防水热反应学术会议简介[J];化工冶金;1986年01期
8 曹丹丹;易玉峰;丁福臣;;水热反应对辽河稠油组分及其性质的影响[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年02期
9 肖琪仲,钱光人;钢渣在高温高压下的水热反应[J];硅酸盐学报;1999年04期
10 徐光亮,赖振宇,钱光人,杨世源,周歧雄;CaO-SiO_2-MgO-H_2O体系的热力学研究[J];西南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霆;薄新维;罗凤兰;;水热反应条件对纳米热敏粉体材料制备的影响[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电波;戴树玺;王洋;杜祖亮;;通过电子束刻蚀及低温水热反应制备图案化ZnO有序结构[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荣正;刘冰;赵永杰;周和平;;花状BaTiO_3颗粒的水热制备[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4 费进波;李峻柏;;限制性水热反应制备导电聚苯胺塔形分级纳米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金放鸣;;生物质和CO_2水热资源化的新进展[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雯;上海科学家拟用二氧化碳“造”矿[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 任荃;用二氧化碳“人造”矿藏[N];文汇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奇;高岭土和粉煤灰合成分子筛及负载磁性粒子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雷艳秋;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浩然;微纳结构ZnO/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许鸽龙;氧化硅的形态对水热反应过程及生成物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5年
3 张盼如;N、C掺杂对TiO_2可见光催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高曼;水热反应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性能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5 连峰;基于纤维素乙醇生产的木薯渣水热反应处理工艺[D];天津大学;2015年
6 李瑞静;磷酸钙生物材料的形貌调控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7 王艳;强碱液在水热反应釜中压强与填充度关系的热力学分析[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8 吴硕;玻璃基(SnO_2:Sb)-(CeO_2-TiO_2)防静电与紫外线截止双功能薄膜的制备及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翟彦霞;LTA型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75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7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