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培养菌群强化秸秆厌氧消化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共培养菌群强化秸秆厌氧消化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秸秆资源化 共培养菌群 厌氧消化 微生物学机制
【摘要】:厌氧消化是秸秆资源化的重要途径,水解过程是该途径的主要限速步骤。沼液沼渣,厌氧污泥,畜禽粪便等是常见的接种物来源,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环境选择压力,往往无法形成高效水解菌群。为此本研究通过添加厌氧污泥到瘤胃微生物中构建共培养菌群,分别在批次和半连续模式下考察强化秸秆厌氧消化的过程;借助于分子生态学,金属形态分布特征以及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EEM-PARAFAC)等手段,阐明其微生物学机制,并分析秸秆原料消化体系运行失稳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半连续条件下,有机负荷(OLR)为1.5 g/(L·d),3.5 g/(L·d)和7 g/(L·d)时,共培养体系比单瘤胃体系甲烷产率分别提高了1.79,2.07和2.26倍。沼气中的甲烷含量明显提高(p0.05),在32-44%之间变动。共培养体系挥发性脂肪酸(VFAs)无积累,pH值维持在6.8-7.68之间;滤纸酶(FPase)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酶活呈增加趋势,显著高于对照体系(p0.05)。厌氧消化后,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成为优势菌属,来自于污泥的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成为第二大菌属。共培养水解菌群结构变化明显,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仍是优势菌属,但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提高显著。来源于瘤胃的拟杆菌属(Bacteroides),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和醋弧菌属(Acetivibrio)从体系中消逝。共培养体系中Ruminococcus与Methanobrevibacter功能菌群的协作实现了水解和产甲烷活性的提高。在瘤胃菌群(RM)和厌氧污泥(AS)接种比分别为1:1,1:2,2:1,1:0和0:1(挥发性固体VS比)的条件下,研究稻秸的厌氧消化特性。共培养体系(接种比1:1,1:2,2:1)稻秸的甲烷产率提高了三倍左右。在接种比为1:1时有最高甲烷产率273.64 mL/g VS,达到了理论产值的78.21%。共培养显著提高了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使降解率在43.95%-44.64%之间变动,是稻秸高效降解的关键。厌氧消化后,共培养菌群结构变化明显。固相中纤维素水解菌主要来自梭菌目(Clostridiales),包括了多糖降解菌(Proteiniclasticum,Lutispora)和产乙酸菌(Tissierella,Sedimentibacter)的协同代谢,而半纤维素降解菌隶属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水解菌和嗜乙酸型甲烷菌(Methanosarcina和Methanosaeta)共存于稻秸残渣上。液相中甲烷丝菌属(Methanosaeta)与互营杆菌属(Syntrophobacter)或消化肠状菌属(Pelotomaculum)形成互营氧化菌群减少丙酸积累,加快了厌氧消化的启动时间。利用混合秸秆作为原料,研究半连续条件下不同OLR和回流比的厌氧消化特性。在OLR为4 g/(L·d),回流比为1:1时,最大甲烷产率为217 mL/g VS,达到了理论产值的56-58%。稳定阶段,干物质降解率在79.86%-88.81%之间变动。秸秆水解菌主要属于Clostridiales;发酵产酸菌主要来自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及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产乙酸菌主要来自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和Clostridiales;互营氧化菌包括了互养菌门(Synergistete)菌属,丙酸氧化菌(Syntrophobacter和Pelotomaculum),丁酸氧化菌(Syntrophus和Syntrophomonas)。总甲烷菌,嗜氢型甲烷杆菌目(Methanobacteriales)和嗜乙酸型球菌目(Methanosarcinales)数量升高,分别达到了6.20×108拷贝数/m L,3.30×108拷贝数/mL,1.75×10~7拷贝数/m L。当OLR升高到6g/(L·d)时,溶解性有机物(DOM)浓度升高到13.67 g/L。失稳阶段沼渣中Zn和Fe可利用态浓度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4.39 mg/kg,5.54 mg/kg。Cu和Ni的可利用态浓度分别下降为0.40 mg/kg,1.33 mg/kg。Mo的可利用态浓度为0.98 mg/kg。体系总甲烷菌和Methanobacteriales数量分别为8.56×105拷贝数/mL,4.14×103拷贝数/mL,含量显著下降(p0.05),产甲烷活性降低。菌群结构多样性降低,秸秆水解菌和互营氧化菌含量下降;而发酵产酸菌Bacteroidale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丁酸积累,乙酸和丙酸浓度分别达到了2.02 g/L和6.54 g/L,系统出现“酸败”现象。考察了批次条件下高含固率和物种比(F/I)对稻秸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产率随着含固率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含固率为20%,F/I为2和6时,产甲烷迟滞期(λ)分别为6.24 d和9.16 d。PARAFAC模型确定荧光组分数为2,其中辅酶F420与甲烷产率显著性相关(p0.01),可以用来表征产甲烷活性。在高固态半连续消化中,容积产气率最高达到了1.04 L/(L·d)。当OLR为2.26 g/(L·d)时,甲烷含量稳定在54.39%左右,甲烷产率均值为280.90 m L/g VS,达到了稻秸理论产值的80.29%。同时卧式反应装置中纤维素酶活性提高,有利于纤维素的降解。PARAFAC模型确定荧光组分数为3,其中辅酶F420和NADH荧光强度分别反映了产甲烷活性和厌氧消化效率的变化。当OLR升高到2.47 g/(L·d)时,氨氮浓度均值达到了1082.63 mg/L。嗜氢型Methanobacteriales数量下降到1.04×10~6拷贝数/g TS,嗜乙酸型Methanosarcinales数量增加到9.44×10~6拷贝数/g TS,产甲烷途径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辅酶F420表征的产甲烷活性降低,反应装置中丙酸开始出现积累。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7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满昌,孙可伟,李如燕,孙艳,张海东;温度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5年05期
2 郑明霞;李秀金;李来庆;刘研萍;;蔬菜废物两步批式厌氧消化产气实验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3 付云霞;张文阳;王凤;朱亚兰;刘丹娅;;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生化单基质的厌氧消化[J];四川环境;2008年02期
4 邹星星;郑正;陈广银;李继红;杨世关;;稻草中温厌氧消化产气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5 鲍安红;;两相连续固体床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试验[J];农机化研究;2009年02期
6 高艳娇;赵树立;刘元;;金属离子对厌氧消化的影响[J];辽宁化工;2010年03期
7 杨浩;邓良伟;孔垂雪;刘刈;李淑兰;樊战辉;;低维持厌氧消化系统及其出水后处理利用技术[J];中国沼气;2010年02期
8 吕波;蒲贵兵;;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氮的转化行为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9期
9 蒋铭;闻有成;杨朝晖;刘育英;李小萌;王淳;;信息长廊[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23期
10 李静;丁怡斐;肖勤;;接种对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翠平;柴同杰;张红双;姚美玲;李晓霞;段会勇;;特定有益菌对奶牛粪便中温厌氧消化体系中指示菌存活的影响[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韩艳霄;林聪;黄莹;程东林;;生活垃圾与人粪尿混合厌氧消化的试验研究[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吴铎;管冬兴;吕凡;邵立明;何品晶;;林可霉素菌渣厌氧消化工况优化及抑制因素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卢旭珍;邱凌;张波;;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反应动力学分析[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5 吴根义;谭建纯;颜智勇;杨仁斌;;厌氧消化时间对养猪场废水处理影响[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典;孙轶斐;王伟;朱天乐;;生物质废物中温联合厌氧消化的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潘云霞;;微量金属元素对农业废弃物厌氧消化的作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罗娟;董保成;陈羚;高新星;万小春;赵立欣;;畜禽粪便与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段娜;林聪;苏珊;;秸秆厌氧消化系统pH调控措施初探[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吴香尧;;四川省畜禽粪便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探讨[A];四川省农村固体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文伟 马婧一;没有最好 只有最适宜[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黄朝武;沼气产业:给2.8亿吨秸秆找出路[N];农民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卫东邋通讯员 房树芬;从技术到制度[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玉营;共培养菌群强化秸秆厌氧消化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2 郭晓慧;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工艺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裴占江;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柳珊;不同生物预处理对芦竹和玉米秸秆及其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万钦;微量元素添加对餐厨垃圾和鸡粪厌氧消化性能的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6 王,
本文编号:1276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76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