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几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无机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2-11 18:27

  本文关键词:几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无机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颗粒 抗肿瘤 生物相容性 降解性 乳腺癌骨转移


【摘要】: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存在着严重的毒副作用。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被广泛用在抗癌症治疗的药物输送系统中。虽然纳米载药体系降低了传统化疗药的毒副作用,但有些纳米颗粒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效应,因此有必要对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质和安全性做全面且详细的分析。纳米药物载体完成治疗或诊断作用后在体内的累积也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载体降解成无害或易从体内清除的形式也是纳米载药体系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纳米材料针对转移性癌症的治疗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有必要开发基于转移瘤治疗的研究。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三个体系:⑴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单分散、粒径约100 nm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经煅烧处理后,得到具有缺陷发光性质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DLMSNs)。DLMSNs与MSNs相比,一方面表现出更清晰的介孔结构及更大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还展现出更好的细胞活性及血液相容性。以DLMSNs作为药物(阿霉素,DOX)载体不仅具有pH响应的释药行为,并且随着DOX从DLMSNs-DOX载药体系逐渐释放,DLMSNs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意味着DLMSNs作为荧光载体在监测药物释放行为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这一载药体系对HeLa、MCF-7和A549三种肿瘤细胞表现出有效的抗癌作用。因此,DLMSNs有望作为一种优良的药物载体而应用于药物传输领域。⑵通过Pechini溶胶-凝胶法合成出尺寸均一、分散性好的Y_2O_3:Yb~(3+),Er~(3+)空心球(YOHSs)材料,该方法简单,通用性强,适合于合成不同种类的空心球型材料。制备出的YOHSs不仅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能,而且在体外表现出显著的酸性(pH 5.0)降解行为,同时还展示出较好的细胞活性及血液相容性。负载抗肿瘤药DOX后,YOHSs-DOX具有明显的pH响应药物释放特性,48 h药物可基本释放完全,体外抗肿瘤结果表明YOHSs-DOX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应。因此,此材料在体内生物成像的荧光探针和抗肿瘤药物载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⑶通过水热方法制备出多种不同比例Sr掺杂的羟基磷灰石(Sr/HAP)纳米颗粒,发现Sr掺杂比例为20%的Sr/HAP(20%Sr/HAP)对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和骨髓基质细胞中的细胞活性最好,促成骨分化能力最强。体内研究也表明20%Sr/HAP对兔股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好于HAP。进一步将20%Sr/HAP纳米颗粒包覆壳聚糖(CS)后负载miRNA制备出20%Sr/HAP@CS@miR34a纳米载药体系,该体系不仅能高效负载miRNA,还能在体外发挥其效应,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有望打破骨转移微环境中的恶性循环,从而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总之,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基于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无机纳米载药体系的设计及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治疗提供了基础性研究数据,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1;TQ46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琳;徐兴祥;李波;王禄增;戚忠政;曹小明;田冲;张劲松;;泡沫碳化硅的生物相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8年01期

2 李新昌;陈俊英;徐莉;黄楠;;氧化钛薄膜表面羟基活化能力及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08期

3 李军;陈杜娟;李佐臣;;新型医用Ti12.5Zr2.5Nb2.5Ta钛合金的耐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J];机械工程材料;2010年10期

4 孙彤;崔欣;侯雨;张琳;杨梅;;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J];应用化工;2013年05期

5 ;《制备导管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橡胶译丛;1989年04期

6 姚秀;;生物相容性树脂[J];聚氨酯工业;1990年03期

7 刘起秀,张桂环;关于碳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碳素;1993年01期

8 郭秀春;生物相容性聚合物[J];化学世界;1993年08期

9 郭秀春;;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缓释体系进行首次试验[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3年05期

10 曹跃进;;美国展出耐磨的生物相容性合金[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潂鹏;向慧玲;李亚静;吕晓龙;;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建琴;刘振;;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生物相容性改性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张鹏;苏佳灿;许硕贵;;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改性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2008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彭灿;胡杰;袁磊;柯鹏;许佳;赵品;;比较不同鼠龄来源的脱细胞真皮的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5 匡晔;赵智平;徐赛龙;;静电纺丝法制备水滑石复合纤维薄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吴汉江;张文斌;姚本栈;胡广伟;周艺群;张文斌;;脱细胞牛心包引导骨再生膜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弋峰;陆建巍;郭朝霞;于建;;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共混改性及其复合膜生物相容性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箭;陈莹;;不同表面形状的可吸收材料在兔肌肉中的早期生物相容性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杨苹 ;周红芳 ;冷永祥 ;王进 ;陈俊英 ;万国江 ;孙鸿 ;黄楠;;非晶碳膜的表面润湿性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杨小红;;Ⅱ型胶原基质海绵和基质膜的材料特性与生物相容性比较[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铮奎 编译;研发植入新材料应关注生物相容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徐铮奎;医疗器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沈颖 苏京平;北京友谊医院推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实习生 范圆圆;人类未来会不会变成“芯片人”?[N];科技日报;2013年

5 沈颖;准确掌握血液透析[N];北京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钰;新型低弹性模量钛合金TiNbZrTaSi生物相容性及骨整合能力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杜红;可降解抗菌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范治平;酶法和原位化学连接法交联生物高分子水凝胶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张保亮;生物型异种骨生物相容性细胞学及免疫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5 赵冰净;3D打印Ti-6Al-4V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6 林文鑫;生物相容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药物控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陈秀丽;温敏性纤维素纳米晶须的可控聚合与生物相容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葛昆;几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无机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D];河北大学;2017年

9 袁勃;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翁晓军;多孔钛铌合金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权昌;新型可膨胀PMMA骨水泥的研发及其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郑宗钊;一种新型输尿管支架管纳米铁牵引线的释放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静怡;罗非鱼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丁琼琼;掺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评价[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曾金;生物相容性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6 刘星辰;脱细胞气管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7 杜亚伟;骨科植入聚醚醚酮材料的表面改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8 莫志超;聚乳酸血管支架的载药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9 张叶敏;双酶交联明胶/壳聚糖互穿网络生物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D];东南大学;2015年

10 曲彪;镁合金表面抗菌性生物活性氧化膜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79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79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