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在拉伸外场作用下晶体交形及结晶行为
本文关键词: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在拉伸外场作用下晶体交形及结晶行为
更多相关文章: 聚偏氟乙烯 氟橡胶 流动场诱导结晶 晶体变形 晶体相变 塑性变形
【摘要】:高分子材料广泛地应用在农业,工业以及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其中结晶高分子占据了大概三分之二,可见高分子结晶学在高分子物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流动场诱导高聚物熔体结晶可以调控晶型,加速成核提高结晶动力学,调控形貌结构;通过外场作用半晶高聚物可以使晶体取向,晶体相变,晶体破坏等。流动场诱导结晶和晶体变形机理直接决定了高分子最终的形貌结构,同时也影响了高分子制品最终使用性能。因此研究流动场诱导结晶及晶体受力变形机理可以更好的指导工业加工。聚偏氟乙烯(PVDF)是多晶型高聚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具有压电性能使其受到广泛的关注。PVDF基共聚物也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活中,如偏氟乙烯与三氟氯乙烯共聚物F2311与F2314就可以被当作炸药粘结剂来使用。本论文主要以PVDF及其共聚物为研究体系,使用小角,宽角X射线散射技术(SAXS和WAXS)在线研究其在拉伸外场作用下晶体变形及流动场诱导结晶的机理;为了更直接获得晶体塑性变形机理,在最后一章工作中,以简单聚烯烃聚丙烯为研究对象,使用傅里叶显微红外实验技术(FTIRI)在线研究细颈扩展过程中,晶体塑性变形机理。本论文主要的结果与内容总结如下:(1)利用SAXS和WAXS实验技术原位研究轻度交联PVDF熔体在流动场作用下的结晶行为。实验发现在流动场作用下交联PVDF可以生成极性晶体β晶,并且随着拉伸温度的不同,其晶型和形态结构呈现不同的分布,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区。I区:shish-kebabα-β晶共存;II区:shish-kebabβ 晶共存;III 区:shishβ 晶共存。(2)借助WAXS实验技术,系统研究了从低温53 ℃到高温132 ℃之间,PVDF晶体变形和相转变与力学行为的关系,研究α-β晶相转变与外场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机理。实验结果发现PVDF相转变与拉伸温度关系密切,当温度低于110 ℃时,当超过屈服应变之后,β晶成核,随后β晶含量迅速变多,同时α晶含量变少。但当温度高于110 ℃,在屈服过后β晶并未成核,只观察到α晶沿着拉伸方向的高度取向。这是因为当温度升高后,屈服应力减小,外场功减小,而外场功不足以克服α-β晶相变能垒。(3)借助SAXS和WAXS实验技术在线研究氟橡胶F2314在拉伸过程中其力学行为的结构起源。溶剂诱导的F2314薄膜拥有橡胶部分和硬的晶体部分/微相分离的微区。在外力作用下,首先晶体和三氟氯乙烯微区被拉伸破坏,导致明显的屈服现象,随后三氟氯乙烯在拉伸作用下结晶,并导致应力显著增加,而三氟氯乙烯与偏氟乙烯在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也会帮助结晶。F2314后期的快速结晶可以防止材料失稳或者失效,三氟氯乙烯和偏氟乙烯在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是应变诱导结晶发生的分子结构基础,这正是我们在设计材料时需要的。(4)借助SAXS/WAXS实验技术在线研究氟橡胶F2311在不同拉伸速率下的结晶行为。实验发现1:1共聚的F2311即使在溶剂诱导下也很难结晶,当速率很小时为10 μm/s时,三氟氯乙烯链有足够时间可以调整构象并结晶,应力回复过程中晶体完全熔融。而拉伸速率提高到50 μm/s,在观察的应变范围内F2311不能结晶,在应力回复的过程中,变形网络可以完全回复到初始无取向状态。这表明F2311难结晶,只有在慢拉时,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构象才可以结晶。(5)借助傅立叶红外显微成像技术研究细颈扩展过程中塑性变形机理。本实验以简单聚烯烃聚丙烯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红外实验技术可以获得结晶度,晶体和无定形取向度的空间分布。实验发现在细颈扩展过程中,晶体先滑移,同时晶体和无定形明显取向,随着细颈的扩展,晶体熔融并再结晶,同时无定形取向度减小。这直接证明了在半晶聚合物塑性变形过程中熔融再结晶机理的存在。本论文主要创新点:(1)发现了 PVDF中的极性晶体(β晶)可以通过拉伸交联PVDF熔体获得,并且建立其晶型和形态结构随应变和拉伸温度分布的相图。(2)提出PVDF中的α晶向β晶相转变与外场参数作用的关系。(3)揭示氟橡胶F2314在拉伸外场作用下力学响应的结构起源,三氟氯乙烯在拉伸作用下快速结晶可以有效防止材料失效或者失稳。(4)氟橡胶F2311难结晶,在拉伸外场下其需要足够的时间调整链构象,才可诱导结晶,当提高拉伸速率诱导其结晶会更加困难。(5)证明在半晶聚合物细颈扩展过程中变形机理,证明了熔融再结晶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32.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喻江涛;李明伟;王晓丁;;ADP晶体相变界面微观形貌及其推移的实时AFM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2 梁婷,蒋成保,徐惠彬;Ni_(50.5)Mn_(24)Ga_(25.5)取向晶体相变应变性能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3 余f:鲲,于天燕,蒋国昌,尤静林,仲维卓;高温拉曼散射用于研究β-BBO和KLN晶体相变[J];人工晶体学报;2000年S1期
4 李宝祥,于亚勤;稀土对五磷酸钕晶体性质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88年04期
5 郭宁,王玮,曾广赋,席时权;四氯合锌酸二(正十一烷基铵)晶体相变的Raman光谱[J];化学学报;1994年07期
6 韦志仁;罗小平;付三玲;李哲;胡志鹏;高平;王伟伟;董国义;;TiCl_3水热合成纯金红相和锐钛相TiO_2纳米晶体[J];人工晶体学报;2007年06期
7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静;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在拉伸外场作用下晶体交形及结晶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文艳;Se不同晶体相高压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孙渊;铜基大块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会顺;顺电相钽铌酸钾晶体电控衍射的电场增强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95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9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