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7:30

  本文关键词: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研究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 水资源管理效率 水资源环境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面板回归分析


【摘要】:我国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水资源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而水资源利用问题以及水污染控制问题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水资源使用的主要部门,工业总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重由1998年的20.71%上升到2014年的24%,同时工业也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行业。因此,必须在实现工业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的节水管理及污水控制工作,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污水治理技术提升,而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是实现这一工作的关键。所以,本文以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剖析了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内部机理,然后对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分析框架;其次,构建了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测度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再次,利用面板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基于四阶段的DEA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提升的路径。在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理论分析方面,根据全要素效率定义,本文对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特征;本文从规模报酬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了空间地理因素、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工业产业结构、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工业制度、工业发展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产业集聚、工业人力资本以及资源环境治理政策等因素对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内在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测度方面,本文基于DEA-SBM模型,构建了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测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我国总体及各省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进行了测算,运用“莫兰指数I”分析了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并从工业水资源投入的冗余量及工业污水排放冗余量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低下的源泉。在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方面,依托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结论,建立了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算了空间地理因素、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工业产业结构、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工业制度、工业发展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产业集聚、工业人力资本以及资源环境治理政策等因素对我国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促进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提升;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集聚的加剧都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和政府资源环境管制政策分别对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呈现正向影响的趋势;技术进步、工业发展程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工业人力资本对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值的消极影响均不明显。在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提升方面,采用DEA-SBM四阶段模型,将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变化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因为环境变化而导致的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变化部分,另外一个部分是因为内部管理原因导致的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变化部分,并将前者称为绿色全要素水资源环境效率,后者称为绿色全要素水资源管理效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管理效率水平较低,而绿色全要素水资源环境效率较高,即我国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提升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导致,而各个地区的绿色全要素水资源环境效率也存在差异,如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环境效率较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不同省份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提升对策,如多数东部地区省份在内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改进,而多数西部地区应注重外部环境改善与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相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24;F224;TV2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万红,宋长青;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J];中国科学基金;2001年03期

2 陈燕武,金式容;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裴源生,赵勇,罗琳;相对丰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四川绵阳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5年05期

4 ;新疆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疆水利;2005年01期

5 冯巧;王富世;;中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年03期

6 王士武;陈雪;郑世宗;;水资源合理配置诠释[J];浙江水利科技;2006年03期

7 周亚光;;水资源合理配置刍议[J];内蒙古水利;2006年04期

8 王云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年05期

9 袁亚琴;;lm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探析[J];发展;2007年11期

10 李培月;;水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7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源生;张金萍;;水资源高效利用概念和研究方法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2 王士武;陈雪;郑世宗;;水资源合理配置诠释[A];水资源配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郑继胜;张爱民;;刍议实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A];山东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C];1998年

4 李旭洲;张旭;;通辽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几点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登礼;徐伟;祝辉;王秀玲;魏艳红;;高唐县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方略[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6 苏颍君;陈平;;新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战略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7 阿不力克木·阿不力孜;;乌鲁木齐水资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兴林;;基于主体功能区的重庆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探讨——“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主题报告[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李来兴;;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强化水利工程建设 服务城乡发展[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周灵;;荣昌县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研究[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评论员;加强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2年

2 记者 鲁延宏;宁夏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给出九大难题前瞻性答案[N];宁夏日报;2005年

3 刘朔;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益的三个关键[N];光明日报;2006年

4 谢小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N];兵团日报(汉);2003年

5 记者 朱涛;《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通过审查[N];中国水利报;2001年

6 鹿永建;西北水资源“家底”基本摸清[N];科技日报;2001年

7 宗新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重大项目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正英 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 任乐云 董峻 百玉 王立彬;保护水资源 珍惜生命之源[N];四川政协报;2002年

8 刘争胜 王煜侯 传河(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西北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基础[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赵晓英;我市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和优化配置[N];鞍山日报 ;2008年

10 本刊记者 谢群 通讯员 陈莹 高而坤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落实科学发展观 节约保护水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由沙丘;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张茜;长吉经济圈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陈南祥;复杂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福林;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姜文超;城镇地区水资源(极限)承载力及其量化方法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赵勇;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屈国栋;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方案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王少波;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张鑫;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合理配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夏忠;考虑冲突、补偿和风险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耀泽;基于生态安全的乌兰布和灌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爽;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视角下的兰州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董楠;基于系统动力学模拟的德州潘庄灌区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佩;水资源合理配置指标权重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5 郑子升;淄博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董璐;中国农村水贫困灾害风险测度及水援助战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7 黄秋香;温州市水资源供需态势与优化配置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8 李兴拼;广西北部湾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品;山东省水资源与宏观经济关系定量分析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10 刘秀屏;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08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08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6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