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微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动态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23:09

  本文关键词:微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动态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 出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分布式供能系统 微燃机 吸收式制冷机 动态模型 预测控制 蓄能装置


【摘要】:微型燃气轮机分布式供能系统是基于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原理的一种能源利用形式,因其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可靠性及环保特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微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通常靠近用户端,随着用户冷热电负荷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系统会经常处于变工况运行状态。由于不同部件动态响应时间差距大,系统在大扰动工况下容易发生超调、振荡问题,影响运行安全性,同时系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分布式供能系统动态模拟和控制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微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中主要单元部件的稳态和动态模型,以及PID、DMC预测控制模型。将基于Nusselt理论的传热传质理论模型应用于制冷机吸收器的建模,将Holman关系式应用于制冷机各个部件的传热计算,提高了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变工况模拟精度。计算表明,微燃机、制冷机的稳态模型在设计和变工况条件下的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制冷机动态模型的在变工况条件下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2)基于建立的由微燃机、吸收式制冷机及冷却塔组成的系统稳态模型,研究了微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了冷却水出口温度不变以及风扇耗功不变两种冷却塔运行模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燃机功率从76 kW下降到25 kW时,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从56.9%下降到46.9%,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的下降主是由微燃机引起;当环境温度从10℃上升到30℃时,微燃机发电效率从27.16%下降到24.06%、输出电功率从84 kW下降到66 kW,而制冷机制冷量从100.5 kW上升到101.5 kW;在微燃机功率或环境温度变化时,冷却塔两种运行模式对制冷机制冷量的影响的差别均较小。(3)基于建立的一个单效吸收式制冷机动态模型,研究了冷却水、冷媒水温度以及发生器、蒸发器热惯性对制冷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以冷媒水出口温度为控制变量和以发生器溶液温度为控制变量的两种控制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降低冷却水入口温度使制冷机性能系数(COP)和制冷量均增加,但会增加结晶风险;降低冷媒水入口温度使COP和制冷量降低,不易发生结晶;主要部件内溶液的热容是造成制冷机动态响应滞后的重要因素,当发生器内溶液质量从1 kg增加到20 kg时,动态响应时间从200 s增加到3000 s,发生器内溶液初始质量对制冷机的动态响应滞后较其它部件影响为大;当冷媒水出口温度设定值从14.5℃阶跃变为14℃时,采用发生器溶液和冷媒水出口温度作为操作变量,调节时间分别为700 s和1700 s,因此前者的调节效果更好。(4)建立了包括微燃机、吸收式制冷机、冷却塔、用户、管路及常规PID控制系统在内的分布式供能全系统动态模型,模拟了多种工况下的系统动态响应和控制特性。计算表明,当微燃机功率阶跃下降,微燃机、吸收式制冷机、用户室内温度的动态响应时间分别为20 s、300 s、1500 s左右,存在数量级的差异。接着,在一天24小时环境温度和电负荷平稳变化的条件下,研究了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表明,在PID控制器作用下,室内温度将出现3.6℃的最大温差,影响用户舒适度;在系统中加入补燃及增加逻辑控制环节,用户室内温度最大温差降到2.7℃;微燃机部分排烟被直接排出,全天一次能源利用率平均为55.4%,较设计工况低2.9个百分点;在用户侧加入蓄能装置,并通过优化P控制参数、优化系统流程等措施发展了新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控制策略,可使微燃机排烟全部被利用,且用户端最大温差降为1.5℃,同时全天制冷机制冷量平均提高5 kW,系统平均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到57.6%。最后,研究了在用户侧加入蓄能装置,当发生阶跃扰动时的系统动态特性。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从30℃下降到28℃时,调节时间20 s左右,无超调量,冷媒水出口温度经过500 s后达到稳定,系统可实现平稳调节。(5)针对PID控制导致的系统振荡和超调问题,首先将DMC预测控制的方法应用于吸收式制冷机中。研究表明,当DMC控制器采样周期为5 s时,系统超调量2.7%,调节时间为750 s,采样时间为50 s时,系统无超调量,调节时间2000 s,采样周期、阶跃模型的模型长度及控制变量的初始值对控制效果有很大影响;当制冷机的热源温度或者环境冷媒水的入口温度发生阶跃扰动,在DMC控制器的作用下,系统可以平缓的调节到稳定状态,解决了 PID控制器引起的系统剧烈动作和振荡问题。然后,将DMC预测控制应用于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并开展了研究。研究表明,对分布式供能系统,当制冷机吸收器冷却水入口温度发生阶跃下降1℃,采用PID控制超调量到达19%,调节时间超过1200s,系统容易发生严重的振荡和超调,采用DMC预测控制时系统的超调量仅为3%,调节时间约为1000 s,说明DMC控制可在大扰动下、无蓄能条件可以实现系统的平稳调节,同时鲁棒性强,在多种工况下均有较好的调节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K01;TK4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明融;;分布式供能系统及其在上海的发展前景[J];上海电力;2005年01期

2 刘惠萍;;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研究与问题思考[J];上海节能;2010年01期

3 刘惠萍;;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实践与思考[J];上海电力;2010年02期

4 施明融;;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发展状况及政策初探[J];上海节能;2010年09期

5 杨晚生;郭开华;;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定义及其内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杨锦成;李冰;薛飞;;国内分布式供能系统推进中的问题和建议[J];上海节能;2011年02期

7 李静;陆明刚;;无锡市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初探[J];能源与节能;2013年01期

8 高威;王玉璋;翁一武;;改善国内分布式供能系统经济性的建议[J];燃气轮机技术;2014年01期

9 魏必华 ,王如竹;分布式供能系统[J];太阳能;2004年03期

10 毛雄飞;《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在上海正式实施[J];上海节能;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施明融;;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发展状况及认识[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翁一武;;天然气分布式供能技术应用与发展分析[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静;陆明刚;;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展及在无锡地区应用初探[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八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阮哲明;刘树;;提高商务区分布式供能系统经济性的规划策略探索[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家宝;;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设计和节能效益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何耀淳;;低碳背景下的中国城市能源供应发展趋势——分布式供能系统初探[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锦德;;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发展燃气分布式供能[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推广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N];文汇报;2008年

2 陈颖蓉;七一一所分布式供能系统 为世界最大交通枢纽工程节能[N];中国船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群;五方面入手鼓励分布式供能[N];解放日报;2008年

4 记者 陈江;上海大力发展分布式供能[N];解放日报;2005年

5 通讯员  刘建;上海市累计发展使用燃气空调670多台[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章迪思;能源“排队”利用:一年可省十八万[N];解放日报;2005年

7 ;上海利用价格杠杆鼓励发展燃气空调[N];中华建筑报;2004年

8 首席记者 刘娴;我市推行三级隐患排查督办制[N];石家庄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胡泉;上海再扩分布式供能补贴范围[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10 罗仁霄;上海:燃气空调市场有待挖掘[N];中国电子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允;区域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配置研究及不确定性优化探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许玉杰;微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动态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7年

3 王锡;新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热力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严晓辉;适用于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储能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婉玉;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朱冬啸;CHP分布式供能系统在工业锅炉清洁能源替代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董潇杰;大连东港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云;离网地区小型太阳能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设计及优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黄纯浩;主动蓄能模式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6 朱晓红;中电投高培中心分布式供能系统的配置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董菁雯;创新型项目立项和决策的框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姚均天;基于LCA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评价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1年

9 杨允;南方地区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配置与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10 武亚奇;基于MODBUS协议宏通信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13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13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a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