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钴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在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2-23 07:31

  本文关键词:钴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在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 出处:《浙江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芳硝基化合物 廉价金属 多相催化 选择性加氢 协同作用


【摘要】:功能化氨基化合物是合成药物、农药、聚合物等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廉价金属催化剂在芳硝基化合物加氢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循环稳定性不好、反应条件苛刻、选择性需进一步提高等。本论文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针对性的设计了一系列低成本催化剂。本文首先通过一锅热解廉价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GAH)、三聚氰胺和硝酸钴,高效地制备了单质钴、四氧化三钴和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CoO_x@NCNTs)。生物质小分子GAH同时作为碳源和氮源,三聚氰胺为模板剂,硝酸钴为钴源。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达到254 m~2g~(-1),平均孔径高达9.6nm。金属在炭载体上分布均一,平均粒径在12nm左右。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经济性好并且易于放大。CoO_x@NCNTs在芳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中表现出了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99%),成功实现了 21种芳硝基化合物向取代胺基化合物的转化。催化剂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归因于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特殊的碳包覆钴结构以及杂原子氮的活化作用。DFT计算表明在氮掺杂炭包覆单质钴的结构中,内核单质钴和掺杂氮原子可以大大降低氢气在碳层表面的解离能,从而实现了碳层对氢气的活化。更重要的是碳包覆单质钴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5次且活性没有明显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钴基催化剂在硝基苯加氢中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尽管CoO_x@NCNTs在芳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但是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将廉价金属、氮掺杂多孔炭和极少量的贵金属Pt有机的结合起来。以GAH为碳源和氮源,三聚氰胺为软模板,乙酸钴为钻源,通过类似的煅烧程序一锅制备了单质钴、四氧化三钴和氮掺杂炭的复合材料(CoO_x@CN)。该材料为面包层状结构,大部分纳米金属被有缺陷的碳层包裹起来,且该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至458 m2g-1。以CoO_x@CN作为载体,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法和电置换反应法分别将极少量的Pt(质量分数为0.2%)负载在载体上,以间氯硝基苯的选择性加氢作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研究表明,Pt/CoO_x@CN能在温和的条件下(50℃、0.5 MPaH_2)高效地催化间氯硝基苯的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TOF值高达114660 h-1,且3-氯苯胺的收率高达99%,是目前报道的最好的催化剂之一。同时,该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四次且活性不会下降。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保证了底物的高效转化。Pt极大地促进了氢气的解离,单质钴会将电子转移给Pt,使Pt富电子,进一步促进氢气的解离以及对C-Cl键的排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此外,Co304能为Pt提供更多的附着点,提高Pt的分散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电置换反应法制备的催化剂也具有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这种合成方法不需要任何还原剂,高效、绿色、经济。这个工作大大提高了廉价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并充分发挥了极少量Pt的作用。虽然目前报道的廉价金属催化剂被成功用于芳硝基化合物的加氢,而且其选择性可以和贵金属相媲美,但是对于3-硝基苯乙烯,催化剂的选择性维持在82-92%,并且转化率需要精确控制以维持较高的选择性。本论文高效、低成本的合成了 CoS_2负载在多孔炭上的复合催化材料(CoS_2/PC)。CoS_2中成对分布的"Co3-Co4活性位"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其在芳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3-硝基苯乙烯为例,在CoS_2/PC的催化作用下,3-乙烯基苯胺的收率高达99%以上。即使延长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选择性仍维持在97%以上,这是目前报道的廉价催化剂中选择性最好的。本论文详细讨论了面对面分布的Co3和Co4活性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在反应开始时,面对面分布的Co3和Co4分别被3-硝基苯乙烯和氢气吸附,紧接着反应在一个相对小的局域网络里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催化效率。此外,分子态的氢与原子态的氢相比具有明显高的反应活性。催化剂对于硝基固有的高活性以及对硝基的优先吸附共同促进了对3-硝基苯乙烯的高选择性加氢。同时,单活性位会避免多个硝基苯乙烯分子同时吸附,大大降低缩合产物的出现,进一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亚硝基苯的强吸附作用极大地抑制了缩合路径的发生,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路径是直接路径。该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廉价金属用于3-硝基苯乙烯的催化选择性,而且使研究单活性位之间的协同效应成为了现实,也为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多相催化反应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围绕芳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体系展开研究,设计了一系列廉价、高效的催化剂,并详细讨论了催化剂中各个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廉价金属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了反应的机理,部分解决了目前报道的廉价金属用于芳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存在的问题,能为设计更加优异的催化体系提供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明;曹光强;鞠学贞;;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的工艺选择[J];浙江化工;2011年05期

2 崔玉珍;;猪油选择性加氢工艺及其催化剂[J];精细化工信息;1987年02期

3 谷云格;杨基和;邱海辉;陈玉龙;;选择性加氢-萃取组合工艺制环保芳烃填充油[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4年04期

4 戴晓雁,朱家骅,吴平;C_(18)烯酸的等离子选择性加氢[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李建卫,黄星亮;低温选择性加氢镍催化剂的研究[J];石油化工;2001年09期

6 高步良,王迎春,张濂,袁渭康;轻烃选择性加氢工艺操作条件的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年12期

7 李赫;姚文君;黄德华;王宏军;吴美岩;张峰;;全馏分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钯催化剂[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年03期

8 ;信息与动态[J];工业催化;2012年11期

9 张慎平,郝树仁;烷基化原料选择性加氢技术的工业应用[J];齐鲁石油化工;1999年03期

10 谢举文;;清江石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运行分析[J];广州化工;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广明;李凤铉;徐伟池;李瑞峰;;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乐平;王艳涛;刘百强;;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优化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燕;黄星亮;周志远;李健;;选择性加氢镍催化剂硫中毒再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4 巩玉同;王勇;;一种新的催化喹啉选择性加氢的高效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殷文奎;商红岩;李宇静;钟贤斌;刘晨光;;碳纳米管负载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柯明;贺辉宗;宋昭峥;蒋庆哲;;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改性[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曾佑富;晁会霞;闫桂玲;;镍基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性能评价[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南军;李梅;刘晨光;王继锋;;连续重整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用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A];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谢冠朱;刘西敬;鲁继青;李小年;罗孟飞;;Au/TiO_2催化巴豆醛选择性加氢[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10 邓凡锋;;FCC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的改进思路[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解小如 张利峗;海科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投产[N];中国化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翼;苯酚选择性加氢催化体系的设计及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王东;Pt(Pd)-Mo_2N(WN)催化选择性加氢的协同效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魏中哲;钴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在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4 张铭;乙炔选择性加氢的分子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陆海孟;长链正构双烯与乙炔选择性加氢负载型纳米钯金属催化剂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南军;重整汽油选择性加氢Pd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加氢性能[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付庆涛;磁性催化剂与磁稳定床中苯选择性加氢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孙昱;氯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制备氯代苯胺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谢冠群;铈基氧化物负载Au与Pt催化巴豆醛选择性加氢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10 高爽;过渡金属及贵金属催化剂上多相选择加氢反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少伟;石墨烯负载铱、金催化对氯硝基苯选择性加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肖威茂;苯酚选择性加氢过程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张聪;苯酚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酮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4 钟泽钦;BN负载贵金属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5 江和展;新型氮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6 邹容;苯酚及苯选择加氢反应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周俊瑶;Co_xSn_y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柠檬醛选择性加氢的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陈宇迪;镍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苯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9 吴文溢;乙炔选择性加氢的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郭晓燕;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4-氯-3,5-二硝基苯甲酸异丁酯选择性加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2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22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