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基复合气凝胶制备与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聚氰胺基复合气凝胶制备与性能研究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三聚氰胺甲醛气凝胶 淀粉 壳聚糖 石墨烯 复合气凝胶
【摘要】: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材料,具有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表面化学性质可调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可用作吸附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承重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及惯性约束聚变(the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靶丸材料等,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气凝胶主要包括无机气凝胶、有机气凝胶及碳气凝胶等。三聚氰胺甲醛(Melamine Formaldehyde,MF)气凝胶属于有机气凝胶,具有化学结构稳定、机械力学强度较高、反应单体官能度高、不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色等优势。但同时由于MF溶胶-凝胶过程属于小分子反应体系,导致传统方法制备的MF气凝胶凝胶化时间长,所得气凝胶密度偏大,机械强度高而韧性差,不利于成型加工。近几年国内外对于MF气凝胶的研究进展缓慢,本论文通过在MF体系中引入淀粉、壳聚糖及石墨烯等制备高分子基改性的MF复合气凝胶,并对其制备工艺、改性机理与结构进行研究。首先,在MF体系中引入淀粉,制备得到淀粉/MF复合气凝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配比、体系pH值、反应温度等参数对复合体系溶胶-凝胶过程、气凝胶微观形貌、理化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在复合体系中以物理交联的方式与MF形成互穿三维网状多孔结构,复合体系中引入5 wt%淀粉时,凝胶化时间缩短至7 h,且能够降低凝胶在溶剂交换与超临界干燥过程中的体积收缩(最低收缩为0.35%),最终制得密度为38 mg/cm~3的复合气凝胶。与纯MF气凝胶相比,该复合气凝胶的孔径分布更加均匀,机械韧性得到明显改善,压缩形变可达79%。为进一步缩短凝胶化时间并增强凝胶网络结构,在MF体系中引入具有活性氨基的壳聚糖大分子,制备出密度低于10 mg/cm~3具有化学交联作用的互穿网络结构的壳聚糖/MF复合气凝胶。探讨了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配比、体系pH值、反应温度等对溶胶-凝胶过程及气凝胶微观形貌与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引入10 wt%的壳聚糖时,所得气凝胶的综合性能最好,凝胶时间可缩短至10 min,最低收缩率仅3.5%,比表面积高达392.2 m~2/g。与淀粉/MF气凝胶相比,反应物配比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均可获得机械韧性优良的壳聚糖/MF复合气凝胶。为了使气凝胶在保持优良机械韧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杨氏模量,考虑到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MF/壳聚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石墨烯,制备出壳聚糖/石墨烯/MF三元体系新型复合气凝胶。研究了石墨烯加入量对体系凝胶化时间、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石墨烯中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可进一步加强复合体系中的化学交联作用,在保持低体积收缩率的同时进一步缩短凝胶化时间。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杨氏模量约为1 TPa。因此,在壳聚糖/MF体系中引入石墨烯能有效提高气凝胶的杨氏模量。研究结果表明,该三元复合气凝胶具有良好机械韧性的同时,其杨氏模量较之壳聚糖/MF二元复合气凝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种方法为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MF复合气凝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此外,将该三元复合气凝胶进行高温碳化处理,成功制得相应的碳气凝胶。研究表明,相应的碳气凝胶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吸附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8.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气凝胶玻璃[J];硅酸盐通报;2000年04期
2 徐超;周斌;解德滨;沈军;倪星元;徐展;;超低密度SiO2气凝胶快速制备的新方法[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3 何方;赵红雨;赵海雷;崔巍;徐三魁;;气凝胶材料研究的新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12期
4 ;气凝胶,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1期
5 沈军,王珏,,吴翔;气凝胶──一种结构可控的新型功能材料[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年03期
6 王珏,沈军;有机气凝胶和碳气凝胶的研究与应用[J];材料导报;1994年04期
7 王珏,周斌,吴卫东,沈军;硅气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1995年01期
8 ;利用离子液体制造二氧化硅气凝胶[J];现代化工;2000年08期
9 李冀辉,胡劲松;有机气凝胶研究进展(Ⅰ)──有机气凝胶发现、制备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李冀辉,胡劲松;有机气凝胶研究进展(Ⅱ)——有机气凝胶的特性与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杰;张俐娜;Shigenori Kuga;;高强度纤维素/SiO2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姚先周;胡子君;孙陈诚;李俊宁;张宏波;;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结构的热设计[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3 刘世明;王慧;曾令可;;纳米SiO_2气凝胶的性能表征与分形维数[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邓忠生;黄耀东;魏建东;杨靖;王珏;沈军;陈玲燕;吴爱梅;;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表面修饰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刘宁;符若文;;球状有机气凝胶及其炭气凝胶的结构[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常智;赵海雷;何方;仇卫华;周国治;曲选辉;;掺杂纤维的硅石气凝胶的结构与性能[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珏;沈军;张波;蒋伟阳;陆献平;;有机气凝胶的热传输机理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8 任洪波;张林;杜爱民;;快速制备块状氧化铁气凝胶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杨大祥;冯坚;周新贵;张长瑞;王娟;张浩;;低温下酸/碱两步法制备氧化硅气凝胶[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赵南;冯坚;姜勇刚;高庆福;冯军宗;;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A];2011·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潘未末;年创产值20亿 气凝胶蕴含惊人商机[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龙;“蓝烟”袅袅向市场[N];中国航天报;2012年
3 西藏圣一新能源股份公司研究院院长 李光武;气凝胶:可以改变世界的多功能新材料[N];中国建材报;2013年
4 宏文;二氧化硅气凝胶有望产业化[N];中国建材报;2013年
5 戚翔;世界最轻固体将改变世界[N];工人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何秦江;投资两亿 年产三吨[N];绍兴日报;2006年
7 彭红;中国气凝胶产品打破美国垄断局面[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彭红;气凝胶产业化开启纳诺高科有望成最大供应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9 通讯员 周炜 朱海洋 记者 潘剑凯;浙大实验室诞生超轻气凝胶[N];光明日报;2013年
10 闫洁;女科学家一次偶然经历,稻壳变废为宝[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松;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制备与吸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龙涛;块状钛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张勇;三聚氰胺基复合气凝胶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马玉花;氧化银基复合水凝胶膜/气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5 李治;增韧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及燃烧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郑文芝;二氧化硅气凝胶研制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忠强;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徐海s
本文编号:1325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2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