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朗肯循环中纳米有机工质传热机理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中纳米有机工质传热机理及应用研究 出处:《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朗肯循环 纳米流体 强化传热 导热系数 池沸腾 流动沸腾
【摘要】:我国冶金行业在高能耗的背后蕴藏着大量的中低温余热资源,对这部分余热资源进行高效地回收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是目前诸多中低温余热回收技术中最有效且较为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有机工质的导热系数、普朗特数较低,导致ORC系统的热端及冷端换热设备庞大、造价较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将纳米颗粒分散到流体中,制备得到稳定、均匀的"纳米流体",可有效提高流体传热性能。纳米有机工质是一种以有机工质为基液的纳米流体,若将其应用于ORC系统,则有望提高系统传热效率和整体性能。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依次对纳米流体(有机工质)的导热特性、池沸腾传热机理和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建立预测纳米流体传热和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为纳米有机工质的优选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应用纳米有机工质的ORC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性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综合考虑纳米颗粒/团聚体导热、液体分子吸附层、颗粒团聚和布朗运动引起微对流的基础上,以颗粒在纳米流体中的团聚体尺寸为计算参数,建立了计算水基、乙二醇基纳米流体和纳米有机工质有效导热系数的数学模型;通过与文献中实验数据以及相关导热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性与适用性;基于该模型分析了颗粒浓度、流体温度、吸附层厚度、团聚体尺寸和团聚体分维数等因素对纳米流体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2)以壁面热通量拆分模型为基础,考察了若干个常用的气泡动力学参数关联式对纳米流体池沸腾传热系数的预测能力,发现上述关联式局限性较大;通过对沸腾加热面上孔穴尺寸分布的分形描述,建立了适用于预测水基纳米流体和纳米有机工质池沸腾传热系数的分形模型;在验证了模型精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壁面过热度、分维数、接触角和流体热物性对纳米流体池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基于该模型从加热面接触角和流体热物性两方面揭示了添加纳米颗粒对不同种类流体的影响规律:对于水基纳米流体,颗粒沉积导致加热面上固液接触角降低,加热面上活化核心数量减少,气泡影响区比例下降,当接触角的降低程度超过纳米颗粒增强流体导热系数的幅度时,水基纳米流体传热恶化;对于纳米有机工质,由于工质的润湿性较强,颗粒沉积对接触角的影响甚微,沸腾传热系数随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传热性能的强化主要源于纳米颗粒提高有机工质的导热系数。(3)搭建了纳米有机工质管内流动沸腾传热测试平台,制备了体积浓度分别为 0.02%,0.05%和 0.2%的 MWCNTs-R123 纳米有机工质;对 MWCNTs-R123纳米有机工质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时的传热及摩擦压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颗粒体积浓度、有机工质的干度和质流密度对传热性能及摩擦压降的影响;对MWCNTs-R123纳米有机工质在等流量、等压降和等泵功约束条件下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预测纳米有机工质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和摩擦压降的关联式,结果表明:添加MWCNTs纳米颗粒同时提高了有机工质R123的传热系数和压降,传热系数增幅大于压降增幅;MWCNTs-R123纳米有机工质的传热系数较纯R123最多可提高27.1%;纳米有机工质传热系数及压降的增幅随质流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所建立的纳米有机工质流动沸腾传热系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偏差在±15%以内,精度满足传热计算要求;通过对现有两相流摩擦压降关联式预测精度进行比较,发现Muuller-Steinhagenand Heck公式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偏差13.07%,预测精度满足使用纳米有机工质的ORC系统设计计算的要求。(4)基于传热学、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联合分析方法,在建立ORC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纳米有机工质在ORC系统蒸发器中的热力特性,考察了颗粒种类与浓度、工质流量对有机工质侧传热系数、蒸发器总传热系数、蒸发器效能、压降、泵功、系统单位净输出功率所需传热面积及不可逆损失的影响,采用无量纲熵产数Ns及纳米熵产影响因子Fs定量探讨了蒸发器不可逆损失随工质流量和颗粒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采用不同种类纳米颗粒制备的纳米有机工质中,MWCNTs-R123综合性能较好;低颗粒浓度下(0.3vol.%),纳米颗粒对有机工质传热性能的强化作用较为显著;进一步增加颗粒浓度,颗粒对工质传热性能的强化幅度降低,对压降的提升作用明显,导致换热器综合性能指标随颗粒浓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蒸发器总熵产随流量先减小后增大,各颗粒浓度下存在一个最佳流量(540kg/h)使蒸发器总熵产最低,颗粒浓度在这一流量前后对熵产的影响作用不同。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K115;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龙;什么是纳米家电[J];价格与市场;2001年01期
2 白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国防科技工业;2001年04期
3 彭闯;认识纳米[J];现代家电;2001年02期
4 张立德;蓬勃发展的纳米产业[J];国防技术基础;2002年02期
5 ;纳米 臭氧 负离子……——它们的作用到底有多大[J];现代家电;2002年02期
6 徐滨士,刘世参,梁秀兵;纳米表面工程的进展与展望[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7 王昕;;纳米含能材料研究进展[J];火炸药学报;2006年02期
8 ;纳米科技:于细微处见神奇[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2年08期
9 董凤良;任红轩;褚卫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3年06期
10 ;中国纳米科技部分基础研究研究跃居世界先进行列[J];硅谷;2013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天虎;谢巧勤;;纳米矿物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燕合;李克健;吴述尧;;加快建设我国纳米科技创新体系[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3 李正孝;煍岩;;漫娗纳米技圫和纳米材料的a捎煤蛌|展[A];第二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伊阳;陶鑫;;纳米CaCO_3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A];PPTS2005塑料加工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洪广言;;稀土产业与纳米科技[A];第九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惠飞;王栋民;;纳米水泥混凝土的研究进展[A];2008年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秦伯雄;陈峰;马卓然;;高压流体纳米磨及其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8 王树林;李生娟;童正明;李来强;;振动纳米学进展[A];第七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暨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洪广言;贾积晓;于德才;孙锁良;李天民;王振华;;纳米级氧化镱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洪茂椿;;纳米催化在化石资源高效转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立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专家话纳米[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赵晓展;纳米科技,,产业化序幕刚刚拉开[N];工人日报;2002年
3 宗合 晓丽;纳米科技成果产业化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N];消费日报;2004年
4 朱文龙;产学研联手助推纳米产业[N];文汇报;2006年
5 ;神奇的纳米科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贽;纳米还没走出实验室[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冯 薇;纳米护肤品没那么神[N];大众科技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彤云;打造纳米产业链条[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张芳;纳米护肤品其实没那么神[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赵展慧 张之豪;纳米世界有多神奇?[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莉鑫;纳米电极体系界面结构及过程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冯晓勇;高速重击条件下高锰钢表面纳米晶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黄权;B-C-N体系中新型超硬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王东新;纳米钻石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及其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5 张俊丽;低维磁性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微观表征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于佳鑫;两种新型光学材料在显微生物成像与光谱检测中的应用探索[D];浙江大学;2015年
7 李志明;块体纳米晶钛的制备及组织演变与力学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杨树瑚;缺陷对几种过渡族金属氧化物磁性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9 刘春静;锂离子电池锡基纳米负极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谢伟丽;SiC纳米线三维结构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诠彬;中药纳米化对中医药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毛彩霞;纳米二氧化锰的安全性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邓世琪;PbTi0_3及LiTi0_2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及其光致发光和光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葛岩;YAG:Ce~(3+)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潘伟源;水热法合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掺杂对Li-Mg-B-H储氢体系的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豆贝贝;纳米水泥熟料矿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郭步超;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机械纳米化表面层及其热稳定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艳艳;纳米化/渗氮/渗硫层与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化学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周文敏;Cr_2WO_6、Ag_2CrO_4微/纳米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10 龚成章;纳米铝结构性质及Al/RNO_2界面作用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5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2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