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脱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细微弥散化的基础研究
本文关键词:铝脱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细微弥散化的基础研究 出处:《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夹杂物 弥散分布 熟化生长 碰撞 夹杂物间作用力
【摘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类型、数量、尺寸和分布直接影响钢材的使用性能和疲劳寿命,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夹杂物由于偏聚造成钢中某处夹杂物数量多、尺寸大,从而破坏了钢基体的连续性,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裂纹会在应力集中较严重的大夹杂物处或者夹杂物偏聚处萌生和扩展,最终导致断裂。由此可见,夹杂物细微弥散化的研究对钢材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本研究根据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得到的1873 K下钢液中不同脱氧剂添加量下平衡钢液成分、生成夹杂物的种类和总量,设计夹杂物细微弥散化高温实验方案;采用修正的Schwartz-Saltykov体视学方法实现夹杂物的二维尺寸分布-三维尺寸分布的转变,利用夹杂物二维坐标信息直观反应夹杂物的分布,并将夹杂物分布的弥散性定量化表征;以此表征方法为基础研究无搅拌状态下铝脱氧、铝镁、铝钛、铝钙复合脱氧等条件下夹杂物的成分、形貌、尺寸、数量密度、体积分数、分布、弥散性等特征变化及其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根据经典热力学形核理论、Ostwald熟化理论、碰撞模型获得了溶质元素含量与夹杂物的形核半径、形核率和熟化生长粗化率的关系图,以及夹杂物碰撞率的变化规律;采用激光高温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夹杂物间毛细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液桥力的计算,探究钢液中不同种类夹杂物行为变化的影响规律;结合高温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分析,揭示了夹杂物细微弥散化机理,掌握了利于细化夹杂物尺寸和提高夹杂物分布均匀性的控制方法。高温实验结果表明:1)脱氧3900s,[%Al=0.05时,[%Mg]i=0.0.03(先加铝后加镁)、[%Ti]i=i=0.78、2.22和[%Ca]i=0.78四组实验钢中夹杂物三维平均尺寸最小,在1.4-1.6μm范围内,且夹杂物三维数量密度在0.35×105mm-3以上,夹杂物分布的均匀度在1.8以上。钙处理钢中夹杂物弥散化效果更好;2)提高钢中铝、钛和钙的添加量,以及将镁铝尖晶石中MgO含量控制在16%-28%范围内,均利于夹杂物尺寸的减小;3)随着脱氧时间的增加,夹杂物的尺寸和夹杂物界面间距呈增长趋势,数量密度和体积分数减小;4)夹杂物分布的均匀度变化趋势与夹杂物间的界面间距变化趋势相同,与夹杂物数量密度变化趋势相反;5)先加铝后加镁、钛或者钙的脱氧顺序更利于夹杂物的细微弥散化。夹杂物形核、生长和夹杂物间作用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夹杂物的临界形核半径在3nm范围以内,随着溶质元素活度的增大,夹杂物的临界形核半径减小,氧活度对夹杂物的形核率影响较大。2)夹杂物的形核半径越小,夹杂物的形核数量越多。随着夹杂物的形核率的增大,夹杂物的尺寸分布曲线有变窄的趋势。3)随着夹杂物种类和钢液成分的变化,夹杂物熟化生长的限制性因素随之变化。4)随着夹杂物数量密度的增加、夹杂物界面间距的减小、以及夹杂物形核率的减小,夹杂物的碰撞率增加。5)钢液无搅拌状态下,脱氧前期夹杂物的尺寸变化主要与Ostwald熟化生长有关,脱氧后期,夹杂物之间的碰撞对夹杂物粗化的影响更大。6)夹杂物间聚集行为主要与夹杂物的碰撞和受力有关。钢液表面夹杂物间平均作用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2O3Al2O3-TiOxAl2O3-MgOAl2O3-CaO。7)夹杂物间毛细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液桥力与钢中氧的活度、夹杂物的润湿性、夹杂物的尺寸和夹杂物间界面间距有关。8)夹杂物间毛细作用力越小、范德华力越大、液桥力越小,夹杂物越不容易相互吸引、夹杂物聚集体的结构越致密,因此,夹杂物分布越弥散。夹杂物细微弥散化的机理研究表明:在钢液无搅拌状态下,降低限制性扩散元素溶解氧或者脱氧元素含量、控制夹杂物的成分、提高夹杂物的形核半径和夹杂物的形核率、针对不同种类夹杂物控制钢液氧活度、夹杂物的润湿性、尺寸、夹杂物间界面间距,利于夹杂物细微弥散化。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distribution of inclusions in molten steel is studied by means of laser high - temperature co - focusing microscope . 3 )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density of inclusions , the distribution curve of inclusions of inclusions is smaller . The more compact the structure of inclusion aggregates , the more the inclusions are distributed . The mechanism of fine dispersion of inclusions shows that the content of dissolved oxygen or deoxygenated elements of the inclusions is reduced , the composition of inclusions is controlled , the nucleation radius of the inclusions and the nucleation rate of inclusions are controlled , the liquid oxygen activity of the inclusions is controll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inclusions , the wettability , the size of the inclusions , and the interface spacing of the inclusions are controlled to facilitate the fine dispersion of the inclusions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F7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洛方;李宏;王耀;;钢中夹杂物的分形维数及其与形貌特征的关系[J];钢铁研究学报;2012年10期
2 雷洪;赫冀成;;钢液中夹杂物动力学行为的数学模型[J];过程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3 ;Effect of Magnesium on Inclusion Formation in Ti-Killed Steels and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in Welding Induced Coarse-Grained Heat Affected Zone[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2009年01期
4 陈斌;包萨日娜;姜敏;王灿国;王新华;;镁提高钢水纯净度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08年06期
5 张毅;邬君飞;缪乐德;;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分析研究进展[J];宝钢技术;2008年02期
6 贾坤宁;王海东;王华;;热模拟微钙C-Mn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及其对韧性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8年02期
7 尹安远;吴素君;;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鉴定[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7年08期
8 王静松;许建国;孙伟;孙志坤;张恒立;薛庆国;;镁芯包芯线处理钢水夹杂物变性实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9 高占勇;邓俊杰;安晓惠;张金龙;;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及强化机理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李慧改;郑少波;王利伟;翟启杰;蒋国昌;;超细夹杂物析出研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肖英龙;;钢中氧化物系夹杂物的微细分散控制[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瑞凤;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聚集生长的动力学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2 沈海军;低碳钢中超细夹杂物控制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88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8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