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建筑垃圾高效分选关键技术及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2 00:32

  本文关键词:建筑垃圾高效分选关键技术及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出处:《长安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垃圾 加工技术 砖与砼分离 骨料强化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料 建筑垃圾再生沥青混合料


【摘要】:建筑垃圾是由砖块、混凝土块、砂浆、渣土、钢筋铁丝、塑料、木屑等材料组成,其大量堆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以及路用地材的日渐短缺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建筑垃圾加工与强化、砖与砼分离技术,再生集料在水稳基层和沥青面层混合料性能展开研究,为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领域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参考。调研了西安市建筑垃圾的料场分布、年排放量及环境问题、成分组成,测试混凝土、砖块、砂浆以及多成分下再生集料的工程性质,结果表明建筑垃圾中砖块是不利成分。研究了建筑垃圾路用再生集料加工技术、化学强化技术和物理强化技术;通过将骨料表面裹覆高反射率的高聚物分子和背光扫描的方法,借助图像处理功能,使用针状率和圆度指标优化了强化工艺并评价再生骨料强化效果,提出再生混凝土薄弱边角损失Rw和表面砂浆的剥落Rm。结果表明,石灰溶液对提高骨料强度、与沥青粘附能力有较好的效果。经过70转的自击强化可降低针状率5%~10%,降低圆度50%;Rw、Rm指标随着旋转系数增加而降低,强度低的混凝土自击强化效果更佳。根据砖块长方体居多而混凝土块立方体居多的特点,研发基于形状特性的砖与砼分离技术;根据砖与砼表观密度指标的差异,通过分离方法的提出、运动机构设计、边界条件理论计算、计算机宏代码运算、部件设计等研究基于密度特性的砖与砼分离技术。依据砖与砼表观密度、颗粒圆度、内摩擦角、悬浮速度等参数差异,计算机仿真了颗粒运动与气流场耦合(EDEM-CFD)环境下颗粒形状、风速对颗粒运动状态的影响。最后,通过设备的试制、调测和现场工作进行理论验证。结果表明,以上三种分离技术可实现砖与砼骨料的有效分离,三种设备生产的混凝土比重可分别达到70%、90%和90%,生产效率可分别达到60t/h、4t/h和12t/h。系统研究了建筑垃圾路用再生集料加工工艺,提出针对路基以下结构层骨料的经济型加工工艺和针对路面基层骨料的综合型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加工技术、技术、装备以及质量控制方法适用于高速公路路床、底基层、地基处理等结构,环境效益显著。设计不同再生骨料掺量、类型的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测试7d、28d和90d力学与疲劳性质并分析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材料掺量和类型是影响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对比了再生集料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基于再生集料的特性、Superpave设计方法、沥青膜厚度计算方法、FN车辙因子、FEI断裂能指数,提出了针对建筑垃圾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其抗车辙和疲劳开裂性能。结果表明,额外增加的沥青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混合料的车辙和开裂性能,通过增加沥青含量、改变SGC压实次数,同时需要将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级配同时进行调整以获得良好的路用性能。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ick and concrete sepa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density characteristic of brick and concrete separation technology .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ycled aggregate , superpave design method , asphalt film thickness calculation method , FN rut factor and FEI fracture energy index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new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recycled aggregate asphalt mixtur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ed amount and typ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an affect the rut and cracking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and typ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an influence the rut and cracking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 .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14;X79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伟;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0年06期

2 曹俊琴,王法新;谈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J];山西建筑;2000年04期

3 李湘洲;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J];广东建材;2000年05期

4 杜婷,李惠强,吴贤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利用[J];施工技术;2002年03期

5 建宁;建筑垃圾制砖基地在沪投产[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02期

6 钟丽梅;;合理利用建筑垃圾的几点政策措施[J];四川建材;2003年02期

7 王秋玲,马保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6期

8 王武祥;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J];中国建材;2005年08期

9 刘利萍 ,葛家君;建筑垃圾的转化利用[J];建筑;2005年10期

10 尚海洋;如何从建筑垃圾中"掘金"?[J];建材工业信息;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更新;田欣;;国内外建筑垃圾相关法规标准概述[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2 许颖;杨始强;李存才;罗刚;赵华;;深圳市建筑垃圾现状及循环利用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3 王宝民;李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讨论[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何更新;田欣;;国内外建筑垃圾相关法规标准概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进辉;杨军浩;;浅谈建筑垃圾的再生和利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第二部分 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研究科研文献摘编[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7 ;福州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办法[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8 陆凯安;;建筑垃圾应用技术及对策[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肖建庄;雷斌;王长青;;汶川地震灾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凯安;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2 张玉秀;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N];中国改革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刘荣慧;康土特公司建筑垃圾再利用现场实录[N];中国建材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蒙华 徐彦泓;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排放[N];中国建材报;2005年

5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李 悦;北京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之路[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昊 张黎霞;建筑垃圾如何进入“循环”[N];发展导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徐桂林 蒋明;穗将对建筑垃圾征收处置费?[N];广东建设报;2005年

8 惠贯;广州对建筑垃圾实行“一战式”管理[N];广东建设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汤璇 实习生 林秀芬 通讯员 徐桂林 本报记者 韩庆文 吴泉海 蒋明 整理 汤璇;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新契机[N];广东建设报;2005年

10 ;建筑垃圾规模再生渴望扶持[N];广东建设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魁;建筑垃圾高效分选关键技术及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浪;循环经济理论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运用[D];重庆大学;2007年

2 李雯;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政策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泽洲;建筑垃圾量化及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贾顺;重庆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和综合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段荣生;低碳经济视野中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书;S市建筑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辽宁大学;2013年

7 雷琼嫦;基于两型城市建设的建筑垃圾闭环物流系统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8 姚伟明;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博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马翔宇;昆明市建筑垃圾的逆向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柯瑞华;建筑垃圾应用于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1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411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