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
本文关键词: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矿业大学》 2015年
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
金志远
【摘要】:论文针对我国西北矿区部分浅埋煤层的第1层主采煤层已经采完,第2层主采煤层已经或即将大规模开采的现状,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相似模拟、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对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其成果可为浅埋近距煤层保水开采提供借鉴。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浅埋条件下,从近距煤层下层煤开采对上层煤覆岩导水裂隙二次发育影响的角度考虑,对浅埋近距煤层和重复扰动区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基于常规浅埋单一煤层的分类方法,将浅埋近距煤层分为三类,其中第Ⅰ类和第Ⅱ类浅埋近距煤层为主要研究对象。(2)研制了非亲水性隔水层相似材料,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固体实验和固液耦合实验,且将煤岩体红外辐射探测技术引入到物理相似模拟覆岩裂隙渗流试验中,并结合数值模拟固液耦合实验,弄清了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及渗流规律。对于第Ⅱ类浅埋近距煤层,下煤层开采过程中,浅埋近距煤层上煤层开采后已压实稳定的覆岩导水裂隙会二次发育,不同开采区域的覆岩导水裂隙发育程度不同。开采边界的隔水层裂隙在上煤层开采过程中或采后能够弥合,但在下煤层开采过程中较难弥合,采空区中部的隔水层裂隙在岩层回转挤压下较易弥合。(3)建立覆岩力学模型,分析了岩层破断或拉伸破坏时的极限破断步距与其下方有效下沉空间高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隔水层无荷侧向约束膨胀伸长量,以及隔水层等效裂隙宽度的概念,建立了隔水层裂隙宽度与其最大下沉值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隔水层裂隙张开-弥合的发育机理,进而揭示了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机理。(4)针对第Ⅱ类浅埋近距煤层,考虑岩层移动边界角和充分采动角,确定了隔水层不产生导水裂隙的下煤层临界内、外错距的合理取值范围,给出了内错布置条件下隔水层不产生导水裂隙的临界层采比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水资源易流失区域(保水开采薄弱区)的消除、转移和局部处理等控制方法(包括“一分为二、窄区段煤柱、错开同采法”和开采边界台阶式局部充填法),进行了采区(盘)区工作面保水开采布置设计,且给出了关键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保水开采适用条件分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3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建新,侯忠杰,何振芳;浅埋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2年02期
2 黄庆享;蔚保宁;张文忠;;浅埋煤层黏土隔水层下行裂隙弥合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3 张彦洪;柴军瑞;;岩体离散裂隙网络渗流应力耦合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4 黄庆享;浅埋煤层的矿压特征与浅埋煤层定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8期
5 李树忱;冯现大;李术才;李利平;李国莹;;新型固流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6 黄庆享;张文忠;侯志成;;固液耦合试验隔水层相似材料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远进;;薄基岩浅埋煤层覆岩破坏移动规律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overburden movement and subsurface water seeping in shallow seam mining[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2007年06期
3 张飞;刘文生;;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地表下沉系数选取研究[J];测绘工程;2010年06期
4 张飞;刘文生;霍志国;方书山;;地表下沉系数选取的LWPSO-BP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6期
5 李永树,韩丽萍;地表移动与变形曲线形态分析[J];测绘学报;1998年02期
6 祁慧敏;彭程;;MATLAB与VB结合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王芝峰;周行;李彪;;村庄下采煤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1期
8 刘洪;震电效应研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前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2期
9 朱亮;杨明楠;;采煤对采兔沟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J];地下水;2010年05期
10 刘书贤,马利军;地表移动动态实时模拟及可视化[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高峰;露井联合开采作用边坡损害机理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忠明;小浪底库区采空区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青峰;特厚煤层高效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孙冬明;采动区送电线路铁塔力学计算模型及塔-线体系共同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黄伟;基于流固耦合动力学的矿压显现与瓦斯涌出相关性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韩涛;富水基岩单层冻结井壁受力规律及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常西坤;深部开采覆岩形变及地表移动特征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德深;煤矿区采动覆岩离层分布规律与地表沉陷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10 王建学;开采沉陷塑性损伤结构理论与冒矸空隙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召熊,郭春茂,高大水;地质力学模型材料试验研究[J];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报;1984年00期
2 王涛;项宇;李扬;;节理岩体中地下水流动的三维离散元方法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2期
3 唐东旗;李运成;姚秀芳;;断层带留设防水煤柱开采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6期
4 胡耀青;赵阳升;杨栋;;三维固流耦合相似模拟理论与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胡耀青;赵阳升;杨栋;;采场变形破坏的三维固流耦合模拟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王媛,速宝玉,徐志英;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全耦合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7 黄勇,周志芳;岩体渗流模拟的二维随机裂隙网络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王贻明;吴爱祥;张传信;滕炳娟;;复杂条件下矿柱回采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J];金属矿山;2006年12期
9 李勇;朱维申;王汉鹏;李术才;张强勇;;新型岩土相似材料的力学试验研究及应用[J];隧道建设;2007年S2期
10 黄庆享;侯志成;张文忠;张沛;;黏土隔水层相似材料胶结剂的正交实验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特性浅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S1期
2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科技;2001年03期
3 石文球;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技术;2005年08期
4 张华兴,张刚艳,许延春;覆岩破坏裂缝探测技术的新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9期
5 檀双英;康永华;刘治国;张玉军;张刚艳;;祁东煤矿综采覆岩破坏特征[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9期
6 葛英豪;肖建辉;刘文中;冯士安;;许疃煤矿8223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研究[J];煤矿安全;2009年03期
7 王金安;纪洪广;张燕;;不整合地层下开采覆岩移动变异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8期
8 张玉军;;钻孔电视探测技术在煤层覆岩裂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2011年03期
9 刘凯;;地面电磁法探测覆岩破坏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年02期
10 沈永炬;黄远;;不同间距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洪伟;许家林;朱卫兵;;覆岩移动的拱-梁组合结构模型的初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孙如华;李文平;李小琴;;叠加开采顶板覆岩变形破坏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松;高延法;刘松玉;;覆岩结构破坏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杨逾;范学理;刘文生;赵德深;;覆岩离层注浆中注浆量的确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李培现;谭志祥;闫丽丽;邓喀中;;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反演[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昆轮;张传玖;;宽沟煤矿覆岩活动及应力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易德礼;康永华;赵开全;;祁东煤矿高水压裂隙岩体综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杨居友;;覆岩(离层)注浆工程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10 耿养谋;;矿山开采覆岩应力拱演化规律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辉;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金志远;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贾凯军;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吴士良;对采场矿山压力有明显影响的覆岩破坏运动演化规律[D];山东科技大学;2002年
5 马其华;长壁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及相关矿山压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汪华君;四面采空采场“θ”型覆岩多层空间结构运动及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尹增德;采动覆岩破坏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春意;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演化规律的预测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常西坤;深部开采覆岩形变及地表移动特征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胡青峰;特厚煤层高效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雷;深部采煤采动阶段覆岩运动规律及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周璇;采动条件下覆岩地电场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现辉;大同矿区双系煤层开采覆岩大范围运动规律及结构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郭金帅;大倾角综采面覆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程晋国;停采线侧村庄压煤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钻孔布置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张新国;采场覆岩破坏规律预测及咨询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朱蕾;陕北煤层开采覆岩变形数值仿真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李磊;祁东煤矿高水压下原生纵向裂隙发育覆岩采动破坏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9 魏义强;大采深条件下采煤活动引起的覆岩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阔;双层混合开采条件下覆岩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8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7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