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会议摘要集》2015年
本文关键词:Pseudomonas sp.C27反硝化脱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会议摘要集》2015年
pQuant:蛋白质组学定量数据解析软件
刘超 宋春青 袁作飞 迟浩 付岩 王乐珩 贺思敏 董梦秋 孙瑞祥
【摘要】:蛋白质定量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定量数据解析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我们开发了相关软件pQuant,主要支持基于一级谱图信息的标记定量实验,如SILAC标记实验、15N标记实验等的数据解析。pQuant在定量算法上的特点是针对现在复杂样品中普遍存在的近质量共洗脱肽段信号互相干扰的问题,为肽段轻、重标形式的每个同位素峰重构色谱曲线,而后挑选干扰最小的色谱曲线计算比值。如图1所示,蓝色曲线、红色曲线分别是肽段轻标、重标形式的同位素峰色谱曲线。预期比值应该是1:1。肽段重标形式的单同位素峰曲线受到了干扰,如果选取该曲线计算比值,会得到2.5:1的不准确比值。pQuant对各曲线受干扰程度进行了分析,选择轻标的单同位素峰曲线、重标的第一同位素峰曲线去计算比值,得到准确的结果。pQuant与Census[1]、Max Quant[2]在7种混合比例(1:1,1:2,1:5,1:10,10:1,5:1和2:1)的SILAC标记的He La细胞样品上对比了结果。Census报告的肽段"非数"比值能占到总结果数目的2.5%到10.7%,Max Quant报告的肽段"非数"比值能占到总结果数目的 1.8%到2.7%,而pQuant只有0.01%到0.5%。除去肽段"非数"比值,对比其他比值的标准差,Census和MaxQ uant比pQuant大30%到100%。pQuant定量精度有明显的提高[3]。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973项目(2012CB910602,2011YQ09000506,2010CB912701)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KGCX1-YW-13)资助
【分类号】:Q51;TP319
【正文快照】:
图1 p Quant精确定量示意图pQuant:蛋白质组学定量数据解析软件@刘超$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宋春青$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102206 @袁作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惠榕,张秀春;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概述[J];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2 孙颖,张阳德;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02年10期
3 李柯;第二届蛋白质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何大澄,肖雪媛;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年04期
6 林燕玲;异军突起的蛋白质组学[J];植物杂志;2003年01期
7 ;为在国际蛋白质组学研究上占有一席之地 记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年01期
8 张洁,张丽华,张维冰,张玉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多维液相分离系统[J];现代仪器;2004年01期
9 ;为在国际蛋白质组学研究上占有一席之地——记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J];生命的化学;2004年01期
10 ;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第一轮通知)[J];生命的化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学的国内外进展[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些体会[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石荣;程刚;贺福初;;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严顺平;孙卫宁;张敏华;苏维埃;汤章城;;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水稻抗盐机理[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张国林;陈子珺;王三英;彭宣宪;;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刘少君;丁勤学;郭尧君;王光辉;贾宇峰;赵从建;阙海萍;林秋霞;;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的创新、改进和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7 金善炜;;中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应如何选题之我见[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汪世华;胡开辉;;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9 李克;苟黎明;邵小宝;朱慧;;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蛋白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郝佩;刘琪;黄音;林建;杨少友;李亦学;;整合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系统[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光;[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吴志军 郝成涛;[N];科技日报;2009年
3 郝成涛;[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N];科技日报;2001年
5 吴志军 胥金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郝成涛;[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通讯员 郝成涛;[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莉;[N];科技日报;2007年
9 吴志军 王东根;[N];科技日报;2003年
10 记者 项铮;[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纬倩;基于质谱的糖蛋白质组学/糖组学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郭鸿亮;Pseudomonas sp.C27反硝化脱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鹏;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及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人类蛋白质组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熊继先;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贠栋;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处理及检索质量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张婕;蛋白质组学多维色谱质谱分析平台新技术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张磊砢;病毒粒子以及病毒和宿主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8 郝建荣;Pseudomonas stutzeri SDM催化特性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贾韦韬;生物质谱新技术与新方法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袁泉;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研究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基于知识图谱的蛋白质组学发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2 张君;基于非变性2DE-网格凝胶切取—定量LC-MS/MS的非变性细胞蛋白质组学及规模相互作用分析策略的建立[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樊锋旭;乙型肝炎病毒Core蛋白通过MLX调控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雪;石耳科真菌干旱耐受机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夏西洋;睾丸蛋白质组学数据翻译后修饰再挖掘[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6 曾勇;人类外周血单核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曹璟;中介蝮蛇毒蛋白质组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罗敷;三维串联液质联用蛋白质组学分离方法的建立[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馨悦;线虫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系统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邢晓华;果蝇组织特异性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Pseudomonas sp.C27反硝化脱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8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