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monas sp.C27反硝化脱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Pseudomonas sp.C27反硝化脱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惠榕,张秀春;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概述[J];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2 孙颖,张阳德;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02年10期
3 李柯;第二届蛋白质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何大澄,肖雪媛;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年04期
6 林燕玲;异军突起的蛋白质组学[J];植物杂志;2003年01期
7 ;为在国际蛋白质组学研究上占有一席之地 记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年01期
8 张洁,张丽华,张维冰,张玉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多维液相分离系统[J];现代仪器;2004年01期
9 ;为在国际蛋白质组学研究上占有一席之地——记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J];生命的化学;2004年01期
10 ;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第一轮通知)[J];生命的化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军;;蛋白质组学—药物发现的新途径[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一部分)[C];2002年
2 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学的国内外进展[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些体会[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石荣;程刚;贺福初;;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严顺平;孙卫宁;张敏华;苏维埃;汤章城;;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水稻抗盐机理[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张国林;陈子珺;王三英;彭宣宪;;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刘少君;丁勤学;郭尧君;王光辉;贾宇峰;赵从建;阙海萍;林秋霞;;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的创新、改进和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金善炜;;中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应如何选题之我见[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汪世华;胡开辉;;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10 罗灿;余蓉;;药物蛋白质组学的技术进展[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光;[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李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吴志军 郝成涛;[N];科技日报;2009年
4 郝成涛;[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吴志军 记者 张锋;[N];解放军报;2002年
6 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N];科技日报;2001年
7 齐继成;[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王兵;[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吴志军 胥金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10 郝成涛;[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纬倩;基于质谱的糖蛋白质组学/糖组学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郭鸿亮;Pseudomonas sp.C27反硝化脱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经硕;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蛇毒鉴定中的探索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熊继先;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贠栋;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处理及检索质量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张婕;蛋白质组学多维色谱质谱分析平台新技术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张磊砢;病毒粒子以及病毒和宿主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8 郝建荣;Pseudomonas stutzeri SDM催化特性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贾韦韬;生物质谱新技术与新方法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袁泉;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研究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基于知识图谱的蛋白质组学发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2 张君;基于非变性2DE-网格凝胶切取—定量LC-MS/MS的非变性细胞蛋白质组学及规模相互作用分析策略的建立[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石红霞;维吾尔族IgA肾病尿液糖基化蛋白质组学的观察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湛玉晓;乳腺癌血清蛋白标记物的筛选及鉴定[D];郑州大学;2015年
5 林丛;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构建与HBx通过调控PDK1磷酸化参与HCC发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6 樊锋旭;乙型肝炎病毒Core蛋白通过MLX调控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德志;PRRSV Nsp1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杨磊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手术期循环血液中膜微粒的变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雪;石耳科真菌干旱耐受机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曾勇;人类外周血单核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Pseudomonas sp.C27反硝化脱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8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