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非球形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的构筑、功能化及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1 19:02

  本文选题:非球形 + 中空纳米结构 ; 参考:《吉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中空纳米结构是一系列内部具有空腔,结构尺寸在纳米尺度的材料的总称。作为功能材料家族中的一员,中空纳米结构将功能性壳层与结构内部的空腔相结合,降低了密度、增大了比表面积、并缩短了电荷和物质传输的路径。基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中空纳米结构在现有及新兴领域均引起了人们极大地研究兴趣,并在催化、生物医药、光电、环境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十年中,研究者们设计并建立了多种用于制备中空纳米结构的方法,如层层组装法、微乳液法、自模板法、奥斯瓦尔德熟化法等。尽管这些构筑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具有非球形的模板材料较为稀少,构筑具有各向异性形貌的中空纳米结构仍然存在困难。除此之外,大多数构筑方法都针对于无机中空纳米结构的制备,设计和建立聚合物中空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仍然是一向挑战。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制备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配位竞争诱导聚合”的机理,通过边拆解边聚合的方式实现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的构筑。该方法设计新颖、思路巧妙、制备条件温和,为构筑一系列基于聚合物的中空结构提供了研究平台。此外,通过对该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调控和引入功能性的纳米微粒,还实现了对所制备的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的功能化,使其在生物医药、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第二章中,首先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IF-8为模板材料,多巴胺(DA)为单体制备了中空聚多巴胺纳米结构,并以此为例对配位竞争诱导聚合(CCIP)法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理论计算结合能对该机理进行了论证。通过对反应过程进行监控,了解了中空纳米结构的形成;通过调节实验条件,实现了对产物的结构、尺寸、壳厚等参数的精确调控;通过进一步拓展模板材料,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不同金属阳离子配位的中空聚多巴胺纳米结构;通过进一步拓展单体,得到了不同的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进一步对所制备的纳米结构进行生物毒性、药物负载以及光热升温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这几方面均具有出色的性能表现,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第三章中,通过引入功能性纳米微粒——金纳米棒(AuNRs),对所制备的中空聚多巴胺纳米结构进行了功能化。通过表面配体(PVP)修饰,能够很容易地将AuNRs引入到模板材料当中,且形成中空结构之后AuNRs仍然保留在体系当中;通过对所制备的纳米结构(AuNRs@PDA NCTs)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NRs的引入对中空PDA纳米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进一步对其性能进行表征,AuNRs@PDA NCT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出色的光热升温性能、较高的药物负载量及可控释放性能。在体外细胞及裸鼠体内肿瘤实验中,负载了抗癌药物的AuNRs@PDA NCTs均表现出较好的光疗-化疗协同抗癌效果。此外,由于AuNRs的引入,纳米结构在CT成像方面也表现出了不错的性能。第四章中,通过引入Fe_3O_4纳米粒子,并对中空聚合物结构进行碳化处理,制备了负载有Fe_3O_4的十二面体中空碳纳米笼(Fe_3O_4/C NCs)。利用此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笼对于Fe_3O_4的负载量较大,尺寸、结构精确可控,且以聚合物作为碳源实现了N掺杂。基于Fe_3O_4纳米粒子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及中空碳纳米笼的内部大空腔结构,我们对所制备的Fe_3O_4/C NCs的锂离子电池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Fe_3O_4/C NCs作为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有效的缓解了Fe_3O_4纳米粒子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聚集和体积膨胀带来的结构破坏。进一步的高温结晶处理,所制备的Fe_3O_4/C具有出色的循环比容量,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出色的应用潜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基于CCIP法制备的其它类型的中空纳米结构进行了碳化和锂离子电池方面的测试,得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总之,我们建立了一种基于“配位竞争诱导聚合”机理的制备方法来构筑具有非球形的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该方法不仅为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的合成提供了思路和平台,也为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功能性纳米结构的制备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理论探索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实现了对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的制备、功能化及其性能方面的研究,推动了纳米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发展。
[Abstract]:A new method for preparing hollow nano - structure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past decad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no - structure of AuNRs @ PDA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 , excellent light - heat - raising performance , high drug loading and controlled release . In the fourth chapter , AuNRs @ PDA NCTs 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 excellent light - heat - raising performance , higher drug loading and controlled release . In the fourth chapter , by introducing Fe _ 3O _ 4 nanoparticles and carbonizing the hollow polymer structure , the hollow carbon nano - cage ( Fe _ 3O _ 4 / C NCs ) loaded with Fe _ 3O _ 4 is prepar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 _ 3O _ 4 / C NCs have excellent cycling - specific capacity and have goo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lithium - ion batteries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1;O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绍斌,胡浩权;锂离子电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2 ;新型锂离子电池[J];炭素技术;2002年03期

3 启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J];金属功能材料;2003年01期

4 周园 ,韩金铎;锂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共存——参加“锂离子电池与电动车”研讨会有感[J];盐湖研究;2003年02期

5 侯转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状况与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07期

6 李洪枚,姜亢;废旧锂离子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分析与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2004年05期

7 于冶夫;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再生产[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年04期

8 席国喜;焦玉字;路迈西;;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研究现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年01期

9 ;2009(第四届)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J];新材料产业;2009年06期

10 ;2009(第四届)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J];新材料产业;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名飞;郭永兴;李新海;吴显明;;锂离子电池气胀问题探析[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宏伟;邓爽;肖海清;王超;杨宗辉;施亚申;;锂离子电池误使用的安全检测与分析[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勇;盘毅;谢凯;芦伟;;锂离子电池的存储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俊乾;;锂离子电池中的扩散应力和破坏[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康慨;戴受惠;万玉华;王树安;;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张千玉;马晓华;;二甲苯用作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千玉;马晓华;;新型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朱静;于申军;陈志奎;何显能;周永超;李贺;;水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崔少华;杨晓民;;圆型锂离子电池渗液不良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李琳琳;王斌;吴宇平;T.van Ree;;甲基苯基二-(甲氧二乙基)硅烷用作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壮;新国标9月实施锂电池门槛加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刘碧玛;动力锂离子电池要抓住发展机遇[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颖;深圳锂电产量已占全国六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实习记者 徐恒邋记者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受关注 新材料研究是热点[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徐恒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备受关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李燕京;锂离子电池国标年内将出台[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新材料在线首席研究员 李国强;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日韩三分天下[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金信;全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在津建成[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黄新培;业内专家对生产企业提出三点建议[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龙;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玉荣;锰基混合型金属氧化物孪生微纳结构的制备、形成机理与储锂性能[D];山东大学;2015年

3 易金;锂离子电池钒基负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千玉;绿色能源材料钛酸锂的改性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袁庆丰;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和电池安全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明海;高容量或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合成与相应全电池的组装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杨智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锗电极的设计与制备[D];兰州大学;2015年

8 董汉成;卫星电源电池健康状态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张涛;废弃锂离子电池破碎及富钴产物浮选的基础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张立强;锂离子电池多物理模型参数辨识及健康特征提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失效锂离子电池破碎特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宇宏;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会军;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任婉;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6 玄哲文;微纳结构MnO_2及CuO的制备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7 邢程程;原位生长FeS纳米结构薄膜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8 白钢印;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镍猛酸锂的合成与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宋赢;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钛负极材料掺杂改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安平;聚酰亚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0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920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