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抗压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3 01:35

  本文选题: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 + 抗压性能 ; 参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研究源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竹材原态仿生重组胶合性能及关联力学特性研究”(31470582)。本文研究目标为:基于仿生学原理,通过对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强度和刚度的性能表征,充分理解蜂窝结构在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中体现的结构特性与力学特性,揭示竹单元对整体力学性能的贡献。从而找到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竹单元个体与材料整体的力学关系,加快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在仿生领域的应用步伐,并为应用于建筑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本文研究内容为:采用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连续成型工艺,通过研究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长细比和竹单元直径对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抗压性能、破坏特征的影响,开展大规格、仿生竹质工程构件的制造和性能评价研究。并对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成型机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原生态竹材在竹质工程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1)完成了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竹单元的制造工艺与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成型工艺,并利用轴向抗压的方法对制备的2种规格(长度1100mm和1500mm)的竹单元进行了破坏模式的研究、抗压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2种竹单元均是屈曲破坏;竹单元长度1100mm和1500mm的竹单元最大抗压强度平均值分别为34.4kN和31.5kN,而其最大纵向变形平均值分别为9.7mm和13.4mm;2组竹单元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下降阶段。并提出了竹单元的允许应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力学计算公式,可在工程设计上对竹单元进行筛选,为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制造提供符合力学性能要求的竹单元。(2)通过轴向抗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长细比的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破坏模式、抗压性能。得到如下结论: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破坏大多发生在外围竹筒,以外鼓、劈裂为主要形式,粘结各竹筒的胶层未见明显破坏;短柱(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长度为368mm、736mm)以竹材材料的破坏为主要特征,而长柱(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长度为1840mm)则多发生屈曲破坏;随着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长细比的增加,5组试件的承载力略有降低,总体可预测;从长细比4到6(即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长度736mm到1104mm)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极限载荷下降明显;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最大轴压变形随着长细比的变化的规律与二次函数趋势一致。通过使用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对具有不同长细比的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接近。理论计算的引入可为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3)通过对材料进行轴向抗压试验,研究了不同竹单元直径制成的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破坏模式和抗压性能。结论如下:本研究的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破坏主要以竹单元的外鼓、劈裂和端部的材料破坏为主;随着竹单元直径的不断增加,最大纵向位移和极限载荷均有增大的趋势,且弹性阶段也随着竹单元直径的增加而变长;竹单元直径在80~100mm的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抗压性能的各项指标较为接近;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极限载荷随着竹单元直径的变化规律与三次函数一致;随着竹单元直径的不断变大,试件的最大挠度逐渐变小。这说明竹单元直径越大,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越不容易出现弯曲,材料越能够充分受力。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挠度随着竹单元直径的变化最终有趋于一个固定值的趋势。(4)研究了不同指接位置的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破坏模式和抗压性能。结论如下:带指接的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最先破坏的是指接位置,破坏主要以竹单元的鼓包、劈裂和指榫的压溃、胶层脱落为主要现象;随着指接位置向试件上部移动,试件的最大载荷有变大的趋势;指接位置在1m长的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距上端部1/3,1/4,1/5处时,对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挠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其中以指接距上端部1/5处的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受指接位置的影响最小。提出了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失效判据式,判据式可为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失效进行预判,可对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在工程上的使用提供指导依据。(5)通对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制造工艺与竹单元的抗压试验,设计了适合制造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的机械加工方法;通过对竹单元长细比、指接位置对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抗压性能影响的研究,设计了适合横向组拼胶合的加压方式,并设计适宜的卡具;通过对竹单元直径对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抗压性能的影响的研究,筛选适合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制造的单元数和拼排方式,对已有成型机进行了优化设计。
[Abstract]:Based on the bionic principle , the paper studies the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amboo unit in the original bionic recombination material of bamboo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bamboo unit is 9.7mm and 13.4mm , and the maximum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is 9.7mm and 13.4mm respectively . ( 3 ) The failure mode and the crush resistance of the original bionic recombination material of bamboo are studied by axial compressive test on the material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As the diameter of bamboo unit increases , the maximum deflection of bamboo raw state bionic recombination material tends to decrease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S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灿柳;胡时胜;张春晓;;约束条件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抗压性能研究[J];聚氨酯工业;2006年02期

2 李志仁;徐杨;;加速竹材加工机械开发,充分利用我国竹材资源[J];中国人造板;2006年03期

3 刘志坤,邵千钧,余养伦,叶丹红;竹材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研究(二)[J];竹子研究汇刊;2003年03期

4 张建;汪奎宏;李琴;华锡奇;;我国竹材利用率现状分析与建议[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年08期

5 张亚梅;于文吉;;热处理对竹材性能及变色的影响[J];木材加工机械;2008年04期

6 杨元亮;;竹材炭化工艺[J];农村新技术;2010年22期

7 邹怡佳;陈玉和;吴再兴;陈章敏;;竹材防开裂研究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12年05期

8 曾其蕴,,鲍贤昒,李世红,周本濂;压缩竹材的研制及性能[J];林业科学;1994年03期

9 缪宗华,黄祖泰,李正红,胡为颖,孙达新;引进竹材加工设备的改进[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0 张齐生,孙丰文;我国竹材工业的发展展望[J];林产工业;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建波;傅万四;韩望;;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A];第十一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曲福进;黄承逵;赵国藩;;SIFCON的抗压性能[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涂桥安;;整竹展开竹平板、刨切薄片及薄片装饰板研究开发[A];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彭应兵;我省竹材加工产业前景看好[N];湖南科技报;2010年

2 通讯员 陈则珍 记者 任晓燕;竹材加工产业20年未解之难题告破[N];廊坊日报;2012年

3 省林科院研究员 丁定安;“竹材对剖联丝重组”的推广应用[N];湖南科技报;2011年

4 张成岳;“竹整张”——竹材应用新高度[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刘洪宇;21世纪我们住“竹房”?[N];辽宁日报;2008年

6 大庄;竹材的低碳理想[N];中华建筑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孙吉晶;竹材加工业“短腿”明显[N];宁波日报;2010年

8 四川省包装行业协会竹胶板专家组组长 蒋道友;提升以竹代木包装板产业之我见[N];中国包装报;2003年

9 陈胜伟;我国专家研制出高效无毒木竹材保护剂[N];农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王建兰;竹材产业发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彬;竹材原态仿生重组材抗压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2 孙照斌;龙竹竹材的热压干燥及传热传质特性[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刘焕荣;竹材的断裂特性及断裂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杨永福;竹材切削加工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韩望;竹材原态多方重组单元与冷压热固工艺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6 刘星雨;竹材原态多方重组单元指接性能及设备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秦莉;热处理对重组竹材物理力学及耐久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U

本文编号:1970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970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