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酶解木质素微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1 19:24
【摘要】:木质素是一种由苯丙烷单元组成的芳香烃聚合物,是继纤维素之后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自然资源。然而,由于木质素的复杂结构导致其没有被广泛应用。将可再生的木质素资源开发为微纳米材料,是实现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一种新途径。此外,木质素的化学修饰能结合木质素和修饰基团的优势,使其用途更为广泛。因此,利用木质素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特性,制备微纳米木质素并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和应用探讨,能为木质素利用开拓新途径,对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木质素的微纳米化开发为目标,选用酶解木质素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实心木质素微纳米球、中空开口木质素微纳米球、硅烷修饰木质素微纳米球和荧光修饰木质素纳米粒子,重点揭示了实心木质素微纳米球和中空开口木质素微纳米球的形成机理,探讨了木质素微纳米粒子在紫外吸收、荧光探针和增强填料等方面的应用性能。在实心木质素微纳米球方面,通过简单的自组装方法能获得均一的木质素微纳米球。微纳米球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从内向外在π-π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粒径范围为190-590nm。增加初始木质素浓度会导致微纳米球直径和产率增加。在初始浓度为2 mg/mL时得到微纳米球的产率为72.15%。微纳米球的平均粒径在30天后未发生明显变化。相比木质素原料,微纳米球的化学结构特征未发生明显改变。较高制备温度会导致微纳米球表面形成缺口,归因于四氢呋喃挥发速度的影响。此外,微纳米球的平均粒径随搅拌速度或去离子水滴加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相比已有的直接透析方法,采用本研究的方法获得的微纳米球拥有较好的规整性和均一性,且可通过木质素的初始浓度、去离子水滴加速度和搅拌速度实现木质素微纳米球的尺寸可控。在中空开口木质素微纳米球方面,自组装方法获得中空开口木质素微纳米球的过程中,由于四氢呋喃等级的影响使得分析纯四氢呋喃与去离子水混合时会产生相分离,形成微纳米乳液,进而为中空微纳米球的形成提供软模板。随着去离子水的逐步滴加,其由分散相逐步转变为连续相,在相转变后,木质素分子从外到内在π-π作用下层层自组装形成微纳米球,且微纳米球具有相对疏水的外表面和相对亲水的内表面。由于自组装过程中微纳米球内外表面产生压力差致使微纳米球形成开口。增加滴定前木质素浓度会导致微纳米球粒径和壁厚增大,而微纳米球开口直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在初始木质素浓度为0.5 mg/mL时,微纳米球比表面积为25.4 m2 g-1。增加搅拌速度或去离子水滴加速度会导致微纳米球粒径减小。在微纳米球的制备前后,木质素的化学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在15天后,微纳米球的粒径仍未发生明显改变。此外,微纳米球悬浮液在pH值为3.5到12范围内保持稳定。在硅烷修饰木质素微纳米球方面,使用三甲氧基(辛基)硅烷(TMOS)对实心木质素微纳米球修饰时,Si-OCH3基团水解形成Si-OH后,主要修饰途径为一部分基团接枝修饰到木质素微纳米球表面的木质素分子上,而剩余基团与相邻硅烷分子发生缩聚反应形成Si-O-Si键,使得TMOS会在木质素微纳米球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随着TMOS浓度增大,修饰到木质素微纳米球上的硅烷含量增多,而当其达到一定浓度后,随浓度增大,修饰到木质素微纳米球上的硅烷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木质素微纳米球的初始分解温度为133.1°C,而硅烷修饰的木质素微纳米球的初始分解温度增加到159.8°C。在荧光修饰木质素纳米粒子方面,通过结合硅烷化学、酰胺化反应和超声处理成功制备了荧光木质素纳米颗粒。芘标记荧光木质素拥有紫外吸收和荧光特征峰。随着通氧时间增加,芘标记荧光木质素氧猝灭增强。超声处理后芘标记荧光木质素的粒径为92.5nm。增加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会引起木质素表面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修饰含量增加,而由于较高浓度下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木质素表面会产生自缩合致使芘标记荧光木质素的荧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增加1-芘丁酸的浓度会使芘标记荧光木质素的荧光释放强度增加。将木质素微纳米球与PVA共混能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和较高的可见光透射性能的微纳米复合膜。相比木质素直接与PVA共混膜,木质素微纳米球能均匀分散于PVA基质中,未出现宏观相分离,而展现出微观相分离。纯PVA膜的最大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64.7°C和104.2°C,而含有1%木质素微纳米球复合膜的最大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增加到272.1°C和116.8°C,且随着PVA基质中木质素微纳米球浓度增大,复合膜的最大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步提高。在PVA中加入一定量的木质素微纳米球能在少量损失断裂伸长率条件下有效改善其力学强度。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36.2;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东;王都留;卢小泉;;卟啉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12年10期

2 杨柳;雷霆;裴坚;刘晨江;;有机微纳米材料的设计策略、加工及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12期

3 ;微纳米材料科技及应用国际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4 吕英海;周仕学;邹玉红;吕东琴;刘文平;;微纳米颗粒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孙健;于锟;黄家锐;何月珍;;两种形貌氧化铜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徐晓建;邓子辰;;非局部因子和表面效应对微纳米材料振动特性的影响[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3年01期

7 尚福林;北村隆行;平方宽之;;微纳米材料及其结构的界面强度的实验研究[J];力学进展;2008年04期

8 梁红莲;徐慧娟;吴华涛;;基于水凝胶模板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微纳米材料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雷;李兆乾;陈学太;;金属锗酸盐微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2012年06期

10 樊莉红;陈福义;刘婧;张金生;;单晶硅基体上紫外光诱导生长铜微纳米粒子薄膜[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欢;杜记民;陈静;张江山;;由配合物构筑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与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贾漫珂;苏贵金;郑明辉;;氧化铁3D微纳米材料在氯代芳烃降解中的应用[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少华;;广义JKR理论及其应用[A];2006年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任启鸿;单思聪;杨皓;赵红平;;微纳米材料表面效应的有限元模拟[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勇;王女;陈洪燕;江雷;;仿生制备多级结构微纳米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李东密;郑炎松;;分子的手性对聚集体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丽霞;刘烨煊;苏贵金;郑明辉;;铁基氧化物微纳米材料对六氯苯的降解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梁衍亮;陶占良;陈军;;镁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电极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张郭亮;董春迎;;三维微纳米裂纹与夹杂相互作用的边界元法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薛亚辉;;微纳米材料力学理论及相关应用[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铝包;复合膜在我国医药软包装中的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孙志明;复合膜质量控制[N];中国包装报;2008年

3 林其水;复合膜生产中两种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N];中国包装报;2008年

4 罗小明;2010软包装复合膜加工技术交流会在庵埠结束[N];中国包装报;2010年

5 孙平;生产复合膜应关注环保[N];中国包装报;2003年

6 巩海江 赵佩星 鹿晓红;广生药用铝箔复合膜项目昨日竣工投产[N];晋中日报;2010年

7 科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发展趋势[N];中国包装报;2003年

8 川文;复合膜生产工艺日趋完善[N];中国包装报;2004年

9 李;山东全面推行食盐复合膜小包装[N];中国包装报;2002年

10 于洋;化学修饰碳糊铋膜电极获专利[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福全;酶解木质素微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2 肖全兰;用于光谱调制碱金属铌酸盐微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珑;细胞—微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统计热力学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吴志光;自驱动合成微纳米马达的仿生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卢艳;铋基半导体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6 张文林;基于柑橘皮渣及果胶的新型微纳米材料研制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7 辛志峰;孔性配位聚合物微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魏玮;环交联型聚膦腈微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曹霄峰;几种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雷;三元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液相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阳;Ni_2P/Ni_(12)P_5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建彪;尺寸效应对微纳米结构力学行为及性质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孙丹丹;氧化亚铜微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4 郑见平;PbS微纳米线的力电学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杨艳琼;聚合物基底诱导贵金属自组装微纳米超结构形貌调控及机理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6 刘爱芳;静电纺丝法制备铜锌锡硫微纳米纤维及其性能表征[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黄江;碳微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郭帆;铋基化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国超;SiO_2@Y_2O_3:Eu~(3+)核壳微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发光性能[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李丽丽;基于微纳米材料过氧化物模拟酶特性的生物传感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89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389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3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