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生物质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5 20:33
【摘要】:合成化学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合成化学的中心任务是开发高效的碳-碳键、碳-杂键生成方法和官能团转化策略。其中,以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有机反应尤为重要,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等产业。但是,传统的均相催化以及依其建立起来的合成化学工业生成成本高,同时催化剂(尤其是过渡金属离子和膦配体)的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在治理过程中需要花费巨大的费用。多相催化剂不仅能解决均相催化剂较难分离、回收以及循环使用等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已成为当今绿色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物质基材料是一类具有发展潜力的功能性材料,它可以替代传统材料,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生物质材料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能够螯合金属离子和纳米粒子,能在绝大多数有机溶剂中稳定存在。此外,生物质还具有种类繁多、可生物降解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是制备多相催化剂的理想载体。因此,设计和构建以生物质为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研究背景下,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几种生物质基催化剂,并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在有机合成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原位还原-沉积方法将金属钯纳米粒子沉积于木聚糖类半纤维素分子骨架表面,成功制备了木聚糖类半纤维素负载纳米钯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形貌、组成、催化性能以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该催化剂能高效地催化卤代芳烃(碘代、溴代芳烃)分别于有机硼酸、烯烃、炔烃之间的Suzuki、Heck、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产率达82~99%。催化剂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简单的操作步骤,实现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在重复使用6次后催化效果没有明显的降低。(2)以从黄竹生物质原料中提取的木聚糖类半纤维素为载体,通过三联吡啶配体化学改性后与钯盐配位,制备了新型木聚糖类半纤维素负载钯-三联吡啶络合物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以醇类作溶剂,该催化剂能够有效催化卤代芳烃与有机硼酸类化合物的Suzuki偶联反应,产率达78~98%。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经过简单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操作步骤,实现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在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3)以农林废弃物蔗渣中具有的丰富的羟基等活性基团作为氢键供体与碘化钾复合,制备了蔗渣/碘化钾二元催化剂体系(KI/SCB),并成功用于催化无溶剂条件下的二氧化碳与氧(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环加成反应。考察了蔗渣与碱金属盐协同催化关系,以及多种反应因素(温度、时间、压力)对环加成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反应底物的广谱性进行了拓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环状碳酸酯类以及VA唑烷酮类化合物。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该催化体系在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制备碳酸丙烯酯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前景。(4)以木质素磺酸盐作为原料,通过简单离子交换过程制备了木质素磺酸(LSA)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溶剂条件下,LSA可催化醛、β-萘酚、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之间的三组分缩合反应制备相应的苯并Tk吨类化合物。在90℃条件下,反应时间为2 h,LSA用量为20 mg的条件下,产率达82~93%。该催化剂对含有多种取代基的底物均具有良好的广谱性。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后,产率仍可达82%,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同时本研究发现该制备的催化剂LSA对多种多组分反应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在催化醛、β-萘酚、酰胺类化合物三组分缩合反应制备酰胺烷基萘酚类化合物、Hantzsch反应以及Strecker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5)以农林废弃物蔗渣为原料经不完全炭化、磺化等步骤制备了基于蔗渣生物质固体酸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硝基苯乙烯类化合物与叠氮化钠之间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60℃条件下,该催化剂能有效催化硝基苯乙烯类化合物与叠氮化钠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产率达65~95%。研究发现,在该催化体系中,供电子基取代基反应活性高于吸电子基,吸电子效应越强催化活性越低;对位取代基的反应活性最高,间位活性次之,邻位活性最低。该催化剂在连续使用5次后,其产率仍达84%,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43.36;O63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艳;薛小虎;;合成苹果酯和苹果酯-B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02期

2 甲醇触媒科研组;;联醇催化剂的制备及常压活性评比[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1期

3 武荣瑞;蔡夫柳;王镇平;高重军;王枚先;;聚酯催化剂的研究——钛系催化剂文献简述[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4 田景新,张艳华;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合成方法的改进[J];辽宁化工;1997年03期

5 徐三魁,王文祥,李利民,苏运来;低压合成甲醇含锆催化剂的电镜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6 管英富,郭梦熊;合成β-SiC_w的催化剂熔球机理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1998年02期

7 李学富;周卓华;;神奇的催化剂[J];化学教育;1993年06期

8 杨得锁;顺丁烯二酸二丁酯合成的催化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9 于开录,刘昌俊,夏清,邹吉军,Balder Eliasson;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2年06期

10 孙桂大,李翠清,李凤艳,周志军;磷化钨催化剂的表征和加氢精制性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绪耕;张巍;荣峻峰;;制备压力对HDC催化剂生产树脂堆密度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郎笑梅;柏晓红;王淑英;张铭辉;母瀛;;新型单茂钛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丙烯聚合反应[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姜涛;陈伟;赵峰;覃雪;赵思源;谢伦嘉;;琥珀酸酯为内给电子体丙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坤;;树脂类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谢建华;王立新;谢剑波;周其林;;高效手性螺环铱催化剂及其在简单酮氢化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6 罗海棠;宋国勇;杨立明;;氨基磺酸: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在室温下合成β-乙酰氨基酮[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袁超树;张富民;王军;任晓乾;;脱铝USY负载杂多酸铯盐催化剂合成草莓酯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8 范颖兰;陈慧强;杨连琴;张颖;;温度可调控载体催化剂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4分会:胶体分散与多组分体系[C];2013年

9 李永振;;化学工业催化剂新进展[A];第1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文浩;李俊贤;周集义;张兴英;;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爱霞;环保FX-01催化剂[N];科技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巍;生物质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蒋学;掺杂载体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及聚丙烯分子量分布调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陈爱平;钼基催化剂上的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高肖汉;苯环羟基化催化剂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毛建拥;空气氧化β-异佛尔酮过程中的催化剂开发及机理探讨[D];浙江大学;2009年

6 付小刚;石墨烯基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赵伟;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新型、绿色、可回收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8 郭晓俊;甲基丙烯醛一步氧化酯化制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9 王慧;铂、钯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陈可先;N-羟基亚胺类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催化氧化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亮;手性阳离子开环冠醚催化剂对二级砜的不对称β消除[D];重庆大学;2015年

2 肖洁;CO_2加氢合成甲醇CuO-ZnO基催化剂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3 敖乌兰;Au-Pd/γ-Al_2O_3催化剂在合成亚胺反应中的性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雄伟;贵金属铱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林明桂;由合成气制备低碳混合醇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静;磷促进高硫合成气制备甲硫醇钾钼催化剂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张民;催化水合乙二醇工艺中催化剂的溶剂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高榕;正辛醇改性负载钛催化剂催化共轭二烯烃聚合[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9 孔庆彬;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并应用于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D];汕头大学;2011年

10 徐鹏乐;碳纳米管为载体的钯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对乙醇电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1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781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b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