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CeO_2担载的Ag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Cu或Zr的加入对其结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01 15:05

  本文关键词:CeO_2担载的Ag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Cu或Zr的加入对其结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Ce02由于具有出色的氧气储存/释放能力,通常作为催化剂或金属催化剂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中。Ce02担载的Ag催化剂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CO选择氧化、甲烷氧化以及甲醛氧化分解等重要的催化反应中。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Ag与Ce02载体表面相互作用的本质、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等尚缺乏明确的认识。针对这些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从“模型催化剂”入手,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低能电子衍射谱(LEED)等多种表面科学分析技术,对有序规整CeO2(111)薄膜表面担载Ag纳米颗粒模型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电子结构变化及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实际催化反应环境中,氧化铈担载的金属颗粒催化剂往往因为烧结而逐渐丧失其催化活性。为了提高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可以在催化剂中加入另一种金属来提高其热稳定性。此外,由于协同效应,CeO担载的双金属催化剂展现出了与CeO2担载的单金属催化剂相比更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对于氧化铈担载的双金属催化剂,第二种金属如何增强第一种金属稳定性及活性的机理仍不明朗,且存在较多争议。为了在原子水平上深入理解Ce02担载的Ag与第二种金属的协同作用机理,我们原位制备了Ce02担载的Cu-Ag和Zr-Ag双金属模型催化剂,并利用XPS结合STM研究了Zr、Cu与Ce02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e02担载的Ag纳米颗粒的影响。通过对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获得原子-分子水平上对Ag/CeO2催化剂结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认识,对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研发具有更高活性能和更强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以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STM、XPS和LEED等实验技术系统地研究了Ag纳米颗粒在不同形貌、厚度以及还原度的氧化铈薄膜上的生长。氧化铈薄膜是在超高真空中在Cu(111)单晶表面外延生长原位制备的。随着氧化铈薄膜厚度的增加,氧化铈台阶面尺寸减小,台阶面数目和表面缺陷浓度增加,说明薄膜变得粗糙。在大部分情况下,室温下沉积的Ag纳米颗粒以固定岛密度在CeO2-x薄膜表面上三维岛状生长,且Ag纳米颗粒主要沉积在氧化铈薄膜表面上的两个台阶面之间的台阶边缘(step edge)上,而只有很少量的Ag沉积在CeO2-x薄膜台阶面上。在完全氧化的氧化铈薄膜表面,Ag纳米颗粒在生长过程中的岛密度正比于氧化铈表面的台阶边缘的数目,而台阶边缘的数目取决于氧化铈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和厚度。在通过对完全氧化的氧化铈薄膜退火得到的部分还原的氧化铈薄膜表面上,可以观察到单个表面氧空位以及它们的线性聚集体。然而,这些台阶面表面上氧空位并不能固定Ag纳米颗粒。通过减小氧化铈薄膜生长时的氧分压可以得到还原度更高的氧化铈薄膜,在其表面出现了表面氧空位以及次表层氧空位共同构成的孔洞形的表面缺陷。这些表面缺陷可以吸附沉积的Ag粒子,使得Ag纳米颗粒分散的分布在氧化铈台阶面上。通过将担载Ag米颗粒的完全氧化的Ce02(111)表面进行退火可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Ag颗粒发生烧结而急剧团簇长大,直至温度升到800 K时从表面上脱附。相比之下,Ag在部分还原的CeO2-x(111)表面上的烧结和脱附要相对缓慢。且氧化铈薄膜还原度越高,其表面担载的Ag内米颗粒的热稳定性越强。这些结果说明氧化铈薄膜上的氧空位能提高Ag米颗粒在CeO2-x(111)表面上的稳定性。2. 通过XPS和STM考察了Cu与氧化铈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室温下沉积的Cu以二维模式在CeO2表面上层层生长。在生长过程中,Cu纳米颗粒分散的分布在氧化铈薄膜表面上,并未显示出任何的优先吸附取向。室温下沉积到CeO2(111)表面上的Cu旋即被氧化成Cu2+,并导致了氧化铈薄膜的部分还原,说明Cu纳米颗粒与CeO2衬底之间相互作用较强,Cu与CeO2之间产生了电荷转移。当Cu的沉积量增加至1 ML后,金属态的Cu开始出现。在退火过程中,CeO2表面担载的Cu以Ostwald ripening的方式烧结,即部分Cu纳米颗粒以牺牲小的Cu颗粒为代价烧结长大。继续退火至700 K后Cu开始从氧化铈薄膜表面脱附。将Ag沉积在担载Cu颗粒的CeO2薄膜表面,发现Ag几乎完全吸附在Cu纳米颗粒的表面上,与Ag在纯净的Ce02表面上的吸附方式完全不同,导致沉积在Cu/CeO2表面上的Ag纳米颗粒具有更大的岛密度以及更小的颗粒尺寸。这个结果说明Cu的存在大大提高了Ag的分散度,也相应的提高了Ag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此外,退火研究发现,担载在Cu/CeO2表面上的Ag纳米颗粒热稳定性相比于纯净的Ce02表面也有一定的提高。作为比较,我们改变了沉积顺序,将Cu沉积在担载Ag颗粒的CeO2薄膜表面。结果发现,Cu沉积在暴露的Ce02台阶面上,而非Ag颗粒表面,说明Ag对Cu在CeO2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几乎没有影响。3. 在不同沉积温度条件下,亚单层的Zr被蒸发到2 mm厚的规整CeO2(111)表面上。随后,利用XPS和STM对制备的Zr/Ce02界面进行研究,着重考察表面形貌、结构以及界面电子性质等信息。由于Zr与Ce02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室温沉积的Zr在Ce02以二维模式生长,形成了Zr-O-Ce的混合氧化物界面层,并导致了氧化铈衬底的部分还原。高温退火使得Zr在Ce02表面烧结,并发生结构变化。当退火至800K后,Zr颗粒表面上出现不规整的六方密堆积结构。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将Zr在在衬底温度为900 K时沉积在Ce02表面上时,会得到更加有序的Z102的周期性的六方密堆积斑点。结合文献报道的结果,我们认为该结构为Zr02在Ce02(111)面上的(2×2)/(√3×√3重构。因此,结合STM和XPS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在高温条件下Ce02晶格中的O逆溢流到Zr表面,从而导致Zr的结构变化以及Ce02衬底的部分还原。此外,将Ag沉积在Zr/CeO2表面得到了与在Ce02表面相比更加分散的Ag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具有更大的岛密度以及更小颗粒尺寸,并且展示出了更好的抗烧结和脱附能力。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向Ag/CeO2体系中引入Zr不仅大大提高了Ag的分散度,也增强了Ag纳米颗粒在CeO2薄膜表面上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氧化铈 模型催化剂 扫描隧道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形貌 界面性能 热稳定性 氧溢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4
  • 第1章 绪论14-44
  • 1.1 引言14-17
  • 1.2 氧化铈担载型催化剂17-33
  • 1.2.1 氧化铈担载型催化剂的应用17
  • 1.2.2 CeO_2的结构和性能17-19
  • 1.2.3 CeO_2(111)薄膜的制备19-24
  • 1.2.4 CeO_2担载金属模型催化剂的界面研究24-28
  • 1.2.5 CeO_2掺杂金属模型催化剂28-31
  • 1.2.6 Ag/CeO_2模型催化剂研究进展31-33
  • 1.3 本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33-35
  • 参考文献35-44
  • 第2章 实验技术和方法44-56
  • 2.1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44-48
  • 2.1.1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44-46
  • 2.1.2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模式46-47
  • 2.1.3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模式47-48
  • 2.2 光电子能谱(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PES)48-51
  • 2.2.1 基本原理48-50
  • 2.2.2 光电子能谱的分类50-51
  • 2.3 低能电子衍射(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LEED)51-52
  • 2.4 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52-53
  • 2.5 实验仪器介绍53-55
  • 参考文献55-56
  • 第3章 还原性CeO_2(111)薄膜担载Ag纳米颗粒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56-80
  • 3.1 引言56-57
  • 3.2 实验部分57-59
  • 3.3 实验结果59-70
  • 3.3.1 Cu(111)单晶表面外延生长的不同厚度的CeO_2薄膜59-62
  • 3.3.2 Cu(111)单晶表面外延生长的不同还原度的CeO_(2-x)薄膜62-65
  • 3.3.3 室温条件下Ag在CeO_(2-x)薄膜上的生长65-68
  • 3.3.4 Ag纳米颗粒在2nm厚CeO_(2-x)薄膜上退火行为的研究68-70
  • 3.4 讨论70-72
  • 3.4.1 薄膜表面缺陷对Ag生长和退火行为的影响70-71
  • 3.4.2 Ag诱导氧化铈薄膜的还原机理71-72
  • 3.5 本章小结72-74
  • 参考文献74-80
  • 第4章 CeO_2担载的Cu以及Cu-Ag、Ag-Cu纳米颗粒模型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80-102
  • 4.1 引言80-81
  • 4.2 实验部分81-82
  • 4.3 实验结果82-95
  • 4.3.1 室温条件下Cu在CeO_2(111)面上的生长82-86
  • 4.3.2 Cu纳米颗粒在CeO_2表面上热稳定性的研究86-90
  • 4.3.3 Ag纳米颗粒在沉积Cu后的CeO_2薄膜表面上的生长和退火90-93
  • 4.3.4 Cu纳米颗粒在沉积一定量Ag纳米颗粒的CeO_2薄膜表面的生长和退火93-95
  • 4.5 本章小结95-97
  • 参考文献97-102
  • 第5章 Zr与CeO_2(11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担载的Ag纳米颗粒的影响102-124
  • 5.1 引言102-103
  • 5.2 实验部分103-104
  • 5.3 实验结果104-115
  • 5.3.1 室温条件下Zr在CeO_2(111)薄膜上的生长104-109
  • 5.3.2 Zr/CeO_2界面层退火行为的研究109-111
  • 5.3.3 Zr在900 K温度条件下在CeO_2(111)表面的生长111-113
  • 5.3.4 Ag纳米颗粒在Zr修饰的CeO_2薄膜表面的生长113-115
  • 5.4 讨论115-116
  • 5.5 本章小结116-117
  • 参考文献117-124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124-127
  • 6.1 全文总结124-125
  • 6.2 展望125-127
  • 致谢127-129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29-1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新,邵敏,张启军,王海增;担载羰基铂铼原子簇化合物的分解过程[J];化学物理学报;1994年03期

2 罗玉忠,李红兵,沈海邑,傅宏祥,马玉源,高兰云,周跃坤,王继锋;膦化聚苯乙烯担载四核羰基钴簇的合成和催化作用[J];分子催化;1993年01期

3 江琦,林强,黄仲涛,邓国才,陈荣悌;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研究 Ⅳ.海泡石担载催化剂的性能[J];催化学报;1997年03期

4 李健生,王连军,缪丽娜,郝艳霞,苗小郁,成岳,孙秀云,刘晓东;中空纤维担载氧化硅膜的制备及结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谢剑钧,张涛,路文昌;氢在担载金属表面的吸附研究[J];物理学报;1993年11期

6 李臻,夏春谷;扩孔硅胶担载锰卟啉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2年07期

7 沈俭一,,关冰,夏元复,陈懿;担载铕催化剂氢还原的穆斯堡尔谱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5年04期

8 阎子峰,薛锦珍,沈师孔,王弘立;担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甲烷直接转化为低碳烃的研究[J];催化学报;1996年03期

9 王云普;武楠;张爱民;罗玉忠;傅宏祥;;担载金属簇 Ⅳ.担载四核羰基钴簇的合成及醛化活性[J];有机化学;1983年05期

10 杨明学,李翠兰,张颖梅,顾长立;用于光氧化水放氧的分子筛担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特性表征[J];催化学报;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晨;寇元;;一种疏松态纳米粒子担载体系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张鸿鹏;刘海超;;担载纳米金催化剂应用研究进展[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3 张鸿鹏;刘海超;;担载纳米金催化剂合成方法研究进展[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4 白延利;严河清;孙瑜;王又容;;担载型纳米Co_3O_4制备的新方法和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志旺;康巧香;达玉霞;孙歆;吴尚;王建强;雷自强;;高分子担载Ru(Ⅲ)配合物催化下醇类的氧化[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王中学;王大喜;赵振;;SBA-15结构单元环及担载钒模型的量子化学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魏琳琳;姬强强;马国富;陈琴;何海龙;张玉平;雷自强;;MCM-41担载AlCl_3催化下酮类的Baeyer-Villiger氧化[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纪纯新;魏昭彬;辛勤;;利用DRIFIS方法研究TiO_2及WO_3在γ-Al_2O_3表面的担载规律[A];全国第八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4年

9 许德平;黄正宏;王永刚;康飞宇;;活性炭纤维布担载纳米TiO_2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许德平;黄正宏;王永刚;康飞宇;;活性炭纤维布担载纳米TiO_2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白毅;担载血红蛋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善玮;CeO_2担载的Ag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Cu或Zr的加入对其结构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黄星;表面担载氧化物薄膜的电子结构及氢分子的碰撞动力学[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雪敏;中空纤维担载掺铁介孔氧化硅膜的制备和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东媛;介孔碳原位担载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易睿;中空纤维担载MCM-48介孔氧化硅膜的制备与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潘磊;沥青基球状活性炭担载Mn-Ce用于NO的低温催化还原[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同保;Fe_3O_4担载及包覆的介孔碳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郝二霞;天然高分子担载类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翠林;担载树状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海燕;SPE电解池用新型SiC担载析氧电催化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张跃;氧化铈助剂对不同SiO_2-Al_2O_3载体担载的Cu/SiO_2-Al_2O_3气相催化合成3-甲基吲哚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彦;无机中空纤维担载有序介孔氧化硅膜的制备及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CeO_2担载的Ag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Cu或Zr的加入对其结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80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8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