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污染亲水分离膜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X703;TQ051.893
【部分图文】: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分离膜与膜污染简介??分离膜是一种隔离两相并选择性地限制化学物质传输的薄层材料[1,21,通常??在一定驱动力作用下实现化学物质的选择性透过,从而起到截留、筛分、纯化或??浓缩等作用(图1.1)?[3<。分离膜这一学科的发展源于人们对分离膜渗透现象的??认知,1748年Nollet观察到水会自发地透过猪膀胱渗透到酒精中,这是人类首??次基于膜发现渗透现象。到19世纪中叶,Graham发现分离膜的透析现象,人们??开始重视对分离膜的研究。然而,这时人们使用的分离膜主要为动物膜,直到??1864年Traube才制备了历史上第一张合成膜-亚铁氰化铜膜,现在人们研宄和使??用的分离膜通常指合成膜[7]。分离膜的种类和功能繁多,无法用一种标准来明确??分类。一般而言,根据材料的不同,分离膜分为高分子膜、无机膜和杂化膜(高??分子/无机复合膜)。传统高分子膜材料有纤维素衍生物类、聚砜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酯类、聚烯烃类、乙烯类聚合物、含硅聚合物、含氟聚合物、甲??壳素类等;传统无机膜材料有金属、合金、陶瓷等。根据结构的不同,分离膜可??分为多孔膜和致密膜。根据膜孔径或自由体积大小,分离膜又可细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通常,微滤膜和超滤膜基于膜孔的尺寸筛分作用实??现分离,而纳滤膜基于膜孔的尺寸筛分和膜表面电荷的道南效应实现分离[8#]。??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离膜可分为液体分离膜、气体分离膜、渗透汽化膜、透??析膜、电渗析膜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剑K辆。。。??-?||||,??1?pm?100?nm?2?nm?0.5?nm??
?第1章绪论???胶体、■生物_?_??油’w?.?I??b■隨調??__U??图1.2?(a)污染物在分离膜表面粘附、生长、分散的污染过程示意图。(b)分离膜及??膜组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被污染。??针对传统分离膜亲水性差和易污染的问题,研宄人员通过表面接枝、表面涂??层、共混等膜修饰技术将亲水性材料引入膜材料中实现了分离膜的亲水改性[51_69]。??近几年,研究人员还基于超浸润模型理论,通过在膜表面构建微纳粗糙结构的方??法将分离膜的亲水性进一步极大化,制备了一系列超亲水分离膜[7(W9]。由于亲水??分离膜通常具有较好的水合性,其在水中形成的表面水合层可以有效阻碍污染物??与分离膜表面直接接触和粘附,从而降低膜污染(图1.3)?[8<),81],所以亲水分离膜??和超亲水分离膜的抗污染性能显著提升。??Aj?i3??n?_?rv:??丨d?f??图1.3亲水分离膜在水中形成表面水合层降低膜污染的示意图。??1.2分离膜亲水抗污染改性技术??对分离膜进行亲水改性,增强分离膜的抗污染性能是膜领域研究人员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简单来说,亲水改性就是将亲水性材料通过化学或物理的修饰方??3??
?第1章绪论???胶体、■生物_?_??油’w?.?I??b■隨調??__U??图1.2?(a)污染物在分离膜表面粘附、生长、分散的污染过程示意图。(b)分离膜及??膜组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被污染。??针对传统分离膜亲水性差和易污染的问题,研宄人员通过表面接枝、表面涂??层、共混等膜修饰技术将亲水性材料引入膜材料中实现了分离膜的亲水改性[51_69]。??近几年,研究人员还基于超浸润模型理论,通过在膜表面构建微纳粗糙结构的方??法将分离膜的亲水性进一步极大化,制备了一系列超亲水分离膜[7(W9]。由于亲水??分离膜通常具有较好的水合性,其在水中形成的表面水合层可以有效阻碍污染物??与分离膜表面直接接触和粘附,从而降低膜污染(图1.3)?[8<),81],所以亲水分离膜??和超亲水分离膜的抗污染性能显著提升。??Aj?i3??n?_?rv:??丨d?f??图1.3亲水分离膜在水中形成表面水合层降低膜污染的示意图。??1.2分离膜亲水抗污染改性技术??对分离膜进行亲水改性,增强分离膜的抗污染性能是膜领域研究人员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简单来说,亲水改性就是将亲水性材料通过化学或物理的修饰方??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成珍;白博峰;;石墨烯基分离膜可行吗?[J];科学通报;2020年01期
2 ;《膜科学与技术》[J];合成橡胶工业;2019年06期
3 谢艳新;杨倩;王辉;王凯凯;朱宝库;;荷负电分离膜的研究进展[J];印染助剂;2019年11期
4 郑萌;马晓璇;;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现状研究[J];新材料产业;2018年08期
5 张国辉;;流动注射仪测定挥发酚用分离膜的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8年17期
6 张伟;;分离膜产品检测技术培训班将于2017年3月在天津举办[J];水处理技术;2017年02期
7 ;膜工业协会分离膜产品检测技术培训班将于3月份在津举办[J];膜科学与技术;2017年01期
8 ;科技部认定天工大“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J];膜科学与技术;2017年01期
9 ;我国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分离膜取得突破[J];低温与特气;2017年01期
10 ;我国突破二氧化碳分离膜技术[J];石油化工应用;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守建;抗污染亲水分离膜的设计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2 张慎祥;高性能分离膜的设计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常丽;离子液体超浸润聚合物复合界面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4 童菁菁;CO_2电化学分离膜的制备、性能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5 朱志文;高性能与高稳定性致密陶瓷氢分离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李伟;陶瓷中空纤维氧分离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张海民;功能性TiO_2纳米结构分离膜及电极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代正伟;聚丙烯分离膜的亲水化[D];浙江大学;2010年
9 石胜鹏;浓乳液聚合法渗透蒸发分离膜制备及其脱醇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10 王永红;新型陶瓷分离膜制备科学基础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铭;基于炭黑陶瓷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对柴油降解性能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2 章鹏;荷正电PVC分离膜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脱除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3 严敏;离子掺杂对Ni-BaCeO_3基氢分离膜性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4 王帅;聚砜分离膜的制备与表征[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5 张晓晶;UiO-66分离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张晴;氧化石墨烯基纳滤分离膜的性能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7 刘彩锋;抗微生物污染分离膜的构建及其应用[D];烟台大学;2018年
8 孙兵;1064nm激光与远红外共窗口成像系统波长分离膜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9 冯金刚;气相法制备功能性高分子镀层及其在分离膜中的应用[D];宁波大学;2018年
10 王进博;改性聚醚砜功能分离膜吸附铅离子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5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86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