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TQ116.2;TQ426
【部分图文】:
?第一章碱性OER/HOR电催化的研究进展???阳极析氧反应(Oxygen?Evolution?Reaction,?OER)和阴极析氢反应(Hydrogen??Evolution?Reaction,?HER)。其中,OER反应涉及四电子转移,而HER反应仅需??两电子转移,因此OER所需的过电势要比HER大的多,如图1.2所示。因此,??如何提高OER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过电势是提高电解水制氢能量效率的关键因??素。??O?〇?()()??j?〇?Q?<>?Q?tJ??nc?HER?OER?/??V?v?V??/?Ha??II??图1.2电解水过程中阴极HER?(左)和阳极OER?(右)极化曲线?化和小是相同电流密??度下阴极和阳极的反应过电势[|51。??酸性介质中,H20被氧化成02和H+,碱性介质中发生的则是0H?被氧化成??02和H20。不同于酸性条件下相对简单的OER过程,碱性条件下OER反应机??理更为复杂,下文将针对碱性条件下的OER反应机理展开详细讨论,并介绍近??期碱性OER催化剂的研宄进展。??1.2.2碱性OER的机理和活性影响因素??探宄OER反应机理对于发展高效OER电催化剂至关重要。OER反应涉及??非常复杂的四电子转移过程,传统的OER机理又称为吸附体演化机理(AEM),??包括多个吸附中间体的形成和演变[15]。碱性介质中金属氧化物上的典型OER过??程如图1.3a所示,其中*表示某一表面上的一个催化活性位点32,51。首先是*0H??和*0中间产物的形成过程(反应(1)和(2)),然后有两种不同的路径从*0转??化为〇2。一种是*0与表面吸附的0H?自由基结合
?Mn0*??M-0?〇1?120?130?140?150??M-OH?Bond?strength?(kcaJ?mol')??C?—1?d?HJ〇?+?e-L1??H?〇H-??S?t^o-co-o^i??1?〇.2?y〇.^o,?oh ̄-/aG5?AG^H20+e-??i〇.4?c^¥0〇.?L5?°H?卜:。、;??I甲??I?0-8?^?/?\?L4?O-Co-D?i??0*8?V2?V6?2,0?2.4?一?Q??A6〇-^{eV]?,?〇M??图1.3滅性OER机理及描述符?(a)传统的吸附体演化机理间。(b)?OER本征活性与M-??OH键强的火山型关系[M]。(c)?OER过电势与AG0-AG0H描述符的火山型关系(d)??新型的晶格氧机理〖31】。??除了上述常规的OER机理外,晶格氧机理(LOM)被认为是钙钛矿氧化物??上一种新的OER反应途径l3W4],如图1.3e所示。通过同位素标记,YangShao-??Hom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些高活性钙钛矿氧化物在OER过程中产生的02来自??晶格氧[33]。该氧化物上发生了晶格氧的氧化和直接的0-0耦合,并具有pH依赖??的0ER活性,表明其上发生的0ER机制中存在非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最近,王??昕和徐桔川等人发现这种L0M现象不仅发生在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上,而且也??发生在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催化剂上[31](图1.3d)。他们在CoOOH中加入非催??化活性的Zn2+可以形成不同局部构型的氧的非键态,当两个相邻的氧化的氧可以??杂化它们的氧穴而不显著牺牲金属-氧杂化,OER机制将从AEM转换到LOM,??从而显著提高OER活性
al?(V?v??RHE)??d?e????,?>,?jsmb?〇r?-pba4?@1°^^??十.乂?X?????f*-^ngvvcuuh?w??|?1.6.?i?178?mV?i??-二.?〇CR??—?5?I?150?mV??^?n-5?-??-fflHEgK?w??^3^7?*??■?vnxtst?i.4J??????—??????*?〇?S?10?15?20?25??,,?Time?(h)??图1.4过渡金属氧化物及氧氧化物OER催化剂?(a)不同金属氧化物的OER活性州。??(b)?NiFe-LDH与CNTs复合催化剂示意图[53】。(c)?NiFe-LDH/CNTs复合催化剂OER活??性[53]。(d)OER过程中PBA表面重构示意图,Vcn的存在可以抑制Fe流失,形成高活性??的NiFeOOH活性层【39】。(e)无Vcn的PBA-0与有Vcn的PBA-60的稳定性比较[39]。??1.2.3.2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催化剂??近年来,金属硫属化合物己成为一类具有高催化活性的低成本材料。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电子结构丰富、带隙可调范围广,能够实现从绝缘体、半导体、金??属到超导体等物性的调控,在各种与能量转换相关的应用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其较高的导电性有望促进材料OER活性的提高。在最近开发的以金属硫属??化合物为基础的OER催化剂中,Ni基和Co基硫属化合物的催化活性得到了广??泛的研宄,表现出了比其它金属硫属化合物更好的0ER活性。??2013年,Zhang和同事首先报告了三维泡沫镍上的Ni3S2纳米棒阵列具有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放;;铂纳米材料催化剂[J];技术与市场;2008年03期
2 潘翠华;应用纳米材料改良转化催化剂[J];化学工程师;2003年03期
3 ;新材料与新工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7年10期
4 王嵬;;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企业标准化;2008年Z3期
5 张艳辉;;纳米材料在化工领域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5期
6 申永良;纳米材料的应用[J];现代化工;1999年09期
7 曹铁平;李跃军;;稀土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赵振营;;纳米材料与化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1期
9 高善民;孙树声;刘兆明;;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领域中的应用[J];创新科技;2006年03期
10 苏永基;;纳米材料的性质以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玉;镍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2 罗天烈;喹诺酮类抗生素和人工纳米材料对大型溞的光致毒性效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周钢;二维纳米材料电子结构的调控及其析氢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4 许锦琼;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与POC快速检测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5 段成茜;基于三类纳米材料的七种电化学传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6 王文霞;银基及氧化铁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刘光波;二维锡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光电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彭兰;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9 王斌;羟基硅酸镁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10 卢求钧;几种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振路;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乐;单层/多层空心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3 郑海萍;纳米材料的免疫学特性研究及治疗性纳米疫苗OVA-HBc NCs与化疗药物的肿瘤联合免疫治疗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4 梁宏达;二维纳米材料用于光热疗法及其荧光寿命成像监控研究[D];深圳大学;2019年
5 陈燕;纳米材料复合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性能、硬化性能和微观性能[D];深圳大学;2019年
6 高婵;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高通量质谱检测环境污染物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7 万园慧;基于脱氧核酶荧光探针和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新方法[D];湖南大学;2019年
8 冯思琛;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控制合成及其铁离子掺杂增强析氧性能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9 冯静;纳米材料的仿生合成及其抗肿瘤药物控释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
10 崔凯庆;酵母细胞分泌液指导下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潜在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92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89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