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碳基催化剂的表/界面调制、催化性能及同步辐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21:41
  当前,随着全球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过度使用化石能源,不注重环保带来的温室效应、雾霾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全人类文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应对能源与环境危机,开发高效率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十分迫切。在新型能源转换过程中,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催化反应,在这其中催化剂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水的电解、氢气或醇类作为燃料的电池的领域,具有高活性的催化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电化学元件能量转化效率,从而大大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在氢能源领域,开发合适的储氢材料,并将储氢材料中氢气高效释放出来,也是当前一大研究热点。目前,商用高活性的催化材料大部分是由贵金属制备得到,比如Pt、Ru、Ir等,但是这些材料储量比较低而且价格比较高,因此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受到了制约。所以,开发和发展由非贵金属制成的催化材料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碳基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直被视作非贵金属基催化剂中极具竞争力的材料。事实上,碳与其他非贵金属形成复合材料时,由于碳材料比表面积通常情况下都很大(可提供更多活性位...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碳基催化剂的表/界面调制、催化性能及同步辐射研究


图1.丨未来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发展前景

示意图,能源,电化学,过程


ss??“:’气雩^——雜.-譯??——I:??r1?^?(Photo)electrochemistry??Solar,?wind,?hydro?,?^?、??^??m?I??Electricity?and?C03??'=???:??.V?.?Fuel?ceil??—-?置??,r?Hi?storage?^??combustion-powered?transportation?Fuel?storage?Chemicals,?materials??图1.2基于光或电化学过程的能源转化发展示意图[2]。??图1.2所示为基于光或电化学过程的可持续能源转化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氮、二氧化碳、水、氢、氧、氨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在当前可持续能源转??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电解水我们可以获得氢气和氧气,这也是当前??情况下我们获得氢能源的主要手段,此外,电解水生成的氧气还可以用于可充电??燃料电池中。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将我们周围的大气中广泛存在的可再生小分??子(例如:氮气、二氧化碳等)通过水汽转化或其他方式进一步转变为具有更高??利用价值的化学产物(例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高热值烯烃等)。上述诸??多能源转换方式以及能源转化所涉及的中间反应过程,都是当今社会科学家攻坚??2??

示意图,电解槽,质子,示意图


糖等)进行催化氧化或还原以解决能源、环境或人类健康问题。下文将对本??论文所涉及的几种催化反应做简单的介绍。??1.2.1电催化分解水反应??电催化分解水是当前转换多余电能为氢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电力系统发电??量比较富余的时候,将多余的电量用于电解水产氢,并将产生的氢气储存起来,??这样一来,既可以发电系统功率不稳定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们对于氢能??源的需求。如前所述,氢气燃烧的热值很高并且产物为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水。??当前商用电解水装置一般用质子交换膜设备来电解水,如下图1.3所展示的那样??[3],??rhh??TB?If??Cathode:?■?Anodv:??+??jIIL??■…■一?w??H,0-?H,?+?KO,??图1.3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roton?exchange?membrane?electrolyzer,?PEMEL)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解液(碱性、中性、酸性);质子交换膜(只可传递质子,??不能够传递1^和02);阴极和阳极催化剂层几个部分组成。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水时,阴极和阳极反应式分别为:??总反应:2//20->2//2+02??阳极:27/2〇4〇2+4/T+4e-??阴极:4/T+4e-->2//2??在不同的电解液条件下,阴极和阳极反应的机理都不尽相同:??酸性介质下,电解液中存在着大量的氢离子(H+):??Volmer?过程为第一步:7/++e_+*—??第二步反应为?Heyrovsky?过程://*+e-+/^?->?//2??或Tafel过程:2//%4好2??酸性条件下的析氢反应过程总反应式为:2//+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ushing the activity of CO2 electroreduction by system engineering[J]. Hao Shen,Zhengxiang Gu,Gengfeng Zheng.  Science Bulletin. 2019(24)



本文编号:2907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907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