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响应性纳米载药体系用于肿瘤精准诊疗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4 01:22
恶性肿瘤作为全球最凶狠的杀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响应性纳米载体用于肿瘤精准诊疗集药物靶向输送、诊断和治疗于一体,克服了传统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特异性差、毒副作用大、治疗不彻底等局限性,为人类战胜肿瘤的愿景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常规方法制备的纳米剂,由于是体外制备,所用材料往往不是体内本身存在的,当其应用到体内时,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响应,进而被视为异物由巨噬细胞捕获,这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近年来,生物仿生技术,尤其是细胞膜仿生伪装的纳米载体,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有效避免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以及网状内皮系统对其的捕获,使得载体能够在体内长效循环,便于通过增强渗透与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被动靶向富集到肿瘤部位。并且,一些功能性细胞的趋化性,例如:激活态血小板对受损血管及一些癌细胞膜蛋白的特异性粘附作用,白细胞对肿瘤炎症部位的趋化性,基于这些细胞膜包裹的纳米载体具备主动进攻到病灶处的能力,从而实现对恶性肿瘤...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重组亲合体ZHer2表达质粒p QE30-ZHer2的构建示意图。
首先通过纳米乳液组装法制备了mPDA NPs,通过TEM对纳米颗粒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如图4-2a所示,载体呈规则的球状,通过Image J软件对50个纳米颗粒的粒径进行了统计,直径为119±8 nm,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表面孔径结构。BET结果显示(图4-2b),mPDA NPs的比表面积为36.842 m2/g,孔径大小为~2 nm,进一步证明了载体介孔结构的存在。对Pt装载后,在载体表面原位还原KMnO4后,可以观察到在Pt@mPDA NPs表面被一层物质包围,粒径增加至136±18 nm,并且以前的介孔结构不再明显(图4-2c)。随后,又在载体的表面聚合了一层PDA,如图4-2d所示,载体呈类似三明治结构,粒径进一步增大(163±12 nm)且介孔结构基本消失。以上结果初步证明了Pt@mPDA/MnO2/PDA NPs的成功制备。接着对制备的载体进行了一系列的理化表征用来进一步验证材料的组成。首先对制备的mPDA/MnO2/PDA NPs进行了电镜面扫描,用于测试载体中不同元素的分布。图4-3a和图4-3b分别呈现了mPDA/MnO2/PDA NPs明场下和多种元素总的mapping图,4-3c、3d、3e和3f分别展示出了C、N、O和Mn的元素分布,并且O和Mn两种元素的分布位置基本重叠。XPS全峰扫描谱图(图4-3g)显示出了N、Mn、O元素的存在,且Mn 2p谱图(图4-3h)显示,分别在641.6e V和653.1 eV存在两个主峰,自选分裂能为11.5 eV,这跟Mn4+相吻合。以上结果证实了mPDA/MnO2/PDA NPs的成功制备。
接着对制备的载体进行了一系列的理化表征用来进一步验证材料的组成。首先对制备的mPDA/MnO2/PDA NPs进行了电镜面扫描,用于测试载体中不同元素的分布。图4-3a和图4-3b分别呈现了mPDA/MnO2/PDA NPs明场下和多种元素总的mapping图,4-3c、3d、3e和3f分别展示出了C、N、O和Mn的元素分布,并且O和Mn两种元素的分布位置基本重叠。XPS全峰扫描谱图(图4-3g)显示出了N、Mn、O元素的存在,且Mn 2p谱图(图4-3h)显示,分别在641.6e V和653.1 eV存在两个主峰,自选分裂能为11.5 eV,这跟Mn4+相吻合。以上结果证实了mPDA/MnO2/PDA NPs的成功制备。通过ICP-AES对载体中的Pt和Mn两种元素进行了定量,从而计算出了顺铂和MnO2的含量分别为~96 mg/g、~164 mg/g。
本文编号:2934705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重组亲合体ZHer2表达质粒p QE30-ZHer2的构建示意图。
首先通过纳米乳液组装法制备了mPDA NPs,通过TEM对纳米颗粒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如图4-2a所示,载体呈规则的球状,通过Image J软件对50个纳米颗粒的粒径进行了统计,直径为119±8 nm,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表面孔径结构。BET结果显示(图4-2b),mPDA NPs的比表面积为36.842 m2/g,孔径大小为~2 nm,进一步证明了载体介孔结构的存在。对Pt装载后,在载体表面原位还原KMnO4后,可以观察到在Pt@mPDA NPs表面被一层物质包围,粒径增加至136±18 nm,并且以前的介孔结构不再明显(图4-2c)。随后,又在载体的表面聚合了一层PDA,如图4-2d所示,载体呈类似三明治结构,粒径进一步增大(163±12 nm)且介孔结构基本消失。以上结果初步证明了Pt@mPDA/MnO2/PDA NPs的成功制备。接着对制备的载体进行了一系列的理化表征用来进一步验证材料的组成。首先对制备的mPDA/MnO2/PDA NPs进行了电镜面扫描,用于测试载体中不同元素的分布。图4-3a和图4-3b分别呈现了mPDA/MnO2/PDA NPs明场下和多种元素总的mapping图,4-3c、3d、3e和3f分别展示出了C、N、O和Mn的元素分布,并且O和Mn两种元素的分布位置基本重叠。XPS全峰扫描谱图(图4-3g)显示出了N、Mn、O元素的存在,且Mn 2p谱图(图4-3h)显示,分别在641.6e V和653.1 eV存在两个主峰,自选分裂能为11.5 eV,这跟Mn4+相吻合。以上结果证实了mPDA/MnO2/PDA NPs的成功制备。
接着对制备的载体进行了一系列的理化表征用来进一步验证材料的组成。首先对制备的mPDA/MnO2/PDA NPs进行了电镜面扫描,用于测试载体中不同元素的分布。图4-3a和图4-3b分别呈现了mPDA/MnO2/PDA NPs明场下和多种元素总的mapping图,4-3c、3d、3e和3f分别展示出了C、N、O和Mn的元素分布,并且O和Mn两种元素的分布位置基本重叠。XPS全峰扫描谱图(图4-3g)显示出了N、Mn、O元素的存在,且Mn 2p谱图(图4-3h)显示,分别在641.6e V和653.1 eV存在两个主峰,自选分裂能为11.5 eV,这跟Mn4+相吻合。以上结果证实了mPDA/MnO2/PDA NPs的成功制备。通过ICP-AES对载体中的Pt和Mn两种元素进行了定量,从而计算出了顺铂和MnO2的含量分别为~96 mg/g、~164 mg/g。
本文编号:2934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93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