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纳米锰基氧化物宏观组装体的结构调控和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17:41
  随着我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的逐步实施,机动车冷起动状态下的碳氢化合物(如丙烷)排放列入考核范畴,开发适用于机动车冷起动工况的低成本催化净化材料势在必行。本文以纳米二氧化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不同维度层面的调控手段对其结构、物化性质和催化丙烷氧化性能的影响,并深度解析锰基氧化物在丙烷氧化过程中的催化作用机制,为新型催化材料的设计和研发提供借鉴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一维纳米结构单元层面上对纳米二氧化锰进行钴改性,制得3种不同钴含量的纳米锰-钴氧化物。与纳米二氧化锰相比,它们的相结构和形貌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氧化还原性和表面化学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它们催化丙烷氧化的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1/5 Co-MnO2样品的性能最优,其催化丙烷氧化的T50和T90分别为205℃和223℃。研究表明,在丙烷氧化过程中,1/5 Co-MnO2能够提供两种反应位点,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加速丙烷脱氢和丙烯氧化,从而显著提升催化活性。(2)在一维纳米结构单元层面上对纳米二氧化锰进行镍改性,制得4种不同镍含量的纳米锰-镍氧化物。研究发现,锰-镍氧化物表面均生成大量缺陷位点,形貌发生了明显...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纳米锰基氧化物宏观组装体的结构调控和性能研究


图1-1前400?s的HCs排放浓度变化图??

微观形貌,微观形貌,氧化物,晶体结构


02,最差的是p-Mn〇2,吸附性能与催化材??料的表面酸位、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有关,而催化分解性能与催化材料表面的??活性氧物种含量有关。Shi等t24l研究了?a-Mn〇2、P-Mn02和s-Mn02催化甲苯??氧化的性能,结果发现a-Mn02的活性最好,p-Mn02的活性最差,催化材料??的吸附氧物种含量、氧化还原性与活性直接相关。??^?-Mn02?R-Mn02?a-[K】Mn02?LiMn204??灵?暴??Mn203?Mn304?f?A'Mn〇2??驪繼一售)纖??图1-3不同猛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2)调控微观形貌??纳米材料在微观尺度上的形貌改变会引起其比表面积、活性晶面、活性??位点的密度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催化反应活性。许多研宄人员通过对锰氧??化物形貌的调控实现催化反应活性的改善[55,56]。Hou等制备了不同形貌的??-6-??

形貌,纳米,线状,形貌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S-Mn02(图1-4)并研究了它们催化苯氧化的活性,结果发现纳米花状S-Mn〇2??具有较高的氧缺陷浓度,因此活性优于纳米片状和纳米线状S-Mn02。Tian等??[4|]研究发现Mn02的形貌会对其结晶性、表面强酸位、晶格氧含量及氧化还??原性产生影响,与纳米颗粒状MnCb相比,纳米棒状Mn02具有更优的物化??性质,因此展现出更好的催化N0X还原的活性。Fei等[35]研究发现反应条件??的改变会引起Mn304的形貌发生相应变化,使其暴露不同晶面,进而影响其??催化苯燃烧反应的活性。_1匕等[58]制备了三种不同形貌的a-Mn02,发现其催??化分解臭氧的活性按照纳米纤维状、纳米棒状、纳米管状的顺序降低,其中??纳米纤维状a-Mn02的主要暴露晶面为(211?),其中含有丰富的氧缺陷浓度,??有利于臭氧分解反应的进行。??義91遍??图1-4不同形貌的5-Mh02:纳米线状(a),纳米花状(b)和纳米片状(c)?lS7】??(3)异质金属改性??锰氧化物虽在许多催化领域展现出较高的活性,但转化率、选择性或稳??定性等指标距离实际应用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其性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除??了对锰氧化物本身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调控外,釆用异质金属元素对锰氧化物??进行改性也是一种常见的调控策略,这种改性可以改变锰的配位环境及氧的??移动性,从而影响催化活性[5'按照改性金属的价态分类,可分为低价金属??改性和高价金属改性,这里的价态指的是改性金属在自身稳定氧化物中的化??合价,若它低于特定锰氧化物中锰的价态,称其为低价金属改性;反之亦然。??通常来说,低价金属改性可提高主体氧化物中表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临界干燥法制备MnO2气凝胶及其表征[J]. 文建国,阮湘元,周震涛.  无机材料学报. 2009(03)
[2]轻型车低温下冷起动后排放规律的试验探讨[J]. 孙国斌.  北京汽车. 2006(03)



本文编号:3007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007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e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