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排放PM 2.5 中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物(NPAHs,OPAHs)污染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07:46
大气颗粒物是造成气候变化及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污染物,且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与大气粗颗粒物相比,大气细颗粒物(PM2.5)具有更小的粒径及更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大气细颗粒物可在大气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且更易吸附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机组分是大气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因地而异,可在PM2.5质量浓度的20~90%范围内变动。有机物中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物(如NPAHs,OPAHs)作为大气PM2.5中一类重要的有机组分,因其具有较高的毒性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飞速增长,机动车排放成为了 PM2.5中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机动车排放PM2.5进行研究,可使某一区域内大气污染的数据更全面,为降低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但当前对机动车排放PM2.5中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较少,因此,深入开展机动车排放PM2.5中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污染特征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及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整车转鼓(台架)实验、隧道实验和道路实验,对机动车排放的PM2.5进行采集,分析了 PM2.5中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及含氧多环芳烃的浓度水...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各污染源对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加权平均PM25的贡献(图引自Karagulianetal.,??2015)?1'°]??
HERN??Gb?i^si2fik'A?s_??BRAZIL?EASTERN?ASIA??25%?22%??■REsr〇?he^/ff?mifeia??AMERICAS!??■?^16%?似?OCEAN,A??她?VP?op??Industry?t??Domestic?fuel?burning??Natural?sources?including?soil?dust?and?sea?salt??Unspecified?sources?of?human?origin??图1-1各污染源对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加权平均PM25的贡献(图引自Karagulianetal.,??2015)?1'°]??I??以嗪―大气化学酿??上,.4,、??R,w??m?f?i?卜hw??':\?*?^?HNQ???,,?二次有机薄粒物??',??★?^?SQ:?SOA??laPi?-战粒物?二贼_粒构??/I?(Siec)?sna??图1-2大气颗粒物来源??由于世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及各地排放污染物强度的不同,世界各地??11??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PM2.5的质量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图1-3展示了?2019年人口加权PM2.5年均质??量浓度在世界各城市区域的分布,由图1-3可知,2019年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加权平均PM25质量浓度最高,这三个区域内大气PM2.5的浓度??显著高于WHO所规定的PM2.5指导浓度(10?|Jg?m_3)。而中国大陆地区各城市??PM2.5的质量浓度也有较大不同,如图1-4所示.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PMu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此外,自20】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我国许多主要城市的PM2.5浓度有/明显降低,尤其是北京市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由2015年的84.9|igm_3降伞:2019年的42.U〖gnr3l|8l,但该浓度??依旧高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屮所规定的浓度限定值(PM2.5??一级标准:年均值lSiagiTr3;:级标准:年均值35?|agm_3),表明我同PM2.5污染??状况依然较为严重,对PM2.5的研宄与控制仍需进一步加强。而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产生的环境和健康效应的深入全面理解是对其采取控制措施的??基矗??150?4?▼??划?r?I?4??354?Jr?被?v??*-,20?§?^??r三?^??图1-3?2019年世界人口加权PM2.5年均质量浓度分布(灰色代表该区域内PM2.5数据暂缺)??(图引自世界空气质量报告(2019))??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动车实际行驶排放测试系统研究现状[J]. 葛蕴珊,丁焰,尹航.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7(02)
[2]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来源解析研究[J]. 韩力慧,张鹏,张海亮,程水源,王海燕. 中国环境科学. 2016(11)
[3]郑州市PM10和PM2.5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 王群,郭月,姜楠,张瑞芹.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02)
[4]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放PM2.5的理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秦艳红,胡敏,李梦仁,王银辉,彭剑飞,郑荣,郑竞,王玉珏,吴宇声,王渝,顾芳婷,杜卓菲,帅石金.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5)
[5]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研究[J]. 樊守彬,田灵娣,张东旭,曲松. 环境科学. 2015(07)
[6]机动车非尾气颗粒物排放研究[J]. 郝艳召,邓顺熙,邱兆文,高婵娟. 汽车工程. 2015(02)
[7]GDI与PFI汽油车微粒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J]. 付海超,李昕晏,王建海,钟祥麟,张凡,帅石金. 汽车工程. 2014(10)
[8]PM2.5 in China:Measurements,sources,visibility and health effects,and mitigation[J]. David Y.H.Pui,Sheng-Chieh Chen,Zhili Zuo. Particuology. 2014(02)
[9]大气中硝基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J]. 占洁,杨颜,柳杜鹃,孙延枫,李怀建,汪午.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1)
[10]不同燃料柴油机多环芳烃排放特征的试验研究[J]. 王忠,安玉光,许广举,王小哲. 环境科学. 2011(07)
硕士论文
[1]济南市大气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 杨飞.山东大学 2014
[2]室内环境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污染组成及其粒径分布特征研究[D]. 孟川平.山东大学 2013
[3]修复多环芳烃复合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D]. 杨旭.江苏科技大学 2011
[4]大气颗粒物造成的健康损害价值评估[D]. 陈晓兰.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47140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各污染源对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加权平均PM25的贡献(图引自Karagulianetal.,??2015)?1'°]??
HERN??Gb?i^si2fik'A?s_??BRAZIL?EASTERN?ASIA??25%?22%??■REsr〇?he^/ff?mifeia??AMERICAS!??■?^16%?似?OCEAN,A??她?VP?op??Industry?t??Domestic?fuel?burning??Natural?sources?including?soil?dust?and?sea?salt??Unspecified?sources?of?human?origin??图1-1各污染源对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加权平均PM25的贡献(图引自Karagulianetal.,??2015)?1'°]??I??以嗪―大气化学酿??上,.4,、??R,w??m?f?i?卜hw??':\?*?^?HNQ???,,?二次有机薄粒物??',??★?^?SQ:?SOA??laPi?-战粒物?二贼_粒构??/I?(Siec)?sna??图1-2大气颗粒物来源??由于世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及各地排放污染物强度的不同,世界各地??11??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PM2.5的质量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图1-3展示了?2019年人口加权PM2.5年均质??量浓度在世界各城市区域的分布,由图1-3可知,2019年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加权平均PM25质量浓度最高,这三个区域内大气PM2.5的浓度??显著高于WHO所规定的PM2.5指导浓度(10?|Jg?m_3)。而中国大陆地区各城市??PM2.5的质量浓度也有较大不同,如图1-4所示.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PMu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此外,自20】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我国许多主要城市的PM2.5浓度有/明显降低,尤其是北京市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由2015年的84.9|igm_3降伞:2019年的42.U〖gnr3l|8l,但该浓度??依旧高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屮所规定的浓度限定值(PM2.5??一级标准:年均值lSiagiTr3;:级标准:年均值35?|agm_3),表明我同PM2.5污染??状况依然较为严重,对PM2.5的研宄与控制仍需进一步加强。而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产生的环境和健康效应的深入全面理解是对其采取控制措施的??基矗??150?4?▼??划?r?I?4??354?Jr?被?v??*-,20?§?^??r三?^??图1-3?2019年世界人口加权PM2.5年均质量浓度分布(灰色代表该区域内PM2.5数据暂缺)??(图引自世界空气质量报告(2019))??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动车实际行驶排放测试系统研究现状[J]. 葛蕴珊,丁焰,尹航.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7(02)
[2]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来源解析研究[J]. 韩力慧,张鹏,张海亮,程水源,王海燕. 中国环境科学. 2016(11)
[3]郑州市PM10和PM2.5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 王群,郭月,姜楠,张瑞芹.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02)
[4]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放PM2.5的理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秦艳红,胡敏,李梦仁,王银辉,彭剑飞,郑荣,郑竞,王玉珏,吴宇声,王渝,顾芳婷,杜卓菲,帅石金.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5)
[5]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研究[J]. 樊守彬,田灵娣,张东旭,曲松. 环境科学. 2015(07)
[6]机动车非尾气颗粒物排放研究[J]. 郝艳召,邓顺熙,邱兆文,高婵娟. 汽车工程. 2015(02)
[7]GDI与PFI汽油车微粒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J]. 付海超,李昕晏,王建海,钟祥麟,张凡,帅石金. 汽车工程. 2014(10)
[8]PM2.5 in China:Measurements,sources,visibility and health effects,and mitigation[J]. David Y.H.Pui,Sheng-Chieh Chen,Zhili Zuo. Particuology. 2014(02)
[9]大气中硝基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J]. 占洁,杨颜,柳杜鹃,孙延枫,李怀建,汪午.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1)
[10]不同燃料柴油机多环芳烃排放特征的试验研究[J]. 王忠,安玉光,许广举,王小哲. 环境科学. 2011(07)
硕士论文
[1]济南市大气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 杨飞.山东大学 2014
[2]室内环境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污染组成及其粒径分布特征研究[D]. 孟川平.山东大学 2013
[3]修复多环芳烃复合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D]. 杨旭.江苏科技大学 2011
[4]大气颗粒物造成的健康损害价值评估[D]. 陈晓兰.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47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14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