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燃煤烟气二氧化碳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5:15

  本文关键词:燃煤烟气二氧化碳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氧化碳(CO2)减排作为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环境的重大国际问题,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有效的CO2还原方法,催化氢化CO2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但该方法存在反应能耗高,操作条件复杂,经济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本文基于催化转移氢化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常温、常压下燃煤烟气CO2还原方法,为CO2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基础。在自制的反应器中,优选出了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实现燃煤烟气CO2高效转化的供氢体M,进行了溶剂比例、吸收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及溶液pH等因素对CO2转化的影响实验,获得了CO2转化为甲酸盐反应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即乙醇体积百分含量为80%,M浓度为0.439mol·L-1,反应温度为45℃,溶液pH为9.0;考察了脱硫尾部烟气中的共存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及氧气等对CO2转化的竞争或抑制机制,结果表明,以上共存气体对该体系中CO2转化无明显影响;根据穿透实验,并结合相关理论,计算出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M溶液对CO2的吸收总量约为2.65×107mg。为进一步提高CO2转化效率,制备了镍磷(Ni/P)催化剂,其最优制备条件如下:载体为三氧化二铝(Al2O3), Ni/P摩尔比为1:1,浸渍时间为12h,焙烧温度为550℃。利用Ni-P/Al2O3催化剂进行了CO2催化转化实验,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即Ni-P/Al2O3催化剂添加量为1.0%(质量比),供氢体浓度为0.175mol·L-1,溶液pH为8.0,乙醇浓度为90%,反应温度为55℃,气体流量为0.5L·min-1,吸收液体积为0.15L时,CO2转化效率提高了约36.72%,供氢体M用量降低了约60.14%,表明Ni-P/Al2O3催化剂对CO2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采用紫外吸收光谱(Ultraviolet Adsorption Spectrometry,UAS)、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PLC/MS)等手段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证实了CO2还原产物主要为甲酸钠(HCOONa);基于电化学理论,结合CO2和M反应特性及前人研究结果,揭示了M还原CO2生成HCOONa的反应机理,认为硼氢化物质BHi(OH)4-i-1 (i=3,2,1)和HCO2BHj(OH)3-j-1(j=3,2,1,0)是该反应的重要活性媒介。依据化学反应的状态函数法和恒温过程的亥姆霍兹函数,计算了标准状况和实验温度区间即5℃-65℃下的热力学参数,分析论证了M还原CO2为HCOONa的反应的热力学可行性,得出了反应温度与热力学参数相关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反应温度对CO2转化为HCOONa的影响。开展了非催化条件和催化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催化条件下,CO2转化反应的分级数为1.08,反应表观活化能约为20.25kJ·mol-1;在催化条件下,CO2反应分级数为1.44,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2.64kJ·mol-1,表明Ni-P/Al2O3催化剂可有效降低M与CO2还原反应能垒,提高反应速率。
【关键词】:燃煤烟气 二氧化碳 催化还原 供氢体 甲酸钠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6
  • 主要符号表16-17
  • 第1章 绪论17-30
  • 1.1 课题研究背景17-20
  • 1.2 CO_2减排技术20-27
  • 1.2.1 碳捕集技术20-24
  • 1.2.2 CO_2资源化利用技术24-27
  • 1.3 论文研究内容27-29
  • 1.4 本章小结29-30
  • 第2章 CO_2转化反应实验研究30-48
  • 2.1 供氢体试剂的选取30-32
  • 2.1.1 无机供氢体30-31
  • 2.1.2 有机供氢体31-32
  • 2.2 实验装置与步骤32-34
  • 2.3 仪器设备与分析方法34
  • 2.4 实验药品34-36
  • 2.4.1 实验试剂34-35
  • 2.4.2 吸收液制备35-36
  • 2.5 M与IPA吸收液的反应性能对比36
  • 2.6 供氢试剂M溶剂的选取36-38
  • 2.7 M与CO_2反应的正交实验分析38-39
  • 2.8 影响因素实验39-43
  • 2.8.1 r_e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39-40
  • 2.8.2 c_M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40
  • 2.8.3 T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40-42
  • 2.8.4 pH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42-43
  • 2.9 共存气体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43-44
  • 2.9.1 脱硫后SO_2及NO对体系的影响43-44
  • 2.9.2 O_2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44
  • 2.10 CO_2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44-45
  • 2.11 M与CO_2反应的平行实验45
  • 2.12 M与CO_2反应的穿透实验45-47
  • 2.13 本章小结47-48
  • 第3章 CO_2催化还原反应实验研究48-72
  • 3.1 CO_2加氢转化催化剂48-53
  • 3.2 M释氢催化剂53-54
  • 3.3 催化剂的筛选54-58
  • 3.3.1 实验药品54
  • 3.3.2 实验仪器及设备54-55
  • 3.3.3 催化剂制备与筛选55-58
  • 3.4 Ni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58-61
  • 3.4.1 载体58-59
  • 3.4.2 Ni/P摩尔比59-60
  • 3.4.3 浸渍时间60
  • 3.4.4 焙烧温度60-61
  • 3.5. Ni-P/Al_2O_3催化剂催化CO_2反应的影响因素实验61-67
  • 3.5.1 催化剂添加量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61-62
  • 3.5.2 供氢体浓度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62-63
  • 3.5.3 温度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63-64
  • 3.5.4 pH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64-65
  • 3.5.5 乙醇浓度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65-66
  • 3.5.6 总气体流量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66
  • 3.5.7 停留时间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66-67
  • 3.6 CO_2催化转化的最佳实验条件67-68
  • 3.7 Ni-P/Al_2O_3催化剂表征68-70
  • 3.7.1 SEM表征与分析68-69
  • 3.7.2 XRD表征与分析69-70
  • 3.7.3 CO_2催化反应机理70
  • 3.8 本章小结70-72
  • 第4章 CO_2与M反应机理72-87
  • 4.1 CO_2反应特性72
  • 4.2 M反应特性与机理72-73
  • 4.3 反应产物表征73-83
  • 4.3.1 UAS分析73-77
  • 4.3.2 IC分析77-79
  • 4.3.3 FTIR分析79-81
  • 4.3.4 HPLC/MS分析81-83
  • 4.4 CO_2的硼氢化还原反应机理83-85
  • 4.5 电极电势理论分析85
  • 4.6 HCOOH分离提纯85-86
  • 4.7 本章小结86-87
  • 第5章 CO_2转化反应热力学87-98
  • 5.1 反应系统的热力学参数87-89
  • 5.1.1 反应焓变87-88
  • 5.1.2 反应熵变88
  • 5.1.3 吉布斯函数88
  • 5.1.4 平衡常数88-89
  • 5.2 标准状态下的CO_2反应热力学89
  • 5.3 热力学参数与温度的关系模型89-92
  • 5.4 热力学模型的验证92
  • 5.5 温度对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影响机制92-95
  • 5.6 温度对反应体系气体分压的影响机制95-97
  • 5.7 本章小结97-98
  • 第6章 CO_2转化反应动力学98-112
  • 6.1 反应系统的动力学参数98-101
  • 6.1.1 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98-100
  • 6.1.2 表观活化能100-101
  • 6.2 CO_2反应动力学研究101-107
  • 6.2.1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101-105
  • 6.2.2 CO_2反应表观活化能105-107
  • 6.3 V_r~T_k关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解释107-108
  • 6.4 CO_2催化转化反应动力学108-111
  • 6.4.1 CO_2催化反应分级数108-109
  • 6.4.2 CO_2催化反应表观活化能109-111
  • 6.5 本章小结111-112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112-114
  • 7.1 主要结论112-113
  • 7.2 创新点113
  • 7.3 研究展望113-114
  • 参考文献114-125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125-12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127-128
  • 致谢128-129
  • 作者简介1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忠义,吴洪,许松伟,黄淑芳,谢晴;溶胶-凝胶固定化多酶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反应初探[J];催化学报;2002年02期

2 李新春;孙永斌;;二氧化碳捕集现状和展望[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4期

3 李隆梅,颜金珠;配位络合催化热钾碱吸收CO_2动力学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4 黄鑫;王隆勇;高乃云;李伟国;;工业污水消毒脱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10期

5 银小龙,吉媛媛,阴丽华,王常有,李香兰,李爱秀;CO_2催化氢化研究——REY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J];环境科学;1993年05期

6 沈星灿;刘新艳;梁宏;卢昕;;牛血红蛋白与银纳米粒子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06期

7 汪黎东;赵毅;马永亮;郝吉明;;苯酚抑制条件下亚硫酸盐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J];化学学报;2008年21期

8 李永青;;氢化铝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浅析[J];河南化工;2012年10期

9 赵斌;林琳;陈超;柴瑜超;何丹农;;焙烧处理下二氧化钛/钛酸盐纳米材料晶型和形貌的变化规律研究[J];化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王赞霞;傅莉;张建敏;徐慧;商莹;张丽;马倩倩;王振贤;;[aP_(4443)][Gly]-H_2O两元体系物性测定及CO_2吸收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阅超;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剂及相关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邢磊;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pH响应性药物释放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文来;甲基二乙醇胺+环丁砜水溶液吸收CO2的动力学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燃煤烟气二氧化碳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69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b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